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核射阳风电场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专项方案
? 在浇筑混凝土前,应清扫基坑,清除模板和钢筋上的垃圾、泥土和油污等杂物,模板浇水加以湿润。
? 混凝土可先一次浇筑至底板上部,高出底板部分的梁、中墩应分层浇筑,每层浇筑高度不宜超过300mm,上下两层混凝土浇筑时间不得大于下层混凝土初凝时间前1小时。浇筑顶层混凝土时,厚度不得小于300mm。 ? 混凝土浇筑时,应注意防止混凝土的分层离析,混凝土自由倾落不应超过2m,否则采用串筒、斜槽、溜管等下料。混凝土下料点距不得超过1.5m,下料应均匀。
? 在浇筑过程中,砼振捣是一个重要环节,一定要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因基础厚度较大,为保证下层浇筑时振捣密实,浇筑人员应进入钢筋笼内进行振捣。单台风机振捣棒不少于4个,振捣间距在无钢筋处60cm,有钢筋处40cm,振捣器必须插入下层混凝土10cm以上。严禁振捣器仅在混凝土表面振捣,严禁振捣器直接碰撞模板、钢筋及预埋件。在预埋件周围及基础环底部,应细心振捣以排出气体,必要时采用人工捣固密实。振捣时应做到快插慢拨,快插是为了防止上层砼振实后而下层砼内气泡无法排出,慢拨是为了能使砼能填满棒所造成的空洞。在振捣过程中,振捣棒略上下抽动,使砼振捣密实,插点要均匀,插点之间距离控制在300~400mm,离开模板距离为20cm。采用单一的行列形式,不要与交错式混用,以免漏振,振捣点时间要掌握好,不要过长,也不要过短,一般控制在20~30s之间,直至砼表面泛浆,不出现气泡,砼不再下沉为止。振捣过程中,避免触及钢筋、模板,以免发生移位、跑模现象。
? 除了钢筋稠密处,采用斜向振捣外,其它部位均采用垂直振捣,振捣点的距离为300~400mm,插点距模板不大于200mm。
? 泵送开始时泵管内的水及稀砂浆泵入吊斗内吊至坑上处理,其余减石砂浆由端部软管均匀分布在浇筑工作面上,防止过厚的砂浆堆积。
? 在浇筑过程中正确控制间歇时间,上层砼应在下层砼初凝之前浇筑完毕, 并在振捣上层砼时,振捣棒插入下层5cm,使上下层砼之间更好的结合。 ? 为保证插入精度,在距振捣棒端部65cm处捆绑红色皮筋作为深度标记。 ? 底板砼表层进行二次振捣,以确保砼表面密实度。待第一遍砼振捣完成20-30min并已浇筑出一定面积后,在砼初凝前再进行第二次振捣 。
9
中广核射阳风电场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专项方案
? 砼表面用木抹子拍实搓压后,再用铁抹子压光,保证表面的密实度和光洁度,减缓砼表面失水速度,防止表面龟裂。表面压光后稍待收水后,及时覆盖塑料薄膜养护。 4.1.5混凝土的养护
? 风机基础成型后,为避免基础混凝土内外温差不超过25℃,砼养护采用蓄热保温法养护从结构外部进行控制。砼终凝前在压光后表面用铁抹子反复压实,用一层塑料薄膜和两层草包覆盖,塑料薄膜及草包之间相互搭接200mm,以减少水分的散发。对边缘、棱角部位的保温厚度应增加到面部位的2倍,以此降低底板表面与大气温差,避免由于温差过大而造成的温度裂缝。7天后除去塑料薄膜,再重新盖上草包,避免太阳暴晒。基坑采取明沟排水措施,防止影响混凝土质量。保温法的原理是利用初始温度加上水泥水化热的温升,在缓慢的散热过程中,使砼获得必要的强度。 ? 保温层在砼达到砼强度标准值的30%后、内外温差及表面与大气最低温差均小于20℃时,方可拆除,并保证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14天后可回填覆土。 ? 混凝土拆模后,其表面不得留有非设计需要的螺栓、拉杆、铁钉等铁件,若施工需要而外露的铁件均应将外露铁件沿混凝土面割除,然后抹环氧砂浆覆盖。
? 本工程风机基础为八角形筏板基础,考虑基础中墩位置混凝土内、表水化热温差过大,当采用蓄热保温法的情况下,测温温差仍超过25℃时,采用冷却水注入预埋的电缆埋管中,从结构物的内部进行温度控制。 ? 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不应有严重缺陷。对已经出现的严重缺陷,应由施工
单位提出技术处理方案,并经监理(建设)单位认可后进行处理,对经处理的部位,应重新检查验收。
? 现浇结构不应有影响结构性能和使用功能的尺寸偏差。混凝土设备基础不
应有影响结构性能和设备安装的尺寸偏差。对超过尺寸允许偏差且影响结构性能和安装、使用功能的部位,应由施工单位提出技术处理方案,并经监理(建设)单位认可后进行处理,对经处理的部位,应重新检查验收。 4.1.6测温
? 每块风机基础设置4个测温孔,一个位于主梁梁侧,一个位于基础环内,
10
中广核射阳风电场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专项方案
另两个等间距位于基础斜坡上,采用Φ25mmPVC管预埋,预埋混凝土内一头用透明胶封堵。测温孔位置分别设在主梁梁侧离基础边线4.45m标高为相对标高1.35m,埋深0.5m。中墩表面向下10cm,中墩底面向上10cm和中墩中心位置,埋深3.5m。 测温使用温度计进行测量。
测温孔布置图
? 测温记录要持续14天,具体测温读数时间如下:
底板混凝土施工测温项目和次数
测温项目 前3天 后4天 最后7天 测温次数 每2h测一次 每4h测一次 每6h测一次 ? 温度监测:根据设置的测温孔,进行观察和记录水泥水化过程中基础砼的余热。应对基础混凝土里表温差、降温速率及环境温度进行现场监测,满足《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 50496-2009)中的要求,测温控制指标: 1、在入模温度基础上的温升值不宜大于50℃; 2、里表温差不宜大于25℃; 3、表面与大气的温差不宜大于20℃;
4、基础在混凝土固化的过程中,任何部分的温度都不能超过70℃。 根据所记录的数据,控制混凝土内部温度,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11
中广核射阳风电场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专项方案
4.1.7试验
结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取样与试件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拌制100 盘且不超过100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2、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3、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0 m3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 m3,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4、每一楼层、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5、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及试件强度试验报告。 混凝土试块制作:
? 底板大体积砼每100m3制作一组抗压试块,抗压试块尺寸100×100×100mm,一组3块,养护条件20±3℃,相对湿度90%以上,养护龄期28天, ? 同条件试块的组数取3组,3组标养试块。
? (结构实体检验)凡承重结构部位留置同条件砼试块的逐日累计养护温度需达到600℃,龄期界于14d时-60d时,当气温在零度以下时的龄期不计入养护龄期。
4.2防止基础底板开裂的措施 4.2.1原材料方面采取的措施
? 本工程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P.042.5,同时在混凝土中掺入粉煤灰,密实度增加,收缩变形有所减少,泌水量下降,坍落度损失减少。由此会取得降低水灰比,减少水泥浆量,延缓水化热峰值的出现,降低温度峰值,收缩变形也有所降低。
? 混凝土搅拌站原材料称量装置要严格、准确,确保混凝土的质量。砂石的含泥量对于砼的抗拉强度与收缩影响较大,要严格控制在2%以内。砂石骨料的粒径要尽量大些,以达到减少收缩的目的;当水灰比不变时,水和水泥的用量对于收缩有显著影响,因此,在保证可泵性和水灰比一定的条件
12
中广核射阳风电场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专项方案
下,要尽量降低水泥浆量;砂率过高意味着细骨料多,粗骨料少,为了减少收缩的作用,避免产生裂缝,要尽可能降低砂石的吸水率。
? 砼搅拌运输车装料前应把筒内积水排清,运输途中搅拌罐以1-3γ/min速度进行搅拌防止离析,搅拌车到达施工现场卸料前应使搅拌罐以8-12γ/min转1-2 min,然后再进行反转卸料。
? 采用缓凝剂,可以延长水化热释放的时间,降低水化热峰值,这样可以减少平均温差,避免出现温差裂缝。
? 若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裂缝宽度大于0.2mm),应沿裂缝涂纯环氧树脂若干道,以填满裂缝为宜。 4.2.2施工方面采取的措施
? 控制混凝土出罐温度和浇筑温度。为了减少结构物的内表温差,控制砼内部温度与外界温度之差不大于25℃,夏季施工混凝土搅拌可适当加入冰块,以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从而降低最高温。为防止混凝土浇筑时产生裂缝,应严格进行混凝土温度控制。要求7~9月份混凝土入仓温度不大于25℃,5、6、10月份混凝土入仓温度不大于20℃。夏季浇筑时,应采取骨料预冷、散装水泥冷却、加冷却水或加冰拌和等措施。
? 采用分段分层浇筑,混凝土采用自然流淌分层浇筑,分层厚度为300mm左右。在上层混凝土浇筑前,使其尽可能多的热量散发,降低混凝土的温升值,缩小混凝土内外温差及温度应力。 4.2.3混凝土泌水处理和表面处理
? 混凝土在浇筑、振捣过程中,上涌的泌水和浮浆沿混凝土面排走,以提高混凝土质量,减少表面裂缝。浇筑混凝土的收头处理也是减少表面裂缝的重要措施,因此,在混凝土浇筑后,先初步按标高用长刮尺刮平,在初凝前用平板振动器碾压数遍,表面压光。
? 由于泵送混凝土表面的水泥浆较厚,在混凝土浇筑到顶面后,及时把水泥浆赶走,初步按标高刮平,用木抹子反复搓平压实,使混凝土硬化过程初期产生的收缩裂缝在塑性阶段就予以封闭填补,以防止混凝土表面龟裂。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