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发电厂XXX年检修工作总结

XXXX发电厂XXXX年检修总结

一、机组检修概述

XXXXXX机组为四台N125双水内冷、中间再热冷凝式汽轮发电机组,三期#11、#12机组于2007年底关停,2010年仅有#13、#14两台机组运行,并于2010年7月28日关停。在年初发电设备检修计划基础上,结合设备运行实际状况,我厂2010年完成了关停,修理、技改费用减少,“五期”生产准备任务繁重局面。在厂部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全体员工共同努力,继续保持了两台机组安全稳定运行并顺利完成了机组关停工作,同时五期1×660MW超超临界机组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一次成功,高标准投产发电。 1.机组检修基本情况

2010年XXXX电厂四期机组原计划安排#13机组一次C级检修,综合考虑设备运行状况和电量情况,改为利用机组调停时机,完成预定检修任务,当年完成一台机组调停消缺工作。

#13机组于5月13日至23日进行了调停消缺工作。停机前组织对#13机组运行中的缺陷进行了汇总统计,并多次召开专题会讨论重点缺陷处理方案,明确各专业的标准项目和非标项目。调停中处理了13炉汽包至顶棚甲数第三根导气管放空气管泄漏的缺陷,对管段进行更换,拍片检测焊缝合格;对#13炉甲乙侧一级减温水调整门进行解体检修,脱落阀芯重新焊接恢复,并调试正常;对#13机#2瓦外油挡进行检查调整,机组运行后目前主油箱油中含水量正常。通过#13机组调停消缺,消除了#13机组结存的设备缺陷,设备状况得到较大提高。

全年四期机组共发生设备缺陷1479条,消除缺陷1460条,消缺率98.72%。消除了#13机#1高加泄漏、#14炉甲排粉机振动大叶轮磨损严重等缺陷,有力地保证了安全生产。

完成了#2836、#2800、#2810开关等输变电设备的电气预防性试验及保护校验,完成了#28104闸刀的大修工作。 1.1 ABC级检修情况

发电 公司 机组号 容量 检修级别 检修工期 计划/实际 实际竣工时间 连续总费用(万元) 修后第一次停机运行计划/实际 时间及原因 天数 1.2 机组AB级检修后效果分析 发电公司 机组号 容量 检修级别 修前效率 汽机/锅炉 修后效率 汽机/锅炉 供电煤耗 修前/修后 2.工期、费用、达优情况分析 2.1工期分析:

2010年计划执行C修1次,综合考虑设备运行状况和电量情况,改为利用机组调停消缺,完成预定检修任务,#13机组于5月13日至23日进行了调停消缺工作。

2.2费用分析:

根据XXXX公司《关于加强技改工程项目管理的通知》要求,按照“一事一议”的原则,结合我2010年度关停实际情况,上报增加三项技术改造项目:(1)XXXX、XXXX开关改造 (2)110KV闸刀换型改造(3)行政、调度交换机改造。全年技改投资计划XXX万元,实际完成XXX万元。

2010年全年修理费计划XXX万元,全年实际完成XXX万元。 2.3 ABC级检修后达优情况的分析:

无ABC级检修。

二、完成的主要工作及存在的问题

1.重大修理项目(30万元及以上)、技改项目完成情况 汇总表:

其中的发电厂 重大修总费用(万元) 技改项总费用(万元) 总费用(万元) 节能项(公司) 理(项) 计划/实际 目(项) 计划/实际 计划/实际 目(项) XXXX发 3 电厂 明细表:

发电厂(公司):XXXX发电厂 重大修理项目 技改项目 序号 1 2 1 2 3 项目名称 505、521开关改造 110KV闸刀换型改造 行政、调度交换机改造 费用(万元) 计划/实际 备注 2. 消除的设备重大缺陷隐患和取得的效果

(1)5月5日,化学人员日常监督中发现#13机组EH油中水份达1181.1mg/L,已超过规定标准值(小于1000mg/L),且一个月的上升值为322.9mg/L,上升速率过大,经分析可能系EH油箱顶部空气过滤器硅胶受潮,空气中水分进入油箱导致。在采取滤油处理,烘干空气过滤器硅胶并联系运行调整再生装置等措施后,油中含水量得到控制并下降至规定值以下。

(2)#13主油箱油中含水问题,一直困扰着相关专业。生技部多次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并制定相对应负荷变化的汽封调整方案予以实施,但效果并不明显,一直采用在线滤油的方式控制油中的含水量。5月13日机组调停消缺中,汽机检修部对#2瓦外油档间隙超标进行了调整处理,机组启动后,油中含水量恢复至标准值,目前仍跟踪监督中。

(3)#13机凝汽器端差一直较大,在9~12°之间,汽检部利用机组调停,对凝汽器12076根不锈钢管进行逐根清洗,开机以来,凝汽器端差得到下降。

(4)2010.1月,对#0高备变有载分接开关绝缘油进行跟踪、分析,检测氢气含量为1469μL/L。采取更换绝缘油,并对有载开关接触电阻进行复测对比,数据正常。综合分析:单氢超标的主要原因是:A、有载开关内部固体绝缘材料受潮,运行中析出氢气;B、2008年2月调档后,由于触头氧化造成接触不良,存在局部过热现象。对策:由于不具备吊罩检修条件,继续加强油质跟踪监督,必要时进行滤油处理。

(5)对#13主变中性点避雷器老化进行跟踪,0.75U1mA下泄漏电流值为46μA,与上次试验数据基本相同,避雷器老化现象未恶化。继续跟踪监视,采取运行中,主变中性点接地运行方式。

(6)#13炉汽包导汽管甲数第三根放空管接头焊缝泄漏,运行中带压堵漏,停炉后更换放空管400mm。

(7)#14机组甲送风机开度反馈出现尖脉冲,造成引风自动切除,经检查为位置反馈电位器接触不好,更换电位器后工作正常。

(8)2010.2月,切换备用的#4空冷泵运行,发现有异音,经测振,垂直方向0.108mm,水平方向0.127mm,由于未及时停运,于当日13:27,突然跳闸,#5空冷泵自启,复位开关后就地检查轴承油位正常,手盘靠背轮不动。解体检查,发现非驱动端轴承碎裂、卡死,更换后恢复正常。经分析检查,发现泵体连接螺栓三只松脱(泵体老化,螺纹磨损,螺孔变大),扩孔处理后恢复正常。

(9)2010.2月,#12循泵联轴器处有异音、电流偏大有摆动且振动较大,汇报值长知。联系检修检查上下导瓦、气隙正常后投运。2月8日16:45分联系汽检、电检、生技部派人到场,启动#12循泵进行试转,运行正常后停#13循泵。(#12循泵振动、温度正常,但电流仍有摆动,通知循泵值班加强监视)。5月14日对上下导瓦检查,脱靠背轮检查,无异常,但电机转子有偏斜现象。再次解体检查发现下轴承碎裂,滚珠完全脱落,轴承室无油且锈蚀严重转大修处理。

(10)2010.2月,运行发现#13机凝汽器真空异常下降,排汽温度上升,凝结水溶氧不合格,经检查发现为#13机乙射水泵(运行泵)空气门处于关闭状态,及时开启后,各参数恢复正常,经查系空气门盘根过松,随振动阀门自关造成。

(11)2010.4月,#14机#1高加疏水五米手动隔离门门体两处砂眼,原因为汽水两相流冲刷严重,采取临时补焊处理,并于5月调停消缺中更换该阀门。同月, #1高加正常疏水隔离门后焊缝漏汽严重,隔离高加补焊处理。

(12)2010.6月,循泵房#3离心式排污泵频繁出现不出水现象,影响泵房安全。经现场检查试验,发现为该系统#1自吸式排污泵轴端泄漏大,出口逆止门不严导致,经检修后恢复正常。 3 . 计划检修管理工作方面

2010年,我厂面临即将关停,修理、技改费用减少,“五期”生产准备任务繁重的困难局面。进一步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实施制度建设、设备管理、技术改造、经济指标分析、技术监督、考核管理等具体有效措施,切实提高生产设备的安全经济运行水平和职工队伍稳定。全厂安全生产持续稳定,2010年未发生机组非停事件,累计完成发电量XX亿千瓦时,完成供电煤耗XXXXg/kwh。 3.1计划和工期管理

2010年计划执行C修1次,综合考虑设备运行状况和电量情况,改为利用机组调停消缺,完成预定检修任务,#13机组于5月13日至23日进行了调停消缺工作。 3.2 组织管理

完善管理制度,明确人员职责。完善运行、检修各项设备管理制度,建立适合设备运行状态的工序流转体制,明确各自职责。严格执行设备运行规程、设备定期试验轮换管理制度、检修作业管理制度、设备缺陷管理制度,各级设备责任人职责明确,管理到位,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管理,如设备切换、定期清洗、预

防性试验等,确保机组运行正常。

强化检修策划,提高检修质量。强化设备检修策划,从人财物等各方面提前做好检修保障。结合设备可靠性分析,通过排查、试验等手段,确定设备缺陷的原因,制定设备检修的最佳方案,编写作业文件包。加强设备振动监测、温度监测、电气参数监测、化学分析监测,检测设备状态,分析和预测状态变化趋势、诊断和识别缺陷及其原因,使检修策划方案更科学,消缺更彻底,保证设备等效可用系数达到100%。

落实技术改造,提高经济指标。根据设备健康状况,制订整治改造计划,并保证各项检修资金的落实,确保应修必修,修必修好。开展技术改造工作,通过技术改造提高设备健康水平和经济指标。降低机组生产厂用电率和供电煤耗,确保各项经济指标达到同类机组的先进值。

健全技术监督体系,提高设备健康水平。以技术监督为手段,将技术监督工作和设备管理结合展开,贯穿于设备检修始终。在设备运行过程中,实时跟踪各项指标运行状况,定期对指标进行汇总分析,从中发现问题,提出改进办法。定期通过技术监督网活动,汇总各专业的设备问题,组织专题会进行讨论分析,制定处理方案。在设备检修过程中,实行全过程管理。定期进行运行机组EH油、汽轮机油、绝缘油、辅机用油油质等专业监督检查。根据输变电检修计划,按时完成电气设备高压预试工作和保护年检校验,确保预试率和动作正确率100%。 3.3安全管理

由于我厂三期机组已关停,目前全厂只有两台机组运行,如果四期有机组调停消缺,全厂将面临只有一台机组运行的方式,此方式系统安全性将大大降低、可靠性极为薄弱。为杜绝全厂停电瓦解事故,确保主设备安全,针对我厂机组实际运行状况,生技部组织全厂各专业修订完善了保证单机组运行安全、技术措施,从运行、检修各个层面确保了四期机组运行的安全,措施中明确规定了全厂各专业均应根据专业特点制订本专业的保障措施并严格执行;重点对单机运行期间的燃煤和机组负荷作出要求,力保煤质和机组负荷稳定,减少运行操作;同时对重要的系统,如直流系统、热工保护、继电保护等作了临时的强检要求,对日常的定期切换工作也作出了临时干预,要求在单机组运行时对可能影响机组安全运行的定期切换暂不进行。

做好风险预控,完善应急机制。通过设备状态监测和诊断,综合设备历史数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