6、半截蜡烛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设计意图反思

6半截蜡烛

教材分析

课文记叙的是半个多世纪以前发生在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个小故事。法国妇女伯诺德夫人家是盟军的一个情报中转点。一天晚上,围绕藏着情报的“半截蜡烛”发生了一个斗智斗勇惊心动魄扣人心弦的故事。

课文一二节简单介绍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人物,并对故事的具体展开埋下伏笔作了铺垫。第三到七节具体描写“一天晚上”围绕“半截蜡烛”展开的故事。

课文语言精炼,情节紧张,一波三折,扣人心弦,充满戏剧冲突。

半截蜡烛是串起全文的一根线索,它的“点燃——吹熄——再点燃——熄灭”,关系到藏在蜡烛中的情报的暴露,关系到伯诺德夫人一家三口的性命,更关系到法国人民的生死存亡。因此,教学时,重点围绕这根主干逐步展开。理解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通过对伯诺德一家人从容镇静的动作神情语言心理描写去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7个生字,绿线中的2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说一说伯诺德夫人一家人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4体会伯诺德夫人一家人在险境中的动作神情语言和心理活动,感悟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认真朗读,通过对伯诺德一家人从容镇定的动作神情语言和紧张激烈的心理活动的描写去体会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DVD录音机磁带有关资料等。 学生:查阅有关资料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3月1日 总第19课时 课时目标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词语意思。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学习课文第一段。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 板书课题: 半截蜡烛 2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3既然同学们有这么一大堆问题,就先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文。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兴趣,初步了解.)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读顺语句,读通全文;边读边用圈画出不理解的生字新词,并通过联系上下问或查字典解决。 2读懂每一个自然段的意思。 3组织交流。 (1)生字词的音形。 (2)交流读书情况,纠音。

(设计意图:能正确读准生字字音,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三、给课文分段

1自由读课文,把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弄明白,再想想哪几个自然段写伯诺德夫人一家人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2组织讨论分段。

一(1--2) 二(3) 三(4--5) 四(6—7)

指导学生流利地读好课文

(设计意图:理清课文脉络,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四、再读课文,感知内容

1 通过朗读课文,大家解决了哪些疑问? 2教师作相应指导。

3本文围绕“半截蜡烛”写了一件什么事?要求讲清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大致情况。 (设计意图:初步了解课文围绕“半截蜡烛”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学习课文第一段

1自由读第一段后,字词质疑。 2区别理解“绝密绝妙”两词。

3教师质疑:伯诺德夫人是怎样对待绝密情报的收藏工作的?为什么这样做?

4绝密的情报要用绝妙的办法来收藏。伯诺德夫人想到了什么“绝妙的主意”妙在哪里? 指名朗读,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着重体会伯诺德夫人的机智沉着.) 五、指导写字。

仔细观察生字的笔画笔顺和结构。 对于左右结构的字,注意左窄右宽。

对于半包围结构的字,注意包住中间的字,结构要松紧和适。 重点指导:“遭”“诺”。 六、布置抄写。

(设计意图:正确掌握生字的写法。) 板书设计:

当___,(谁怎么做)___,(结果怎样)___。

第二课时 3月2日 总第20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说说泊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3通过朗读课文的训练,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能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说说泊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2通过朗读课文的训练,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一 复习。

1听写词语。

2这是怎样的半截蜡烛呢?谁来读读课文的12自然段: 你来说

重要——“绝密的情报”“为了情报安全……但始终放心不下。” 绝妙——“最后,她终于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把装着情报的……”

“显眼”的反义词就是——(隐蔽),伯诺德夫人为什么不把这样重要的情报藏在隐蔽的地方?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请带着你的感受再读这句话?

3那么,这个绝妙的主意真的绝对保险,万无一失了吗?它存在什么样的隐患。 (出示:伯诺德夫人知道,万一蜡烛燃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秘密就会暴露,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生命的结束。)

现在,蜡烛被敌人点燃!(引读)

(设计意图: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的内容。) 二 精读课文

(一)感受气氛“险”

1这到底是一场怎样的战斗呢?请快速默读课文3-7小节 2组织学生交流:

(1)这是一场怎样的战斗呢?(半截蜡烛,却一波三折!) (2)从哪里看出战斗很惊险?

(3)出示:伯诺德夫人知道,万一蜡烛燃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秘密就会暴露,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生命的结束。 讨论:险在哪里?

①出示:这意味着……意味着……意味着……

后果真是不堪设想啊!我们再来读读这句话,语速稍快一些,把危险一层进一层的情形读出来。

你还从哪里也读出战斗很惊险?

烛焰摇曳,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正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

①“发出微弱的光”意味着什么? ②能用一个四字词语形容此时的险情吗? ③指导朗读:

火焰吞噬(shi)着蜡烛,也炙烤着伯诺德夫人的心。谁再来读读这句话,让我们一起感受一下当时的“惊险”? (二)研析情节。

在这些危机关头,伯诺德夫人一家是如何与德军周旋的呢? 1自学课文,要求:(1)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