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监比武文书制作试题

文书制作题目

题一、请根据以下案情介绍、案件办理过程及听证理由制作一份符合格式要求的说理式行政处罚决定书。

2010年5月11日, D市质量技术监督局12365接举报,都市花园小区安装的配电箱无3C认证标志,D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于当日立案,并组织执法人员对现场进行检查。

现场检查发现:都市花园小区共8栋楼,32个单元,384户,户内装有PZ30配电箱1只,上述配电箱产品均标称生产厂家为B开关有限公司,生产日期为2009年8月21日,现场由A房地产公司副总经理甲某配合检查,对PZ30配电箱384只进行登记保存,书面通知法定代表人到D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接受调查,并进行拍照取证。

经调查,都市花园小区是A房地产公司开发的商品房建设项目,A房地产公司是专门从事商品房开发、销售的法人公司。PZ30配电箱是A房地产公司从B公司购买,共购买400只,付款及交货均在B公司进行,这批PZ30配电箱是由A房地产公司自行安装的,A房地产公司在购买配电箱时以价格的高低作为参考,没有履行查证、验收义务。A房地产公司提供了 营业执照、法人代表身份证、授权委托书、被授权人身份证复印件、工业产品买卖合同。都市花园商品房均已销售完毕。

1

经查询国家认证监管部门,B开关有限公司的PZ30系列配电箱3C证书已于2008年12月31日暂停,执法人员对B开关有限公司进行调查时,B开关有限公司负责人承认,因厂址搬迁,认证证书到年审期,特申请暂停,业务员接到这批订单后在部分未拆迁的老厂房内生产。

根据以上事实2010年6月10日D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对本案进行审理,认定A房地产公司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第二十八条的规定,构成了在经营活动中使用未经认证产品的违法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第六十七条规定,决定给予A房地产公司下列行政处罚:

(1)、责令A房地产公司在接到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改正在经营活动中使用的未经认证产品的违法行为;

(2)、处以罚款5万元整。

2010年6月13日向A房地产公司下达了《行政处罚告知书》,A房地产公司收到《行政处罚告知书》后,以D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行政处罚违法事实不成立,违法主体认定错误为由,于2010年6月15日向D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听证申请。

2010年6月25日,听证会公开举行,A房地产公司认为:1、该公司是购买者,是受害者,本案的违法主体应该是B开关公司;2、A房地产公司既未生产,又未销售,也没

2

有通过经营PZ30配电箱谋取利益,卖的是房子,因而违法行为不成立。

D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再次召开案件审理会认为本案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程序合法,适用法律正确,处罚适当。A房地产公司提出的听证理由不能成立。2010年7月8日下达了行政处罚决定书。

题二、请根据以下案情制作一份登记保存决定书。 2010年3月2日,A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执法人员在进行食品企业巡查活动中,发现C海苔有限公司成品库内存放的海苔成品标注的厂名、厂址为B企业厂名、厂址,生产日期:2009年6月25日,保质期一年,现场数量20箱,8包/箱。调查核实C海苔有限公司提供不出B企业的委托加工合同,经与B公司企业联系从未委托C海苔有限公司生产产品。

题三、根据市局领导指示,结合市局2008年1月至2009年5月接受的加油站投诉、举报情况,决定对本市辖区内的A、B和C三个加油站进行专项执法检查。请你以案件主办人的身份,根据办案需要,综合考虑目前加油机计量作弊的方法更加隐蔽,作弊行为日趋多样化的特点,拟定工作方案,

3

要求:

1、方案应符合机关公文写作基本要求:统一使用A4纸,页边距为:上边距为3.6厘米,下边距为3.5厘米,左边距为2.7厘米,右边距为2.5厘米;标题字体为:华文中宋二号;文号、正文字体为:仿宋三号;每页22行(跨度29.1),每行27字(跨度16.5)。单倍行距;

2、方案应列明查处加油机计量作弊案件的特点、难点和重点;

3、方案应列明你认为可行的加油机计量作弊案件中违法所得的计算方法;

4、方案应注意把握可行性、完整性、具体性和科学性。

题四、请根据以下内容制作一份尽量详细的现场检查笔录,可根据执法实践对现场的描述进行合理增加。

2009年5月8日,甲市质监局执法人员接举报对辖区内位于明西路23号的市益农复合肥公司进行了执法检查,到达现场后执法人员迅速至该公司成品库,发现仓库内库存成品“益农”牌45%复混肥165袋(50kg/袋),批号均为20090506。其包装上均载明“益农 复混肥料 氮8 磷8 钾9≥45%(含氯) 生产许可证号:XK13-206-08888 执行标准GB15063-2001市益农复合肥公司”。现场执法人员进行了抽样取证,并依法采取了登记保存措施。

4

题五、请你根据下列材料制作一份调查笔录。要求:

1、字迹要工整清晰; 2、要符合文书制作格式; 3、字数在400字左右。

2006年11月3日,某市质监局接群众举报,称某工业区附近有一饮料厂产品质量有问题,某市质监局随即指派行政执法人员前去检查。现场检查情况如下:

1、营业执照显示该厂属法人企业,注册时间为2006年8月,法定代表人为李某,营业执照号为:XXXXXXXXXXX,经营范围为碳酸饮料、果汁的生产销售;

2、该厂生产车间有生产线两条,生产工人10人,现场检查时正在生产瓶装碳酸汽水,已灌装好2000瓶,尚未加贴产品标识。另发现有标注“柠檬黄、净含量5千克”的无厂名厂址的添加剂1袋,已开封使用;

3、在该厂成品库,库存生产日期为2006年11月1日的碳酸汽水100箱,24瓶/每箱,包装箱及产品标签均标注为“碳酸汽水,净含量260ml,XX饮料厂,厂址:XXXXX,产品执行标准:XXXXX,卫生许可证:XXXXX,原料:XXXXX,生产日期:XXXXX,保质期:XXXX”;

4、经查阅该厂出入库记录,该厂自2006年9月1日起共生产碳酸汽水3000箱,销售2500箱,查得销售票据1张,票据显示销售价为每箱15元。从进货记录中发现该厂曾于2006年10月2日购进工业用柠檬黄10千克;

5、该厂未能提供碳酸饮料生产许可证,但该厂法人代表李某称已于企业新成立时市质监局提出了申请,并已受理,并出示了《受理通知书》。

5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