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专题汇编:第七章 常见的酸和碱(1)

A.A B.B C.C D.D

6.向以下混合气体伸入燃着的木条,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氢原子

——氧原子

——碳原子

① ②

③ 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以上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X的值为44

B.W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反应中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质量比为13:8

8.下列物质长时间敞口放置在空气中,质量增加并发生化学反应的是:①烧碱 ②生石灰 ③浓盐酸 ④浓硫酸 ⑤熟石灰 ⑥铁钉( )

A.①②④ B.①②⑤ C.①②⑤⑥ D.①②④⑤⑥ 9.下面对有关实验的设计与解释,不合理的是() 选项 A B C D A.A

实验内容 分离CaCO3和CaO 除去BaSO4中的BaCO3 鉴别NaOH、Na2SO4溶液 检验溶液中的Mg B.B

C.C

D.D

2+试剂与方法 加水溶解、过滤 加稀盐酸、过滤 滴加酚酞试液 滴加NaOH 结论与解释 CaO溶于水 BaCO3溶于稀盐酸 NaOH溶液显碱性 Mg(OH)2不溶于水 10.加“硒”食盐中添加有亚硒酸钠(Na2SeO3),亚硒酸钠能消除加速人体衰老的活性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Na2SeO3中钠、硒、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3 B.Na2SeO3属于盐类

C.硒是人体必须微量元素,尽可能多吃含硒的营养补剂 D.Na2SeO3中氧含量最高 11.燃气热水器中燃气不充分燃烧易产生CO气体,下列关于CO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O气体有毒,可危害人体健康 B.CO可用于冶炼金属

C.CO可以燃烧,可作燃料 D.在煤炉上放一壶水就能防止CO中毒

12.下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 C.生成物一定是氧化物 D.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13.在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烧杯②中的上层溶液是饱和溶液 B.烧杯①中溶液的溶质是硝酸钾

C.烧杯①中溶液质量比烧杯②中溶液质量大 D.将温度升高到t2℃,烧杯②中的固体全部溶解

14.中华民族有着光辉灿烂的发明史,下列发明创造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A.火药的使用 B.用铁矿石冶铁 C.烧结黏土制陶瓷 D.打磨磁石制指南针 15.某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在化学反应中原子不可再分 B.甲的化学式是C2H4

C.丁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D.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1 二、填空题

16.汽车是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

(1)下列汽车部件所用的主要材料属于合金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橡胶轮胎 B钢板车门 C玻璃风挡

(2)对汽车的部分钢铁部件进行喷漆可以防止其生锈,原因是_____。

17.空气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图1是以空气等为原料合成尿素[CO(NH2)2]的流程。请按要求回答相关问题:

(1)空气属于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X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其化学式为_____。 (2)图中分离空气的过程属于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3)空气中含有的少量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_____(填“活泼”或“稳定”)。 (4)①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4,天然气属于_____再生资源(填“可”或“不可”)。 ②CH4能做燃料是因为具有_____性,若不完全燃烧有黑烟,黑烟是_____

③由CH4在该流程中的作用表明:化学反应中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也会伴随有_____变化(填“能量”或“元素种类”)。

(5)尿素属于_____(填“氮肥”、“磷肥”或“钾肥”);写出NH3合成尿素的化学反应表达式_____。 18.“下图”是部分元素的离子结构示意图和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请回答:

(1)图①、②中属于阴离子的是___(填序号),该元素的质子数为_____;13号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 (2)由表中原子序数为1、8、13的元素组成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 三、简答题

19.下面连环画记录了今年“博物馆日”小华同学参观闽台缘博物馆的一天。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