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9)十年高考政治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9 文化与生活(学生版)

十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2010—2019)政治

专题09 文化与生活

考点1 文化与社会

1.(2019·江苏高考真题)“清早起来什么镜子照?梳一个油头什么花香……”随着一阵清脆明快的京剧曲调声,学生们有板有眼地做起了戏曲课间操。戏曲课间操不仅提升了学生做课间操的兴趣,也成为同学们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窗口。材料说明

A.大众文化的发展可以高雅与通俗并存B.形式多样的文化生活活跃了文化思想 C.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发展并享用文化D.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2.(2019·北京高考真题)“刀把楼、北京结、天梯、鹰飞倒仰……”箭扣长城因其形如“满弓扣箭”得名,城楼和山崖融合在一起,残垣断壁,雄浑苍凉,别有一种深沉之美,是明代长城最险段之一。箭扣长城的修缮不求结构完整,而是保持其残缺状态,开发方式也将区别于其他传统景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①箭扣长城作为长城文化载体,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②“箭扣之美”具有独特性,修缮和开发方案应量身打造

③文化具有继承性,“箭扣之美”来自时间,越古老的文化越有价值 ④文化需要发展,只有旅游开发才能让长城文化“活”起来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2018·T20)近年来,某市发掘传统中医药文化资源,坚持“以药立市”,大力推动现代中医药全国卷Ⅰ·产业发展,现已建有全国规模最大的中药材交易市场,形成了涵盖中药材种植,中药研发、生产、流通,中医药文化传播的现代中医药产业体系。该市大力发展现代中医药产业的文化意义在于 ①创新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基本理念②开创了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新局面 ③推动传统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④促进中医药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2017·浙江高考真题)李克强总理指出,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这意味着

①优秀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②文化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③文化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因素④文化能够在实践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5.(2016·浙江高考真题)“一箭多星”技术的发明和运用,降低了卫星发射成本,提高了相关产业的经济效益。这说明

A.文化决定经济的发展B.文化对社会发展起积极作用

C.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很重要D.在经济总体格局中,文化产业的作用很突出

6.(2015·四川高考真题)短短几年间,M创新科技有限公司从仅有几个合伙人的公司发展成为全球民用小型无人机的领航者。该公司成功的重要原因,在于它专注于产品的态度,在于它“积极尽志,求真品诚”的企业精神。这说明

A.优秀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起决定作用B.打造优秀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目的 C.科技进步是企业文化创新的重要动力D.优秀企业文化能有效提升企业竞争力

7.(2014·山东高考真题)《大道鲁商》是一部跨越人文和经济两个领域的文献纪录片,全景式地展示了鲁商从古到今诚实守信、仁义和气、胸怀天下的优秀品质,揭示了鲁商成功背后的文化内核。这反映了 A.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B.商业贸易促进文化发展

C.文化对经济发展起推动作用D.鲁商文化是齐鲁文化的全方位展示

8.(2013·江苏高考真题)韩国某外交官说:“如果外国人对韩国歌手有更多的关注,逐渐地他们就会喜欢上韩国....如果他们喜欢韩国,他们就会购买更多的韩国产品。这就是我们试图推广的。”这启示我们 ①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 ②文化生产力对现代经济起决定作用 ③必须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④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2012·海南高考真题)3000多年前,黎族人民横渡琼州海峡来到海南,他们在这方热土繁衍生息,创造了璀璨的文化:华美绝伦的黎族织锦,造型独特的般形层,用牛角、竹子、椰壳等制作乐器……其中,钻木取火、低温制陶、黎族民歌、黎族织锦等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此可见,黎族文化 ①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具有悠久的历史,是黎族人民长期社会实践的产物 ③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其性质是由海南地理环境决定的 ④具有强大生命力,是促进海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2011·福建高考真题)一切受人民欢迎、对人民有深刻影响的艺术作品,从本质上说,都必须既反映人民精神世界又引领人民精神生活,都必须在人民的伟大中获得艺术的伟大。可见,优秀的文化

A.彰显时代的精神,创造时代的未来 C.源于时代的实践,引导时代的发展

B.反映时代的潮流,决定时代的走向 D.源于时代的智慧,推动时代的前进

11.(2011·江苏高考真题)某些发达国家借助跨国公司,通过向世界各国输出产品、以产品为载体的文化和附加条件的科技等手段,在全球推行“软征服”,以达到影响或改变其他国家国民价值观的目的。该材料告诉我们

①文化与经济、政政是相互交融的②世界多极化发展充满了矛盾斗争

③必须警惕国际交往中的文化霸权主义④跨国公司促进了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流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2012·广东高考真题)广东某县依托葛洪等历史名人的文化遗产,致力于挖掘当地独特的中医药文化和宗教文化,力塑文化旅游品牌。该县的这一做法是基于

①文化独特性是区域文化发展的基础②经济与文化的发展是同步的 ③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④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3.(2019·T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全国卷Ⅰ·

走进北京市西胡林村、天津市六街村等传统村落,我们能够欣赏风格独特的民居建筑、丰富多样的村镇空间格局,品味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俚语方言、家风家训、乡约乡规、民情风俗,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化韵味。传统村落承载着绚丽多彩的农耕文化,寄托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情感记忆和绵远乡愁,是我国乡村历史、文化、自然遗产的“活化石”。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村落衰落、消失的现象时有发生。例如:不少传统村落因缺少产业支撑,医疗、文化、教育等公共服务不能满足现代生活需要,导致人口流失严重,甚至出现“空心化”;古民居、古建筑得不到及时修缮和维护,自然毁损严重;传统工匠越来越少,传统建筑工艺、传统艺术日渐失传;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无视传统村落的自然、历史、文化等个性化特征而盲目拆旧建新、拆真建假,对传统建筑、历史风貌造成破坏性影响,导致“千村一面”。

保护、传承和利用好传统村落,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增强中华文化自信的内在要求。2012年以来,我国大部分传统村落已被列为保护对象。(注:传统村落是指拥有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的村落。)

(1)有人说:“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传统村落必然走向消亡。”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评析。 (2)保护、传承和利用传统村落需要增强人们的文化自觉意识。结合材料,运用意识能动作用原理对此加以说明。

(3)结合材料,就保护和利用传统村落提出三条建议。

14.(2018·浙江高考真题)小煤矿关闭后,马家村部分村民逐渐返贫,赌博、酗酒等不良现象死灰复燃。为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