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德育(1)

生活德育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和所要解决的主要新问题 ⑴课题提出的背景

①德育改革是当前学校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江总书记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提出摘要:在依法治国的同时“要坚持不懈地增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中共中心国务院相关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动素质教育的决定中也明确指出“各级各类学校必须更加重视德育工作”,而且,近20年来,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熟悉到德育在人的精神提升和人格完善方面的独特价值。所以增强德育工作的探究,进一步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讲求实效,意义长远。

②中小学德育当前状况急待改革。当前,德育实效性低靡,道德教育把道德和日常生活分离,德育目标被无限提升,脱离主体品德心理发展规律和道德生活需求;在道德价值观熟悉上过于强化其满足社会政治、经济等需要的工具理性价值,而忽视它的满足主体自我完善的价值;在德育过程中无视道德学习主体性,重说教,重外烁,消泯生活世界的主观生动性。这种忽视学习者的情感和生活要求,脱离现实人生的教育造成的后果表现为摘要:学生知行脱节,道德熟悉不能转化为行为;学生在遭遇复杂道德生活时难以适合,无能为力;学生具有“多重人格”,表现为“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③我校现代生活教育发展和深入的需要。1996年始,我校以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理论和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为基础,吸收、融合现代哲学理论和现代教育思想,对现代生活教育展开了理论和实践探究,意在继续、发展具有我国特色的现代生活教育理论,并以此为指导构建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小学素质教育模式。因为该探究涵盖面广,“九五”期间,我校重点展开“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探究。这个探究中,我们充分注重学生在课堂生活的现时存有,以构建“行知行”教学模式为实施途径,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深入探究,为提升学生课堂生活质量促动学生自我全面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不过,要提升学生在校的生活质量,仅提升学生的课堂生活质量还不够,所以“十五”期间,我校在继续完善和深化“课堂教学生活化”探究的同时,将探究的重点向生活德育转移,力求在找准当前德育弊病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学习、探究、尝试,为改变德育当前状况,增强其实效性出一份绵薄之力。 ⑵所要解决的主要新问题

1、转变教育者已有的道德教育观点。德育不能仅被看作是对学生施加外部影响的过程,学生有了相对应的道德熟悉并不意味着必然产生相对应的道德行为和达到社会需要的道德效果;德育不是一个被认知的受动过程,而是一个被道德主体实践着、经验着的主动过程;德育是主体自己对自己的教育,教师的功能在于引导而非强制灌输;德育不是外在于学生生活、外在于学生生命的东西,而是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实践、活动等融为一体的东西。由此,德育内容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符合学生的道德需求和道德水平;德育的途径应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德育的方式也应符合儿童的身心特征,为儿童所喜闻乐见,易于接受。

2、解决教育者实行道德教育的操作新问题。传统德育过程背离人性特有的规律,无视道德学习的主体性、情境性、情感性,重说教,重外铄,这种用刻板的灌输、管理、练习等方法,强制儿童去服从各种道德规范的“美德袋”式的德育模式急需改变,相对应地,我们要使德育过程和生活过程、活动过程紧密结合,构建起重情感、重情境、重实践、重体验的生活德育模式。

二、本课题在国内外同一探究领域的当前状况和趋向分析 ⑴国内外同一探究领域的当前状况和趋向分析

①生活教育思想中包含了生活德育的诸多理念。明确提出生活德育的概念,把生活德育作为一种德育模式加以理论和实践操作探究的当前还没有,但是纵观古今中外,相关生活教育的论述和思想可谓源远流长。在西方,以法国启蒙运动的巨匠卢梭的自然教育(实际上是较早

的生活教育理论)和美国现代教育家杜威提出的“教育即生活”最有影响;在我国陶行知先生是生活教育理论和实践的集大成者。生活教育强调教育和生活的联接,要求教育活动既关心儿童未来的生活,也要关心儿童的现实生活;强调儿童的主体地位,指出教育要尊重儿童的个性,要依据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实行;还强调儿童自我人格的完善,指出教育既要适合社会发展对人的需要,也要满足个体自身发展的需要;第四,生活教育强调教学做合一。生活教育的这些主张给生活德育的探究以很大的启迪。

②道德心理学探究表明摘要:人的道德是通过体现人的生活和在人的交往中形成的。近年来,在德育探究领域,很多探究者已深刻熟悉到德育目标过高、过空,德育内容过于理性、过于抽象,德育途径方式过于单一甚至违反学生道德心理发展规律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于是德育需贴近生活,需增强情感性、增强道德主体实践逐步成为一种探究的趋向。

⑵本课题和之联系和区别

联系摘要:借鉴杜威、陶行知等生活教育的思想及道德心理学相关道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提出和构建生活德育模式的理论和操作样式,以制订出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并对其终生有益的切切实实的德育目标,创造性地使用并形成重情感、重情境、重实践、重体验的具有鲜明现代生活教育特征的生活德育方式,为提升基层学校德育实效,同时丰富德育理念和德育模式服务。

区别摘要:生活德育的探究在目标上强调最基本的道德生活态度、参和和营造道德生活的水平及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强调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在方式上强调通过生活实践实行教育,强调学生道德情感、认知、行为发展的整合性;在内容上强调以学生生活中面临的各种道德新问题为主要探究内容,即强调德育内容的生活性;在评价上强调开放性,即每个人的道德发展具有不同的特征,道德教育不应该以唯一的标准去衡量千差万别的学生。总来说之,生活德育的探究是跳出德育看德育,实行的是理论建构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探究。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