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高三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

2008年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

高三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第I卷

本试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荧屏 反修率 言之凿凿 临时抱佛脚 B.橱窗 勘误表 革故鼎新 难登大雅之堂 C.渲泄 发烧碟 一视同仁 船到江心补漏迟 D.纪要 即时雪 如椽大笔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春节期间,各地电视台几乎被几部重播热剧占领,其中52集史诗巨作电视连续剧

《闯关东》独占鳌头 ....

B.在拥有500万人口的沈阳城,要寻找一个人,好比沧海一粟,可谓茫茫人海难寻觅。 ....C.为了师出有名,赢得国际社会对 “反伊倒萨”战争的认可和支持,美国在加紧军....

事部署的同时,也加紧了外交活动。

D.面对高涨的反对浪潮,尽管陈水扁还在力图显示自己的强大,但他的虚张声势和色 .

厉内荏,人们早已看出来了。 ...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

A.设立国家荣誉制度,表彰有杰出贡献的文化工作者,是在文化战线贯彻尊重劳动、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方针的具体体现。

B.教育部将实施民办高校招生章程及招生广告审查,所以民办高校今年不能随意发布

招生章程和招生广告了。

C.重庆一名8岁小学生最近上课精力不集中,夜里频繁出现梦游状况。医生检查发现,

这是由于作业太多,学习压力过大所致。

D.按照国家部署,中国将用10年的时间投资320亿元,解决了3亿农村人口的饮水

不安全问题。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 )

月亮是诗人抒情达意竞相选取的一种意象, “月是故乡明”是异乡游子对家乡深切思念的外现。

①李白的《静夜思》中写道:“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②杜甫在《月夜忆舍弟》中也有“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诗句 ③它在许多诗人笔下都是思乡、念亲的标志 ④月已成为千百年来人们思乡的意象 ⑤连天上的月亮也是故乡的又圆又亮

⑥游子流浪在外,思念家乡,总觉得无论什么事物都是故乡的好 A.⑥②⑤①④③ C. ③①④②⑥⑤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不必夸大危机

自然资源会消耗殆尽吗?在关于人类前途的问题上,马里兰州立大学的朱利安·西蒙是乐观派,认为人类社会的技术进步和价格机制会解决人类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人类前途光明;斯坦福大学的保罗·埃尔里奇则是悲观派,认为由于人口爆炸,食物短缺,不可再生性资源的消耗,环境污染等原因,人类前途不妙。

1990年,他们决定赌一把,赌不可再生性资源是否会消耗完。不可再生性资源如石油、煤炭及各种矿石在地球上的储藏量是有限的,越用越少,从理论上讲,总有一天这种资源会用完。埃尔里奇的观点是,这种资源迟早会用完,其未来的价格会大幅度上升,而这些变化与科技进步与否无关;西蒙的观点是,这种资源不会枯竭,价格不但不会大幅度上升,反而会下降,科技进步会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他们两人选定了五种金属:铬、铜、镍、锡、钨,以1990 年的价格为基准,看看10年后它们的价格是涨还是跌。

2000年,这五种金属无一例外地跌了价,悲观者埃尔里奇输了。这5种金属无疑是不可再生性资源,当它们越来越短缺时,其价格必定上升。但为什么现实中这5种金属越来越少,而价格反而下降了呢?关键在于市场价格机制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我们知道,世界上任何一种资源都有其替代品,不可再生性资源同样也有替代品。当这5种金属的价格上升时,就刺激了人们去开发它们的替代品。例如,铜和锡过去主要用来制造各种生活用器皿,当铜和锡的价格上升时,就被大量塑料制品替代;同样,铜和其他制造

B.③④①⑥②⑤ D. ⑥⑤①②③④

电线的金属价格上升也刺激人们开发出替代铜的光导纤维。这样,这些金属的需求大大减少,价格自然就下降了。

美国经济学家罗伯茨在给学生上经济学课时,提出一个问题:世界现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为1024万亿桶,每天石油消耗为7600万桶,我们这个世界什么时候将用完这些石油?许多学生开始用计算器计算时,罗伯茨告诉他们,答案是永远用不完。当石油越来越少,价格上升过高时,人们就不会用石油,而用其替代品作燃料了。只要石油价格上升到足够高,一定会有替代品出现,剩下的石油由于开发成本太高,无人开发,石油自然不会用完。

显然,只要科学技术在进步,自然资源永远也不会枯竭。 5.下列对文中“悲观派”看法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的前途不妙,由此会出现人口爆炸等一系列问题。 B.不可再生性资源会越用越少,并且迟早有一天会用完。 C.不可再生性资源会日益短缺,其价格也会大幅度上升。 D.科技的进步不会改变不可再生性资源渐趋枯竭的进程。 6.从原文看,下列不属于“不必夸大危机”的原因的一项是

( )

( )

A.所有不可再生性资源的价格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升反降。 B.同世界上任何一种资源一样,不可再生性资源会有其替代品。 C.人们对某种自然资源替代品的研究开发会缓解该资源的危机。 D.科学技术的进步会使包括石油在内的自然资源永远不会竭尽。 7.下列对本文内容的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人口爆炸,食物短缺,不可再生性资源的消耗,环境污染等原因不会导致人类前途

不妙。

B.市场价格机制能够促进科学技术不断进步。 C.只要创新精神无止境,人类就能够摆脱所有困境。

D.科学技术的进步会促使不可再生性资源转变为可再生性资源。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王)猛,字景略,瑰姿隽伟。博学好兵书,谨重严毅,气度雄远,细事不干其虑,自不参其神契,略不与交通,是以浮华之士咸轻而笑之。猛悠然自得,不以屑怀。少游于邺都,时人罕能识也。惟徐统见而奇之,召为功曹。遁而不应,遂隐于华阴山。怀佐世之志,希龙颜之主,敛翼待时,候风云而后动。桓温入关,猛被褐而诣之,一面谈当世之事,扪虱而言,.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