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法教学大纲设计

实用文档

《国际经济法》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国际经济法

课程代码:01029320 课程负责人:罗世荣 二、学时和学分:32学时,2学分 三、课程性质:必修课程 四、适用专业:法学专业 五、使用教材:

余劲松、吴志攀编:《国际经济法》(第三版),大学2014年版。 六、参考书目:

1、王传丽编,《国际经济法》,中国人民大学,2011年版。 2、吴益民编:《国际经济法》,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版。

3、(日)中川淳司、清水章雄著:《国际经济法》,大学2007年版。 4、曾华群著:《国际经济新秩序与国际经济法新发展》,法律2009年版。 5、立余著:《国际经济法练习题集》(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2009版。 6、韦经建著:《国际经济法案例教程》(第二版),中国法制2011年版。 参考法规及国际公约、惯例: 1、《中华人民国对外贸易法》

2、《1980年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 4、《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 5、《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 6、《海牙规则》 7、《维斯比规则》 8、《汉堡规则》 9、《华沙公约》 10、《蒙特利尔公约》 11、《跟单信用证统一管理》 12、《托收统一规则》 13、《服务贸易总协定》 14、《关税及贸易总协定》 15、《多边投资担保机构公约》

七、开课单位:人文学院 八、课程的目的和任务:

国际经济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旨在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一门新兴的法学学科,涉及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和各国民商法等法律部门。国际经济法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法学学科。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学习与研究国际经济法,首先要理解和掌握国际经济法的基本理论,其次就是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了解国际经济立法与实践,特别是我国涉外经济立法与实践中所涉及的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国际金融、国际税收和国际贸易争议解决中的各种法律问题。

在教学中尽可能地理论联系实际,用国际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分析现实中存在的法律问题与现象,充分调动学生观察与思考的积极性,努力培养其以法学的思维模式和角色意识解决实务问题的能力。通过教学,力求使学生掌握国际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科学的研究方法,提高其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九、课程的基本要求:

1. 要全面、系统、准确讲述它的基本理论和各个领域具体的法律原则、制度和规则,并且在讲述中要联系有关案例和我国的实践,使之既符合学科的原貌,又易于理解和接受.

大全

实用文档

2、采用案例教学的方法。国际经济法学实践性很强,教学过程中,在全面、系统、准确地阐述国际经济法基本原理的同时,要配合以古今中外的案例,特别是我国的案例,这样,在忠实国际经济法学理论的基础上,又做到了通俗易懂。

3、日常的讲授应着重于重点的归纳、难点的剖析。建议作业以综合练习和案例分析的形式为主。

4、重视基础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学生要最终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必须以掌握国际经济法基本概念、基本知识点、国国际法的基本规定为前提。对于初学者来说,要注重记忆和理解两个环节,边阅读、边记忆、边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增强记忆,在记忆的基础上加深理解。

5、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在学习过程中,重视教学案例对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的作用。在实践中要灵活应用已经掌握的国际私法理论和知识解决具体问题,并在实践中逐步加深对问题的理解,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 十、课程主要容:

第一章 国际经济法概述

教学要点:

本章教学目的在于通过教学使学生对国际经济法律关系形成初步认识,对这门学科有一个整体印象,并掌握国际经济法的基本概念性问题。本章重点容为国际经济法的概念和基本特征,并掌握其渊源;难点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容:

第一节 国际经济法概念及体系 一、有关学说

(一)国际经济法是国际公法的分支 (二)国际经济法是独立法律部门 二、国际经济法的概念与特征 (一)国际经济法的对象 (二)国际经济法的围 (三)国际经济法的特征 第二节 国际经济法的历史发展 一、早期国际商事法律规的发展 二、国际经济法产生的基础

三、国际经济法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第三节 国际经济法的渊源 一、国际经济条约 二、国际惯例 三、联大规性决议 四、国立法

五、其他辅助性渊源 (一)判例 (二)学说

第四节 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一、国家经济主权原则 二、公平互利原则

三、国际合作以谋求发展原则

大全

实用文档

第五节 国际经济法及其研究方法 一、国际经济法是一门独立法律学科 二、国际经济法研究方法 (一)理论联系实际方法 (二)结合与比较的方法

(三)法律与经济分析相结合的跨学科研究方法 考核要求:

1、 国际经济法概念及体系

1.1 国际经济法的概念与特征(识记 ) 1.2 国际经济法的历史发展

1.2.1 早期国际商事法律规的发展(识记) 1.2.2 国际经济法产生的基础(领会)

1.2.3 国际经济法的形成与发展过程(领会) 2、 国际经济法的渊源(识记) 3、 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3.1 国家经济主权原则(应用) 3.2 公平互利原则(应用)

3.3 国际合作以谋求发展原则(应用) 4、 国际经济法及其研究方法(领会)

第二章 国际经济法的主体

教学要点:

本章教学目的在于通过教学使学生全面了解国际经济法主体。本章重点容为国际经济组织,特别是世界贸易组织的相关知识要点,难点为国家及其财产的豁免问题,WTO与GATT的区别。 教学时数: 2 学时

教学容: 第一节 概述 一、自然人

(一)自然人作为国际经济法主体的资格 (二)自然人的身份与地位 二、法人

(一)法人作为国际经济法主体的资格 (二)法人的国籍与地位 三、国家

(一)国家作为国际经济法主体的资格 (二)国家及其财产豁免问题 (三)国家行为原则 第二节 跨国公司

一、跨国公司的概念与特征 (一)跨国性

(二)战略的全球性和管理的集中性 (三)公司部的相互联系性 二、跨国公司的法律地位

(一)跨国公司在国法上的地位 (二)跨国公司在国际法律地位

大全

实用文档

三、跨国公司母公司对其子公司的债务责任 (一)问题提出

(二)各国态度和对策 (三)母公司责任的根据 四、对跨国公司的国际管制

(一)跨国公司与有关国家的矛盾和冲突 (二)管辖冲突及其解决。 第三节 国际经济组织

一、国际经济组织作为国际经济法主体的资格 (一)国际经济组织的法律人格 (二)国际经济组织的特权与豁免 (三)公司部的相互联系性 二、几种主要的国际经济组织 (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二)世界银行集团 (三)世界贸易组织 第四节 世界贸易组织 一、WTO 的产生背景

二、WTO与GATT法律制度区别和联系 (一)区别

1 确立及适用的法律依据不同 2 适用的力度不同 3 法律框架结构不同 4 调整围不同 (二) 联系 三、组织宗旨 四、组织成员 五、职责 (一)调整围 (二)职责要求 六、法律框架 (一)WTO协定 (二)法律体系

(三)WTO规则间相互关系 七、机构设置

(一)最高决策机构 (二)常设权力机构 (三)理事会 (四)委员会 (五)下属机构

(六)WTO秘书处和总干事 八、WTO决策程序 九、贸易政策审查机制 十、争端解决机制

(一)争端解决制度的建立 (二)目的和适用围

大全

实用文档

(三)解决争端的类型 (四)审案机构和职责 (五)争端解决程序

十一、中国和世界贸易组织 考核要求:

1、国际经济法主体的概念和特征(识记) 2、跨国公司在国际经济法中的地位和作用(领会) 3、国际经济组织在国际经济法中的地位和作用(领会) 4、国家在在国际经济法中的地位和作用(应用)

第三章 国际贸易法概论

教学要点:

国际贸易法是一门古老的法学学科,并且不断发展。其调整围由原来的商事交易规扩大到贸易管理规,从性质上已不再限于私法;由货物买卖扩大到技术贸易、服务贸易。掌握国际贸易法的概念、调整围、渊源和发展 教学时数: 2 学时

教学容:

第一节 国际贸易法的概念、调整围、渊源和发展 (一)国际贸易法的概念 (二)国际贸易法的调整围 (三)国际贸易法的渊源和发展 第二节 施米托夫与国际贸易法学 考核要求:

1、国际贸易法的概念(识记) 2、国际贸易法的调整围和体系(领会)

3、施米托夫与国际贸易法学、国际贸易法的原则(领会)

第四章 国际货物贸易法

教学要点:

国际货物贸易法是国际贸易法的重要的、传统的组成部分。调整国际货物买卖的法律,包括国际条约、国际惯例和国法。国际惯例作为国际贸易法的渊源在国际货物买卖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是国际货物买卖的基础,其特征、成立、基本条款以及对合同的解释,是应了解的基本要素。本章教学目的在于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国际货物贸易的基本制度。本章重点容为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要约和承诺,买方和卖方的义务中的担保义务,违反合同的补救方法;难点为货物所有权和风险转移。 教学时数: 4 学时

教学容:

第一节 国际货物买卖的法律 一、国际货物买卖的国际公约 (一)国际货物买卖统一公约

(二)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 二、国际货物买卖的国际商业惯例 三、国际货物买卖的国立法 第二节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

大全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