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生文明行为养成教育实践实施计划

“农村小学生文明行为养成教育实践研究”

实 施 计 划

双龙小学课题组

“农村小学生文明行为养成教育实践研究”课题,是我校申报的县级课题。

一、课题的提出 1.学生文明行为缺失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从小独自拥有食物、玩具、空间,拥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爱,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没有去关爱别人、为别人服务的意识,也不会去思考自己的行为是否文明。于是凡事“以自我为中心”“自私霸气”等现象严重。学生文明行为缺失现象严重:得到别人帮助时,没有一句由衷的“谢谢”;给别人带来不便和打扰时,没有一声真诚的“对不起”;出门乘车疯狂占位,没有主动让座的意识;别人发言时,没有认真倾听的习惯;看见打架斗殴事件时,没有上前制止的想法;随口说出脏话时,没有不好意思的感觉……甚至文明行为包含哪些内容都不太清楚。

案例1:2007级2班有个学生叫小红。大家对他的印象就是“出口成脏”,他基本上每说一句话就带着一个“脏”字,大家都不喜欢他。可他自己没有觉得有什么,因为已经习惯了。他说:“爸爸妈妈都是这样说话的,我已经习惯了。”

案例2:小挺是班上一个挺聪明的孩子,他个子高,长得也壮实,学习成绩不错,再加上家就是街上的。所以,他自身觉得挺有优越感的,常常嘲笑别人。有时嘲笑别人矮;有时嘲笑别人成绩差;有时嘲笑别人家里穷……总之,常常都会有孩子告他的状,他和同学们的关系也挺紧张,大家都不怎么喜欢他。

案例3:小林是一名很调皮的学生,他个子比较高,在班上都是那种别人都惹不起的刺头,老是欺负别人。班上有什么事情他从来都不关心,觉得什么事情都与他无关,他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甚至有的时候还和别班的孩子一起欺负本班的同学。

案例4:小刚,小学五年级学生。上课时经常晃动椅子影响周围的同学,时不时在课堂上打打“太极拳”。回答问题要么答非所问,要么连问题都没听清楚。课余活动爱搞“恶作剧”,

做作业时,经常拖拉……特别是总爱乱拿别人钱物,甚至去超市拿东西。有一次,拿走班级水费170.00元,另一次拿走客人钱包里的50元,而且在证据确凿的情况下拒不承认。老师、家长为此感到头疼。

……

附:学生行为调查问卷表

双龙小学校“农村小学生文明行为养成教育实践研究”

学生调查问卷统计表(研究初期)

年 级 低、中、高段 参与人数 58人 统计人张兴芝 发放问卷数 58份 回收问卷数 58份 回收率 100

题型 1.下面属于文明行为的是 2.你经常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吗? 3.你周围的同学有无说脏话现象? 4.你们学校是否有打架斗殴现象? 5.你听到或看到不文明行为时,心里的感觉是 6.你们班围绕“做一个文明的孩子”开展过活动吗? 7.你认为“文明行为”包括那些内容? 知道一些的 48人,占83% 什么都不知道的 10人,占18% 喜欢看课外书 47人,占81% 经常 30人,占52% 有 14人,占25% 常常有 6人,占11% 不喜欢 29人,占50% 经常开展 27人,占47% 选择统计情况 车上让座 11人,占19%. 偶尔 24人,占42% 没有 19人,占33% 偶尔有 37人,占64% 很厌恶 26人,占45% 偶尔开展 27人,占47% 没有 4人,占7% 偶尔有 25人,占44% 无 15人,占58% 无所谓 3人,占6% 没有开展 4人,占7% 2.学校教育现状

我校教育教学工作坚持以德治校,强抓学生的养成教育。但是,因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都偏重于学习习惯和纪律习惯的培养(只要学生守纪律、成绩好,就“一好百好”,就是“乖娃娃”)。部分教师平时与家长交流的也常常是关于学习纪律方面的话题(如:孩子没有交家庭作业,上课不专心,作业书写不认真,单元检测成绩差等)完全缺失文明行为习惯的探讨。学校在如何培养学生良好文明行为习惯方面也存在制度不太健全,措施力度不够的问题。在学生与家长的问卷调查中惊人地发现:50%的班级没有开展过有关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方面的班队活动;20%以上的学生语言不文明,说脏话现象严重;25%的学生不知道文明行为包含的内容;10.5%的学生较自私,关心他人意识淡漠……

3.家庭教育现状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行为对孩子的成长会产生极大的影响。而我校的孩子多数来自农村,家长的知识水平偏低,教育观念落后,教育方法严重存在问题:要么溺爱,让孩子从小就在百依百顺的“温柔”中习惯于“朕即真理”;要么粗暴,使孩子在呵斥和棍棒中学会仇视一切“教育”;要么就是放任,孩子在“自由”中疏远了棍棒也疏远了感情。还有少数家长本身胸无大志、趣味低级、言谈粗俗,无形中给孩子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随着离异家庭的增多,外出打工的父母的增多,一些孩子也失去了应有的家庭温暖和教育……于是,班上“霸气十足”的学生自然产生,对老师的教育有抵触情绪的学生也为数不少,漠不关心周围人和事的学生也大有人在……“文明”“文明行为习惯”离孩子们越来越远。

4.素质教育要求及法规要求 (1)素质教育要求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