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山鬼》人教四年制

九年级语文《山鬼》人教四年制

【同步教育信息】

一. 本周教学内容 《山鬼》

二. 本周教学目标

1. 分作若干层次进行朗读练习,培养读楚辞的语感。 2. 理解课文的含义和作者的情感。

三. 教学重点、难点

以诵读为主,要求读得熟练、顺畅,从感性上认识楚辞体式的特点。

四. 教学内容 (一)作者简介

屈原(约公元前339—约前278),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20世纪,曾被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而受到广泛纪念。

《屈原列传》说屈原名平,字原。而《离骚》中则自称名正则,字灵均,这是前者的转写化名。“正则”与“灵均”是平和原二字的引申义。

屈原的政治活动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重要政治家。他的一生在激烈复杂的政治斗争中度过。了解他的政治活动经历,是研究屈原思想和文学成就的重要前提。

(二)段落分析

第一节主要从各方面描绘了山鬼的美好。

第二节写山鬼在约定处焦急等待爱人的情景,见出她温柔、痴情的性格。

第三节写总也不见爱人到来,山鬼开始心生疑惧,随着希望彻底落空,山鬼对爱人不禁有所怨愤。

(三)主题理解

《山鬼》采用山鬼内心独白的方式,塑造了一位美丽、率真、痴情的少女形象。全诗有着简单的情节:女主人公跟她的情人约定某天在一个地方相会,尽管道路艰难,她还是满怀喜悦地赶到了,可是她的情人却没有如约前来;风雨来了,她痴心地等待着情人,忘记了回家,但情人终于没有来;天色晚了,她回到住所,在风雨交加、猿狖齐鸣中,倍感伤心、哀怨。

(四)写作特色

这首诗中诗人善于借助景物描写来烘托、渲染女主人公的情感变化,这在第二、三节中表现得尤其明显。第二节中,看到爱人并没有如约前来,山鬼愉快的心情蒙上了阴影,而天气也是“杳冥冥兮羌昼晦,东风飘兮神灵雨”;第三节,在爱人终于不至,山鬼无限伤心、哀怨之时,风雨也更猛烈起来,并夹杂着猿狖的哀鸣。

【例题及分析】

汉五年,已杀项羽,而皇帝位,论功行封,群臣争功,岁余不决,上以何功最盛,先封为爵侯,食邑八千户。功臣皆曰:“臣等身披坚执兵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合功城略地大小各有差今肖何未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居臣等上何也”?上曰:“诸君知猎乎?”

曰:“知之。”“知猎狗乎?”曰“知之”。上曰“夫猎,追杀兽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徒能走得兽;功狗也;至于肖何,发踪指示,功人也。且诸君独以身从我,多有三两人;肖何举宗数十人皆随我,功不可忘也!”群臣后皆莫敢言。 1. 用“|”给文中无标点部断句。 2. 解释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 岁余不决( ) ..

② 臣等身披坚执兵( ) .③ 徒持文墨( ) .④ 顾君臣等上( ) .⑤ 徒能走得兽( ) .⑥ 功狗也( ) ..

3. 刘邦为了说服群臣,举了怎样的例子来说明道理? 4. 本文塑造了刘邦怎样的形象特点?

答案:

1. 功臣皆曰:“臣等身披坚执兵 | 多者百余战 | 少者数十合 | 功城略地 | 大小各有差 | 今肖何未有汗马之劳 | 徒持文墨议论 | 不战|顾居臣等上 | 何也”?上曰:“诸君知猎乎?”(析:根据文意划分) 2.

① 一年多 ② 亲自 ③ 仅仅 ④ 反而 ⑤ 跑 ⑥ 是狗的功劳 (析:根据上下文意) 3. 打猎

4. 开明的君主(析:根据刘邦的语言行动总结刘邦的形象特点)

【模拟试题】

一. 填空

《山鬼》选自《 》作者 ,名 ,字 , 时期 人。 楚辞是 时期兴起于 的一种新诗体。

二. 把句子补充完整并解释

1.( )薜荔兮( )女罗: 2. 既( )兮又宜笑:

3. 余不见( )兮终不见天: 4.( )( )兮羌昼晦: 5. 思公子兮徒( )忧: 6. 石( )兮葛( ):

三. 古文阅读

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头。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闻之,追杀此使。

1. 魏武为什么让崔秀珪代替自己?

答: 2. 后来为什么要追杀匈奴使节?

答: 3. 这件事表现了曹操的什么性格特征?

答: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