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的乘法口诀》说课稿

活动中探究 交流中提升

——《9的乘法口法口诀》

一、解读教材,确立目标 1.教材简析 (1)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80-81页的例5和想想做做。 (2)教材地位及作用

《9的乘法口诀》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1-8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学习的,教材引导学生自主编制乘法口诀,经历自主探究、自我展示的过程,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为今后学习多位数乘、除法计算奠定了基础。

2.目标定位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经历编制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逐步熟记口诀,并能用口诀进行相关的计算,进一步体会乘除法的含义和联系,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经历编制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的意识及简单的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参与学习活动过程中,感受与同学合作交流的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3.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经历编制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掌握9的乘法口诀,熟练地运用口诀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探索积的规律,体会策略的多样性。 二、依据学情,选择教法、学法 1.学情分析

课程理念强调,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并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1-8的乘法口诀,对编乘法口诀已有一定经验。然而,由于9的乘法口诀句数多、积的数目较大、容易混淆,学生对记忆口诀有一定的难度。另外,二年级学生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心强、求知欲高、好动、爱说。为此,我精心设计了形式多样的数学活动,强化学生对口诀的理解与记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教法选择

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充分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灵活选择情境教学法、尝试教学法、引导探究法等进行教学,努力为学生营造可探索的学习时间和空间。

3.预设学法

《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应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计算、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完成数学模型的自主建构。因此,我十分注重学生的学法指导,

2

融观察发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于一体,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学习数学。

三、以生为本,设计流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口算卡片等。 教学流程:

数学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中,我努力使学生成为真正的探索者、研究者,通过“创设情境,引入新知——自主探索,构建新知----分层练习,巩固新知——回顾总结,深化新知”等环节的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建构新知。

(一) 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谈话引入: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许多谚语歌谣,都是劳动人民智慧的 结晶。同学们还记得“九九歌”吗?(出示九九歌)

数九寒天,就是从冬至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九尽桃花开,天气就暖和了。那么七个九,八个九分别是多少天呢?(相机出示课题)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用“九九歌”引入新课,既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沟通数学与传统文化之间的联系。通过追问7个9,8个9是多少?激发了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

(二)自主探索,构建新知

3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