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微生物学复习题汇总

兽医微生物学复习题

细菌总论

一、 解释概念

菌落:某个细菌在适合生长的培养基表面或内部,在合适条件下,分裂繁殖出数量巨大的菌体,形成一个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的群体。

荚膜:某些细菌在其生活中可在细胞壁的外周形成一层包围整个菌体、边界清楚地粘液样物质

黏液层:有些细菌分泌一层很疏松、与周围边界不明显、易与菌体脱离的黏液样物质,称为黏液层

鞭毛:多数弧菌、螺菌、许多杆菌、个别球菌的菌体表面长有一至数十根弯曲的丝状物,称为鞭毛

培养基:是人工配制的含有细菌生长繁殖必需的营养物质

杀菌作用:是指某些物质或因素具有在一定条件下杀死微生物的作用。

抑菌作用: 是指某些物质或因素具有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作用。

抗菌作用:某些药物具有的抑制或杀灭微生物的作用,统称为抗菌作用

灭菌:消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包括杀灭细菌芽胞、霉菌孢子在内的全部病原微生物和非病原微生物

消毒:杀灭物体上病原微生物的方法,仅要求达到消除传染性的目的,而对非病原微生物及其芽胞、孢子并不严格要求全部杀死

防腐:阻止或抑制物品上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方法,微生物不一定死亡

无菌操作:采取防止或杜绝任何微生物进入动物机体或其他物体的方法的进行的操作称为无菌操作

抗生素:某些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类能抑制或杀死另一些微生物的物质称为抗生素 植物杀菌素:某些植物中存在有杀菌物质,这种杀菌物质一般称为植物杀菌素

细菌素:是某些细菌产生的一种具有杀菌作用的蛋白质,只能作用于与它同种不同菌种的细菌以及与它亲缘关系相近的细菌

噬菌体:噬菌体是寄生于细菌、真菌、螺旋体、放线菌等的一类病毒,也称细菌病毒 感染:

是指病原微生物在宿主体内持续存在或增殖

病原菌:是指那些导致机体发病的细菌,是一群高度特化了的微生物,为了自身的生存,已适应而且必须在宿主生物体内持续存在或增殖,有时可造成宿主发病

半数致死量:是指能使接种的实验动物在感染后一定时限内死亡一半所需的微生物量或毒素量

半数感染量:某些病原微生物只能感染实验动物、鸡胚或细胞,但不引致死亡。是指能使接种的实验动物在感染后一定时限内感染一半所需的微生物量或毒素量

侵袭力:病原菌在机体内定殖,突破机体的防御屏障,内化作用,繁殖和扩散,这种能力称为侵袭力

细菌的遗传:是指亲代细菌与子代细菌的相似性,它使细菌的性状保持相对稳定,是细菌存在的依据

质粒:质粒是细菌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多为环状双螺旋DNA分子。

转化:供体菌裂解游离的DNA片段被受体直接摄取,使受体菌获得新的遗传性状的过程称为转化

转导:以温和噬菌体为媒介,把供体菌的DNA小片段携带到受体菌中,通过交换与整合,使受体菌获得供体菌的部分遗传性状称为转导

接合:是两个完整的细菌细胞通过性菌毛直接接触,由供体细菌将质粒DNA转移给受体细菌

的过程

二、 绘出细菌的基本结构和特殊结构模式图。

三、 试述脂多糖的组成和功能。

答:为革兰阴性细菌所特有,位于外膜的最表面,厚8-10nm,由类脂A,核心多糖和侧链多糖三部分组成。具有控制细胞的透性,提高Mg2+浓度,决定细胞壁抗原多样性等作用,因而可用于传染病的诊断和病原的地理定位,其中的类脂A更是G-病原致病物质内毒素的物质基础。

四、 试述细菌特殊结构的概念和功能。

仅在部分细菌中才有的或在特殊环境条件下才行成的构造称为特殊构造。主要是糖被,鞭毛,菌毛,性菌毛和芽孢等。

功能:

1、 荚膜①抵抗干燥②加强致病力,免受吞噬;③堆积某些代谢废物;④贮存物。⑤细菌间的信息识别作用 ⑥作为透性屏障和离子交换系统,以保护细菌免收重金属离子的毒害。

2、 鞭毛:①鉴定价值,鞭毛是细菌的运动器官,细菌能否运动可用于鉴定。②致病作用: 鞭毛运动能增强细菌对宿主的侵害,因运动往往有化学趋向性,可避开有害环境或向高浓度环境的方向移动。③抗原性:鞭毛具有特殊H抗原,可用于血清学检查。

3、 菌毛 普通菌毛是细菌的粘附器官,细菌藉菌毛的粘附作用使细菌牢固粘附在细胞上,

并在细胞表面定居,导致感染

4、 性菌毛 具有向雌性菌株传递遗传物质的作用,有的还是RNA噬菌体的特异性吸附受体。

5、 芽孢 其功能是:①芽胞的抵抗力很强;②芽胞在适宜条件可以发育成相应的细菌;③

鉴定细菌的依据之一。

五、试述革兰氏染色的意义和原理。

其重要的临床意义在于:1.鉴别细菌 2.选择药物 3.与致病性有关:革兰氏阳性菌能产生外毒素,革兰氏阴性菌能产生内毒素,两者的致病作用不同。

原理如下:通过结晶紫初染和碘液媒染后,在细胞壁内形成了不溶于水的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革兰氏阳性菌由于其细胞壁较厚、肽聚糖网层次较多且交联致密,故遇乙醇或丙酮脱色处理时,因失水反而使网孔缩小,再加上它不含类脂,故乙醇处理不会出现缝隙,,因此能把结晶紫与碘复合物牢牢留在壁内,使其仍呈紫色;而革兰氏阴性菌因其细胞壁薄、外膜层类脂含量高、肽聚糖层薄且交联度差,在遇脱色剂后,以类脂为主的外膜迅速溶解,薄 而松散的肽聚糖网不能阻挡结晶紫与碘复合物的溶出,因此通过乙醇脱色后仍呈无色,再经沙黄等红色染料复染,就使革兰氏阴性菌呈红色。

六、细菌新陈代谢的特点是什么?

1、 细菌生长和繁殖地速度极快、超过动物细胞的10~100倍;

2、 细菌利用各种化合物作为能源的能力远远强于动物细胞

3、 细菌对营养的需求比动物细胞更为多种多样,因为他们有多种代谢旁路

4、 细菌可利用超常流水线式生产地方式生成大分子物质

5、 细菌能产生诸如肽聚糖磷壁酸等特殊物质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