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生活实际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浅析
真正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我认为我们可以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通过设置情境,使枯燥的数学趣味化,令学生体验到数学并不枯燥,数学并不陌生,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从而产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并且使每一位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建立学好数学、会用数学的信心,培养不畏困难、严谨求实的思想品质,以及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诚然,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尚少,但教师如有意识的加以引导,必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从几个方面试述如何把学生的生活实际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提高课堂效率:
1、增强学生的生活意识,使学生接近生活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学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并被广泛应用于现实世界,才能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学习数学知识,是为了便于更好地去服务生活。应用与生活,学习致用。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以增强学生的生活意识,让学生在生活中获取数学知识,在实践中自我发现问题和自我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如:在学习“三角形的稳定性”后,我引导学生探索:课桌椅摇晃该怎么办?可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椅子;学习了圆的知识,我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说
明为什么车轮的形状是圆的,三角形的行不行?为什么?在学习统计图表之后,可设计“做聪明的购物者”的作业。让学生到附近几家大型商场调查收集自己感兴趣的同类商品的价格,并制成“商品价格对比表”,以此来帮助自己在挑选商品时做到货比三家,择优选择。达到学数学、用数学的目的。通过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广泛运用在生活实际中,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看问题,用数学头脑想问题,这样就大大增强学生的生活意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学习数学的同时,也会对生活实践产生兴趣,并在实践中增强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在教学中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只是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因此,我们的教学应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情境,使学生乐此不疲地致力于学习内容。传统的学习内容固定、学习方式单一、问题和答案标准,忽视学生的个性、忽视学生自己的认识、体验、发现和创造。数学生活化给传统枯燥的数学课堂好象仍进了一块石头,泛起朵朵浪花,为学生营造生意盎然的学习气氛。用贴近生活的学习内容来吸引学生,用生活的素材和形式来激发学生的数学好奇心。如在教学“有多重”这一节实践活动课时,我利用课件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下星期,学校准备安排小朋友去春游,在游乐园的划船入口处,有这样一则“游船启事”:每条船载重不超过200千克。然后逐步提问:谁知道这
则启事是什么意思?要玩这个项目必须知道什么?你知道自己的体重吗?怎样才能很陕知道自己的体重呢?通过一组问题,环环相扣,一步一步把学生引入活动主题。这样不仅让学生亲身感受了具体的情境,同时,也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使他们感觉到学习数学不是枯燥乏味的,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是实实在在、丰富多彩的。
3、强化应用性操作,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学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并被广泛应用于现实世界,才能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学习数学知识,就是为了便于更好地学以致用,更好地服务于生活。学以致用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数学教学中,首先,要在课堂教学中创没隋境,使学生在操作中掌握知识技能,提高数学能力。例如,在学了“按比例分配”的知识后,可让学生帮助算一算每户应付的卫生费;在学了“利息”的知识后,算一算自己在银行存储的钱到期后可以拿到多少本息等等。其次,组织开展数学兴趣活动,培养学生数学实践能力。比如在学习了平均数后,就让学生自主开展小组活动,自主选题,如计算市场某一蔬菜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价格,全校老师的平均身高和年龄等等,这样就能很好地锻炼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 我们知道数学不仅仅是一个认识过程,它更是一种情感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