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与中国社会》超星网络课

我的答案:C 得分: 33.3分 2

【判断题】威权政体基本上不具备民主国家之要素,也不具备极权主义国家之要素。() 我的答案:√ 得分: 33.3分 3

【判断题】威权政体既是一种中间形态的政体,也是一种过渡形态的政体。但是从长远来看,这种政体是相当稳固的。() 我的答案:× 得分: 33.4分 社会自治已完成 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提出,社会情况民主的国家需要用()自由去防止政党专制或大人物专权。 A、言论 B、出版 C、结社 D、游行

我的答案:C 得分: 25.0分 2

【单选题】()强调将国家,政府与政治领袖都置于法律的规范之下,没有任何人或机构可以凌驾法律。 A、法理 B、法礼 C、法治 D、法制

我的答案:C 得分: 25.0分 3

【单选题】孙立平提出的鉴别好的市场经济与坏的市场经济的标准不包括()。 A、市场经济的体制是否相对完善 B、法治是否基本健全

C、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利益均衡机制是否建立 D、市场经济投入与产出比的评价机制是否建立 我的答案:D 得分: 25.0分 4

【判断题】托克维尔认为,身份越是平等,个人的力量就越强。() 我的答案:× 得分: 25.0分

农业文明的起源与延续已完成 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狩猎采集文化的基本生态不包括()。 A、使用极其有限的技术和工具去利用地方环境 B、物质享受有限,过着相当“容易”的生活 C、劳力投资的效益很低,但融合于自然 D、在资源的使用上,分享是重要的主题 我的答案:A 得分: 25.0分 2

【单选题】中国农业的起源可以追溯到()。

A、4000年前 B、6000年前 C、8000年前 D、10000年前

我的答案:C 得分: 25.0分 3

【多选题】农业文明带来的变化有()。 A、新技术特别是灌溉技术的发展

B、阶级分化和中央集权政治权威的出现 C、人口增加并聚集成较大的社区

D、作为仪式与象征的宗教体系的消亡 我的答案:ABC 得分: 25.0分 4

【判断题】产食经济的产生带来技术、社会组织、生活方式和象征体系等多方面的新发展。()

我的答案:√ 得分: 25.0分

农业社会与乡土中国已完成 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我国大陆城镇人口在()年末才首次超过农村。 A、2009年 B、2010年 C、2011年 D、2012年

我的答案:C 得分: 33.3分 2

【判断题】中国传统社会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过量的人口集中居住在较为广阔的宜耕地区,造成了人多地少的状态。() 我的答案:× 得分: 33.3分 3

【判断题】中国传统社会中,因为在熟悉的环境与不流动的社区里生活,人们产生了一种不善于适应而且想回避新事物的性格,比如安土重迁,不愿冒险,一神崇拜等。() 我的答案:× 得分: 33.4分

城乡二元结构中的中国农民已完成 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从西方农业转型过程来看,农业规模经营的基本前提是()。 A、农业技术的跨越式进步 B、农业劳动人口的转移 C、农业方面投资的迅速增加

D、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迅速展开 我的答案:B 得分: 25.0分 2

【单选题】中国农村的主要问题不包括()。 A、政治层面的农村治理体制与治理结构的问题 B、经济层面的农村发展问题,包括贫困问题的解决 C、制度层面的以农民为本位的问题

D、社会层面的人口与劳动问题 我的答案:C 得分: 25.0分 3

【判断题】在中国的制度环境中,农民从来不是职业或劳动分工意义上的类别,而是社会身份和地位等级上的类别。() 我的答案:√ 得分: 25.0分 4

【判断题】自新政以来的美国农民形成了人口规模小、组织水平高、政治能量大的利益集团。()

我的答案:√ 得分: 25.0分

中国的城市化问题已完成 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城市数量增长与规模扩大的两个影响因素是()。 A、人口和全球化 B、人口和工业化 C、市场和全球化 D、市场和工业化

我的答案:D 得分: 25.0分 2

【单选题】中国新生代农民工具有的社会群体特征不包括()。 A、有将近一半人接受过中高等教育 B、更为彻底地接受了都市生活方式

C、社会关系逐渐由同学同事网络转向亲属老乡网络 D、自身的发展定位主要放置在城市 我的答案:C 得分: 25.0分 3

【判断题】城市化应该是以人为本的城市化和以人的交往、交换即商业活动为基本形式的城市化,如果背离这两个方面,就无法达成真正的城市化。() 我的答案:√ 得分: 25.0分 4

【判断题】农民工生产体制中拆分型劳动力再生产制度强调实质上农民工的赡养父母、养育子女等安排交由他们所在乡村地区的老家去完成,而教育、医疗、住宅等则是由城镇和工厂负担。()

我的答案:× 得分: 25.0分

社会运动理论的发展已完成 成绩: 75.0分 1

【单选题】关于集体行为和社会运动的异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集体行为强调有许多个体参加 B、社会运动强调高度组织化 C、集体行为具有很小的自发性

D、社会运动寻求或反对某些特定社会变迁 我的答案:C 得分: 25.0分 2

【单选题】斯梅尔塞的价值累加理论认为六个特定条件在特定情况下结合起来或相互作用时才能导致集体行为的产生,这六个特定条件不包括()。

A、结构型诱因 B、概化信息的产生 C、诱导性事件的出现 D、社会控制能力的上升 我的答案:D 得分: 25.0分 3

【单选题】当西方大多数社会运动被体制化以后,对西方社会的影响不包括()。 A、西方社会的社会运动总量大大地加 B、运动对社会的破坏力变得越来越大 C、对政体的冲击力越来越弱

D、发生大规模骚乱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了 我的答案:B 得分: 25.0分 4

【判断题】欧洲的新社会运动论融汇了欧洲19世纪以来的涂尔干、马克思和韦伯三大社会学传统,不仅强调社会运动组织的重要性,而且强调话语、心态和个体意识的重要性。 我的答案:√ 得分: 0.0分

个体行为、集体行为与权利维护已完成 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根据中国社科院发布的《社会蓝皮书》,引发中国群体性事件比例最大的原因是()。 A、经济纠纷 B、劳动争议 C、环境污染 D、征地拆迁

我的答案:D 得分: 25.0分 2

【单选题】根据中国社科院发布的《社会蓝皮书》,中国的群体性事件发生数量的趋势是()。

A、不断减少 B、不断增加

C、总量少而变化幅度小 D、总量大而变化幅度小 我的答案:B 得分: 25.0分 3

【判断题】于建嵘认为中国通过上访解决的问题数量远比上访过程中反应的问题数量少得多。()

我的答案:√ 得分: 25.0分 4

【判断题】中国的制度背景下,社会运动的参与人员一般都不是谋求对体制的反叛和对抗,而是因基层官员对体制的破坏而来寻求高层的保护,因而上访者所使用的理由和话语恰恰是维护体制的话语即官方主流话语。() 我的答案:√ 得分: 25.0分

公民权利的依法维护已完成 成绩: 100.0分 1

【多选题】与居住有关的中国都市运动的主要类型包括()。

A、失地农民的抗议运动

B、拆迁过程中市民的抗议运动 C、城市社区中的业主维权运动 D、土地所有权纠纷的抗议运动 我的答案:ABC 得分: 33.3分 2

【判断题】社会运动也需要懂法,坚持守法精神。() 我的答案:√ 得分: 33.3分 3

【判断题】理性的、自信的、不卑不亢的公民形象才能更好地维护自身的权利。() 我的答案:√ 得分: 33.4分

维稳体制与不稳定幻象已完成 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清华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发展研究课题组发布的《以利益表达制度化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认为,解决不稳定问题的治本之道还是要靠()。 A、政府 B、社会 C、法治 D、群众

我的答案:C 得分: 25.0分 2

【单选题】温家宝前总理在()全国人大会议上正式提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 A、2007年 B、2008年 C、2009年 D、2010年

我的答案:D 得分: 25.0分 3

【判断题】公民正当的利益诉求与表达不应视为不稳定因素。() 我的答案:√ 得分: 25.0分 4

【判断题】担心社会不稳定,成为现代中国一种集体无意识的忧患情结。() 我的答案:√ 得分: 25.0分

社会变迁与现代化已完成 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以下属于英克尔斯现代化发展指标的一项是() A、社会形态

B、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C、政体类型 D、人口死亡率

我的答案:B 得分: 25.0分 2

【单选题】现代化是社会变迁的一种特殊形式,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现代化是涉及到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内容广泛的社会变迁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