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专题汇编:第七章 常见的酸和碱(1)

常见的酸

1.大理石雕像很容易被腐蚀,下列材料中比较耐腐蚀,可代替大理石材料做雕像的是 ( ) A.锌 B.铝合金 C.不锈钢 D.铜

2.硫酸的以下用途中,必须用盐酸代替的有 ( ) A.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 B.与锌粒反应制取H2 C.与石灰石反应制取CO2 D.与氧化铜反应制取硫酸铜

3.盐酸和硫酸常用作金属表面除锈剂,这是利用了它们化学性质中的 ( ) A.都能与金属反应 B.都能与紫色石蕊试液作用 C.都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 D.都具有腐蚀性

4.如图所示,在试管和小气球中分别盛有一种液体和一种固体物质,将气球中 的固体物质小心地倒人试管中,可观察到气球逐渐胀大,下列各组中不能出 现上述现象的是 ( ) A.锌粒和稀硫酸 B.纯碱和稀盐酸 C.氯化钠和水 D.鸡蛋壳和醋

5. 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化学原理不相符的是 ( )

6. 下列变化只有加入酸才能一步实现的是 ( ) A.CO2——H2CO3 B.Cu——H2 C.CuO——CuSO4 D.CaCO3——CO2

7.烧开水用的铝壶中常结有一层水垢(主要成分是CaCO3),用适量的稀盐酸呵以除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盐酸过多会损坏铝壶,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活动小组的同学通过Al、Fe、Cu三种金属与稀盐酸反应的实验,验证它们的活动性。 【所用药品】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大小、形状相同的铝、铁、铜。 【实验记录】

【分析与结论】

(1)实验开始时铝表面几乎无气泡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铜表面始终无气泡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一段时间后三种金属与稀盐酸反应的现象,可证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依 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与应用】

(1)解释:在铁器表面常刷铝粉防锈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某酸雨多发地区,欲铸一座金属雕像,你认为应选择以上三种金属中的_______ 为原材料更合适。 【质疑与解答】

(1)疑问:上述实验中的药品为什么要“大小、形状相同的铝、铁、铜”?

(2)猜想:相同条件下,同种金属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可能与金属________大小有关。 (3)验证:常温下,取相同质量的锌粉和锌_______,各加入同浓度、同体积的盐酸溶液。 (4)记录:________与盐酸的反应更为剧烈。

(5)结论:金属与同浓度、同体积的同种酸反应,接触面积________,反应越剧烈,实验室里制取氢气用锌

________。

9. 7g某二价金属的氧化物与7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2. 25%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通过计算确定该金属氧化

物的化学式。

10.物质X可发生下面的两个反应,则X是 ( ) ①X+酸—→盐十水 ②X+水—→碱

A.CaO B.Fe2O3 C.CO2 D.NaOH

11.工业生产中,可用盐酸洗去铁材表面的氧化层,但冬天因该反应变缓而影响生产,为提高酸洗液的浓度或

温度以加快反应,保证生产,可在酸洗液中加入 ( )

A.食盐 B.生石灰 C.浓硫酸 D.固体氢氧化钠 12. 现有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与空气和氧气反应,现象如下表所示:

空气 氧气 甲 剧烈燃烧 更剧烈燃烧 乙 变黑 变黑 丙 变黑 剧烈燃烧 据以上信息,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 A.甲>丙>乙 B.甲>乙>丙 C.乙>丙>甲 D.丙>乙>甲 13. 从物质的组成角度解释酸具有酸的通性的原因是 ( ) A.酸都能电离出H B.酸中都含有酸根

C.酸中都含有氢元素 D.酸中都含有氧元素

14.有一Fe与FeO的混合物,测得其中铁元素质量分数为80%,取该混合物7.0 g,加入足量稀硫酸完全溶解,

生成FeSO4的质量为 ( )

A.7.6g B.15.2 g C.20.0 g D.40.0 g 15.下图是Mg、Zn、Cu、Fe四种金属与盐酸反应情况的示意图。认真观察后回答问题:

(1)图中表示有三种金属能与盐酸反应。 ①其共同的反应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②其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________________

(2)通过以上实验说明,四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 16.为了解金属氧化物的性质,实验小组的同学们做了如图所示的两个实验,请 你和他们一起进行探究。

(1)设计实验Ⅰ、Ⅱ提出的猜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管中加入稀盐酸,振荡,两种金属氧化物全部溶解。依据盐酸除铁锈 的反应原理,实验Ⅱ的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3)稀盐酸中除含水分子外,还有HCl解离出的H和Cl。已知两种金属

氧化物均不溶于水,为证实是H溶解了金属氧化物,还是Cl溶解了金属氧化物,可另取两支试管分别装入两种金属氧化物,然后再各向其中加入________(填化学式)溶液,保选择该物质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今年全国人大和政协会议使用了一种含碳酸钙的“石头纸”,为测定其中碳酸钙的含量,课外活动小组

的同学称取50 g碎纸屑样品,分别在5只烧杯中进行了实验,实验数据见下表(假设纸张中其他成分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

(1) 10 g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反应最多能生成________g气体。 (2)求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3)烧杯④中物质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g。

参考答案

1.D 2.C 3.C 4.C 5.D 6.C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