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工业大学纺织材料学试题

6 为了贸易和计价方便对纺织材料的回潮率进行了统一规定,该回潮率称为公定回潮率、纺织材料在标准大气状态下达到平衡时的回潮率称为 标准回潮率。 测定纺织材料吸湿性的方法通常分为 直接法、间接法。 7 桑蚕丝 和 柞蚕丝 是两种主要的蚕丝。

8 纬编的基本组织是指纬平组织、罗纹组织、双反面组织。

9 机织物中,经纱不弯曲的结构称为 第一结构相,纬纱不弯曲的结构称为第九结构相。

10 在正压力为零时,纤维的摩擦力称为抱合力。纤维的应力应变曲线上起始部分的应力与应变之比称为 初始模量 。

11 去除拉伸外力后能够很快恢复的那一部分变形称为急弹性变形、经过一定时间后能够恢复的变形称为缓弹性变形、去除外力后不能恢复的变形称为塑形变形。 三 计算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8分,满分40分。)

1 有一批棉纤维,其称见重量为2500kg,从中抽取50g试样,烘干后的干燥重量为45.8g,求①该纤维的实际回潮率;②求该批纤维的公定重量。(保留1位小数)解:实际回潮率W=(50-45.8)/45.8%=9.2%

公定重量G=2500×(1+11.1%)/(1+9.2%)Kg=2543.5Kg

2 测得100m长度的棉纱的平均干重为2.65g,求①100m纱线的平均公定重量;②该棉纱的细度(特克斯)(保留1位小数)

解:平均公定重量Gk=2.65×(1+8.5%)=2.9g;细度Nt=10Gk=29.0tex 3 已知涤/棉混纺纱的干重混纺比为65/35,求①该混纺纱的公定回潮率;②公定重量混纺比。

解:混纺纱的公定回潮率

W=65×0.45+35×11.1%=29.25%+3.885%=33.14%

设混纺纱公定重量中涤纶占的比例为X,由65×(1+0.45%)/35×(1+11.1%)=65.29:38.89=X:1-X解得X=67.27

所以公定混纺比为62.67:37.33

4 某种16tex的单纱,测其250mm长度内的捻回数为88,求①该纱的特数制捻度和捻系数;②公支支数制捻度和捻系数。(保留一位小数)

解:(1)平均捻度Tt=10×(88/25)=35.2捻/10cm 特数制捻系数аt=Tt×Nt=35.2×16=140.8

(2)公制支数制捻度由Tt=0.1Tm=3.937Te;得Tm=10Tt=352捻/m 公制捻系数аm=Tm/Nm=352/

1000=352/7.9=44.56 165 已知某织物的经密为518,纬密为286,所用纱线的细度均为13tex,求①该织物的总紧度;②计算织物的平方米重量。(纱线的体积重量为0.81g/cm3)(保留一位小数)

解:纱线直径d=0.03568

Nt?=0.03568

13=0.14mm 0.81经向紧度ET=518×0.14(%)=72.5% 纬向紧度EW=286×0.14(%)=34.3% 总紧度EZ=ET+EW-ETEW=72.5%+34.3%-72.5*34.3%=81.9%

100织物的平方米重量G=0.01(NTPT+NWPW) =0.01(13*518+13*286)=104.52g/m2

四 叙述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10分,满分50分。) 1 分析吸湿对纤维材料性能的影响。

?对重量的影响: Gk=Go*(100+Wk)/100;Gk=Ga*(100+Wk)/(100+Wa)

?对长度和横截面积的影响:纤维吸湿后体积膨胀,横向膨胀大而纵向; 膨胀小,表现出明显的各向异性。不利之处:使织物变厚、变硬,是造成织物收缩的原因之一。

?对密度的影响:W增加,纤维密度增加;大多数纤维在 W=4%~6% 时密度最大。 W再增加,纤维密度逐渐变小,因为纤维体积显著膨胀,而水的比重小于纤维。

④对机械性质的影响:纤维吸湿后,其力学性质如强力、伸长、弹性、刚度等随之变化。

对强力的影响:一般规律是W增加,其强力会下降;吸湿能力差的纤维,W增加,强力变化不太显著;棉、麻纤维吸湿后强力反而增加

对纤维伸长率的影响:W增加,伸长率有所增加;这是因为水分子进入纤维内部后,减弱了大分子间的结合力,使它在受外力作用时容易伸直和产生相对滑移的缘故。

纤维的脆性、硬性有所减小,塑性变形增加,摩擦系数有所增加。

温湿度对纺织加工的影响很大,主要就是由于纤维吸湿后机械性能发生变化引起的。如回潮率太低,则纤维或纱线的刚性变大,加工中易于断裂,如回潮率太高,则纤维中的杂质难于清除同时易于相互纠缠成结或绕在机件上,影响加工的正常进行。纤维的刚性和弹性还影响到纤维的相互抱合,使纱线的结构和质量受到影响;吸湿性对纤维变形的影响,反映在加工成品如纱线和织物的长度或尺寸上的不稳定。

⑤对热学性质的影响:原因:由于空气中的水分子被纤维大分子上的极性基因所吸引而与之结合,分子的动能降低而转换为热能被释放出来的缘故。

⑥对电学性质的影响:绝缘性能下降,介电系数上升,介电损耗因素增大。使纤维的比电阻下降,减缓静电现象。

⑦对光学性质的影响:当纤维的回潮率升高时,纤维的光折射率下降。是由于水分子进人纤维后,引起分子结构作某些改变造成的。

2 分析影响织物起毛起球的因素,在设计时应如何尽量纺织织物起毛起球。 东华大学2002年问答题第4题

3 简述化学纤维后加工中集束、拉伸、上油、卷曲、定型等工序的作用以及与纤维性能的关系。

集束:将几个喷丝孔喷出的丝束以均匀的力集合成规定粗细的大股丝束; 拉伸:提高纤维大分子的取向度和结晶度,改善纤维的力学性质 热定形:消除纤维内应力,形成稳定的纤维结构 卷曲:短纤维:改善纤维间的抱合力; 长丝:变形纱加工,如弹力纱、膨体纱 上油:降低摩擦、提高抗静电性

4 什么是纱线的波谱图?波谱图是如何反应不同原因所造成的纱线不匀?

5 请论述涤纶纤维的结构、主要性能以及用途。 涤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 1.结构

大分子结构: —柔性基团。

大分子无卷曲,基本上带曲折状的直链;

特征基团:苯环——具有刚性和惰性;酯基-COO- ——弱极性基团;脂肪基—

超分子结构: 大分子间主要是靠范德华力;结晶度较大,取向度也较高。 2.性质

(1)机械性质: 断裂强度较高,伸长率大;初始模量高;弹性回复性好;织物挺括,耐磨性较好,尺寸稳定性较好。

(2)吸湿染色差:W=0.4%;不能采用常温染色。 易起静电,耐污性差 (3)热学性质: 熔点高 255-265°C;耐热性和热稳定性好 (4)光学性质:耐光性好,仅次于腈纶 (5)耐酸不耐强碱,不霉不蛀 (6)密度:1.38 g/cm3

3、用途: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外衣原料。

2007年一 名词解释(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 1 长绒棉

海岛棉品种,长度一般在33-64mm,细度0.12-0.14tex,强度大于30KM,品质优良。 2 品质长度

是纺织纤维的长度指标,用来确定纺纱工艺参数。不同测试方法得出的品质长度不同,目前主要是指用罗拉式长度分析仪测得的比主体长度长的那一部分纤维的重量加权平均长度。 3 合成纤维

以石油、煤、天然气及一些农副产品等低分子作为原料制成单体后,经人工合成获得的聚合物纺制成的化学纤维。 4 双侧结构

也称双边结构,在卷曲的细羊毛中皮质层中,存在着两种结构和性能不同的正皮质细胞和偏皮质细胞,正皮质细胞位于卷曲波峰侧,偏皮质细胞位于波谷侧,这种结构特征使其具有卷曲性。 5 品质支数

是纺织纤维的长度指标,用来确定纺纱工艺参数。不同测试方法得出的品质长度不同,目前主要是指用罗拉式长度分析仪测得的比主体长度长的那一部分纤维的重量加权平均长度。 6 吸湿平衡

纤维在单位时间内吸收的水分和放出水分在数量上接近相等,这种现象称之。 7 蠕变:纺织材料在一定外力作用下,变形随时间变化而增加的现象。 8 极限氧指数

纤维点燃后,在氧、氮大气里维持燃烧所需要的最低含氧量体积百分数。 9 手感:织物的某种物理机械性能通过人手的触感所引起的综合反映。 10 织物的强力利用系数

织物某一方向的拉伸强力与该方向各根纱线强力之和的比值 二 填空(本题共30个空,每空1分,满分共30分。) 1棉纤维的生长过程分为增长期和加厚期。

2蚕丝的主要组成物质是蛋白质、麻纤维的主要组成物质为纤维素 。 3根据长度和细度,棉纤维分为长绒 棉、细绒棉和 粗绒 棉。

4纤维在标准状态下的平衡回潮率为标准回潮率、为了贸易方便而统一规定的回潮率称为公定回潮率。

5在常用的化学纤维中,吸湿性最好的纤维是 粘胶 、吸湿性最好的合成纤维是 维纶 、最不容易燃烧的纤维是 氯纶 、热定型性最好的纤维是 涤纶 。 6 纺织纤维的内部结构一般分为原纤结构、聚集态结构和大分子结构。 7 纤维大分子之间的结合力主要包括范德华力、氢键、盐式键 。

8纺纱过程中,纤维会发生内外转移,细的纤维向内层转移、短的纤维向外转移。 9 机织物的三原组织是指 平稳组织、斜纹组织、缎纹组织 。

10 针织物的线圈长度与纱线直径的比值称为 未充满系数,5cm内的线圈纵行数称为 纵密,25cm2内的线圈数称为 总密度 。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