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师大附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学段模块监测

高二政治试题

第I卷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过去在陕北地区,由于交通不方便,这里的生产、经贸全靠驴、骡驮运,脚夫们长期行走在寂寞的山川沟壑间,便顺乎自然地以唱歌自娱,逐渐形在了一种风格鲜明的山歌品 种——“信天游”。这表明

A.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B.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享用文化 C.只有民间艺术才有持久的魅力 D.文化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 2.孔庙、孔府、孔林简称为“三孔”,是我国也是世界上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游览胜地。“三孔就是一本很好的历史教科书,均带有浓厚的文化色彩。”这说明

A.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B.文化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C.精神产晶具有继承性 D. 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3.“徜徉于山林泉石之间,而尘心渐息;意游予图书诗画之间,而俗气潜消。”这告诉我们 A.文化活动使人高雅 B.文化活动影响人生

C.山林泉石、图书诗画是文化产品 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4.茶文化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东方美人”是台湾苗栗出产的一种名茶,它由当地客家人种植,是被小绿叶蝉咬过的乌龙茶叶。茶名由此而得。这种茶的曼妙之处还在于可用冰水浸泡,透过冰滴壶,一滴滴冰水滤过茶叶,茶汤香气馥郁,色若琥珀。这表明

A.文化对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 B.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

C.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D.人们的实践受到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 5.“善待老人,就是善待明天的自己。”“不能在丢垃圾时,丢了自己的脸。”。“——公益广告是社区文化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些随处可见的广告悄然给社区居民的言行带来了可喜的变化,”这体现 ①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②文化潜移默化、深远持久地决定着人的发展方向 ③文化通过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活动影响人 ④文化的精神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在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诺奖评委马悦然指出,“中国文学一直是世界文学的一部分”“莫言可能是著作被译成外文最多的一个中国作者,因此莫言的那些著作能够帮助中国文学进一步走向世界文学”。同时,他特别强调“世界文学就是翻译,没有翻译就没有世界文学”。“世界文学就是翻译,没有翻译就没有世界文学”表明

A.尊重文化多样性是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B.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力

C.文化是属于每个民族的,同时也是属于世界的 D.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推动了世界文化发展

7.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在每年的重阳节这一天,人们都会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这体现了

①传统习俗成为传统文化形式中“凝固的艺术” ②重阳风俗具有民族特色,维系着国人的生活

来源学科网

③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生活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④传统文化内涵虽历经时代变迁但始终保持稳定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8.毛泽东曾热情赞扬鲁迅,称他是当时“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文化新军最伟大和最英勇的旗手”,肯定“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这表明 A.思想运动是社会变革的先导,会促进文化的发展 B.文化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 C.传统文化有鲜明的民族性

D.文化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9.“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清朝李静山的《节令门·端阳》向我们展示了

①民族节日蕴涵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 ②民族节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③民族生活中约定俗成和世代相传的风尚、礼节与习惯 ④中华民族文化的韵味和社会生活的民族特色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0.近年来,由于媒体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深奥高雅的文化得以走向平民,走向大众。易中天在百家讲坛中用“说书体”评说历史,更是“如日中天”,颇受欢迎。这说明 ①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②大众传媒有超越时空的文化传递、沟通、共享功能 ③网络已成为当前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④与网络相比教育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在减弱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中国巨大的发展潜力形成了全球“汉语热”现象,丽遍布世界五大洲的孔子学院,更是让中国的语言文化在全世界焕发出生机。这说明

①文化交流能够增强文化影响力 ②文化对经济有积极的反作用

③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④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2. 2014年南京青奥会吉祥物阿福、阿禧是江苏最具代表与典型意义的城市独特元素,其亲和朴拙、对称和谐的造型,诠释了江苏文化的时代价值。不少商家及时推出了体现江苏文化特色的青奥会吉祥物产品,这些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这说明

A.文化创造力是综合国力的基础 B.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C.传统文化促进经济的发展 D.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13.经过一年多的提炼和290多万群众投票评选,由“爱国、创新、包容、厚德”为内容的“北京精神”表述语于2011年11月2日在京正式向社会发布。北京精神“成为全市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动力。”材料表明

①文化创新的实质在于文化发展 ②文化作为精神力量能转化为物质力量 ③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 ④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4.弘扬“北京精神”,是新时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创新之举。“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的北京精神是城市共性与北京个性的相互兼容、历史底蕴与未来取向的相互统一、城市特色与市民气质的相互融合,反映了北京特有的文化品位和首善特质。可见,北京精神体现了 A.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发展 B.传统文化是现代思想的主要源头 C.兼收并蓄的文化传统和时代精神 D.文化反映经济,与经济发展同步 15. 一条高铁,让北京人拥有了海滨,让天津人拥有了故宫和北海;一条高铁,让华山有了河南的烩面,让洛阳有了陕西的“羊肉泡馍”;一条高铁,让上

来源:Zxxk.Com]

海有了西湖,让杭州有了黄浦江??这说明科学技术的进步能够 ①改变文化的存在形式 ②方便人们的文化交流 ③更新文化的传播方式 ④扩展人们的文化空间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漫画《姚明与“老夫子”》将两大角色跨越时空走到了一起,也给双方 的爱好者提供了一次了解对方的难得机会。漫画构思凸显了 ①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②继承与发展的寓意 ③民族与世界的结合 ③文化与经济的融合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7.随着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北京越来越多的中餐馆开始提供英文菜单,但一些菜单的译法闹出不少笑话。近来有关部门出版了《美食译苑——中文菜单英文译法》一书,将2158道中餐菜名翻译成外国人能看懂的英文名称。此举有助于

A.丰富中华饮食文化的内涵 B.促进中西饮食文化的传播 C.展现中华饮食文化的魅力 D.减少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

18. 3000多年前,黎族人民横渡琼州海峡来到海南。他们在这方热土繁衍生息,创造了璀璨的文化:华美绝伦的黎族织锦,造型独特的船形屋,用牛角、竹子、棷壳等制作的乐器??其中,钻木取火、低温制陶、黎族民歌、黎族织锦等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此可见,黎族文化 ①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具有悠久的历史,是黎族人民长期社会实践的产物 ③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其性质是由海南地理环境决定的 ④具有强大生命力,是促进海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9.为迎接农历壬辰龙年,我国发行了《壬辰龙年》特种邮票。据我国考古发现,龙源于辽河流域,至今已有8000年。这表明在我国

A.龙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相对稳定性 B. 龙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精神动力 C.龙文化博大精深,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D.邮票成为龙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20.“没有底蕴的开放是瓦解,没有原则的包容是妥协,没有扬弃的继承是退化”。这一观点启示我们,在文化发展过程中

①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赋予传统文化新的内涵 ②对于传统文化,要有所淘汰、有所发扬 ③文化交流融合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

④学习和借鉴外来文化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21.截至2012年5月24日,我国已有41处世界遗产,其中文化遗产29项(其中文化景观3项),自然遣产8项,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4项。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是 ①为了推动我国各地经济的发展 ②展现世界文化多样性的需要 ③保持民族文化传承的客观要求 ④研究人类文明演进的需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2.(2013.武汉模拟)在澳门,道教、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几百年来和睦相处,中式建筑与西式建筑比肩而立,中式婚礼与西式婚礼、中餐与西餐相映成趣。这表明 ①澳门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具有多样性②澳门文化的性质是由其地理环境决定的③澳 门文化以中华文化为主以西方文化为辅④澳门文化具有包容性、开放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3.(2013.青岛二中)由共青团中央主办中国青年网承办的全新大型网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青少

年爱国主义网正式上线。建设网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依据是 ①爱国主义是我国文化发展的“主心骨” ②爱国主义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 ③爱国主义是我们团结奋斗的精神支柱

④传播爱国主义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4.图书《舌尖上的中国》荣膺2013年度“世界最好的美食图书大奖”称号,该书以食物的味道、人情的味道、故乡的味道,带着对食物的敬意和情感,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中华饮食文化中的美味,引起了世界目光的广泛关注。这说明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③文化传播,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③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5.回眸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几十年的发展,这不仅在于我国拥有“中国道路”,也在于拥有“中国精神”。正是“中国精神”造就了这个国家遇难不惧的定力、化危为安的魄力。这说明中华民族精神 ①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先进性 ②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③作为精神力量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 ④随着日寸代的变化不断丰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第Ⅱ卷(共四小题,共50分)

26.人生因梦想而高飞,人性因梦想而伟大。梦想是生命中无形的翅膀,惟有梦想,我们才会更加卓越。 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上大学成为那个时代青年人的梦想。城乡二元结构的羁绊,拥有一个城镇户口成为上个世纪许多农村家庭的梦想。

来源:Zxxk.Com] 进入二十一世纪,人们的梦想更加多样、更加丰富,有的人希望在城市立足,有人渴望回归田园;有人梦想华丽的舞台,有人渴望平凡的稳定……而更好的教育、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美丽的生态、更充分的政治参与、更具国际影响力的祖国……这些平凡的梦想汇聚起来,便是个人的命运、社会的脉动、国家的方向。党领导人民为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胜利而进行的不懈奋斗,必将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更为精彩的辉煌篇章,l3亿人拥抱属于自己的“中国梦”。

国家好,民族好,家庭与个人才会好。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盘点2012年为拥有一个美好中国而付出的人,他们通过自己的坚守和努力,让他们的梦想,成为中国梦的一部分。中国梦需要伟大文学塑造民族灵魂,于是我们收获莫言;中国梦需要能激励一代人的偶像,于是我们收获刘洋;中国梦需要平凡人的坚守,于是我们收获了感动国人的最美女教师、最美司机……他们都是中国梦的成就者。无论是美好社会,还是美好人生,都始于平常一点一滴的努力。 阅读上述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人们梦想差异的原因。(4分)

来源学#科#网Z#X#X#K]

(2)全面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是本世纪前二十年中国人民的共同梦想。请你说明实现这一梦想的文化意义。(8分)

27. 2013年10月1 1日第十届全国艺术节在山东济南开幕。 材料一:十艺节对全省文化建设产生了强有力的带动作用,经测 算,十艺节演交会总签约预计超9亿,近700家采购商参展。十艺节一系列的特色节目和优惠活动,极大地刺激了当地人民的消费需求。 为举办十艺节全省新建、改建市级图书馆、文化馆16个,县级图书馆、

文化馆69个。全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得到全面提升。中国艺术节作为当代中国艺术 展示的一个重要平台,为艺术的繁荣与发展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为促进经济发展与社 会进步、保持社会和谐、活跃群众文化生活、振奋民族精神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材料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全面发展,为中国艺术节的举办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创造了良好环境,提供了崭新的素材;全省办节、全民参与,让艺术真正回归本体;本着文化惠民、节俭办文化的理念,十艺节开幕式取消过去及国际惯用的体育馆、体育场大型晚会,而用山东省新创的一台有现代意义的地方戏《百姓书记》作为开幕演出,既节俭又庄重,还富有时代精神;“学儒育新”,是孔子研究院和济宁监狱联合实施的一项探索儒家文化与监狱教育改造共建的文化创新项目。

(1)运用文化作用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分析“十艺节”对山东产生的重要意义。(12分)

(2)结合材料二说明“十艺节”是如何实现文化创新的。(8分) 28.历代文人雅士都为竹子“未出土便有节,及凌云常虚心”的自然形态及丰富的精神

内涵所倾倒,并留下了许多动人的诗篇、书卷与美谈。苏东坡有诗曰:“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郑板桥的题竹诗脍炙人口:“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

(1)有人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坚韧顽强的竹子已经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请谈谈 你的观点。(4分)

(2)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大力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应当怎样从传 统文化中汲取营养?(6分)

来源:Z*xx*k.Com]

29.莫言火了,文化热了。2012年10月11日,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莫言获奖成为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新起点。出于语言障碍、价值观差异,中国文学在国际上的传播还不够广泛。莫言获奖使外国读者更加关注中国文学和中国作家,激发他们对中国文学的兴趣,莫言已走向世界。 结合材料,从文化生活角度,谈谈你对“莫言火了,莫言已走向世界”这一现象的认识。(8分)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