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度全国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试卷
专业工程管理与实务(市政公用)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40分)
1、填方路基应事先找平,当地面坡度陡于( )时,需修成台阶形式。 A . 1 :10 B . 1:5 C. 1:7 D. 1:8
2、 城市主干路、快速路的上、中面层沥青混合料需要通过( )试验来检验抗车辙能力,指标是动稳定度。
A .马歇尔 B . 高温车辙 C.抗压强度 D. 弯拉
3、用网喷混凝土加固基坑壁施工时,应优先选用硅酸盐或普通硅酸盐水泥,也可选用矿渣或火山灰硅酸盐水泥,水泥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Pa.
A . 42.5 B . 27.5 C. 32.5 D. 35.5
4、沉入混凝土桩时,要求混凝土达到100%设计强度并具有( )龄期。 A .14d B .21d C.28d D. 36d
5、吊装或移运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或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时,当吊绳与构件的交角大于( )时,可不设吊架或扁担。
A .30度 B . 40度 C.50度 D. 60度
6、喷锚暗挖法施工中监控量测的初始读数,应在开挖循环施工的24小时内,并在下一循环开始前取得,测点距开挖面不得大于( )。 A . 1.5m B . 3m C. 2m D. 5m
7、采用顶管法施工中的手工掘进时,工具管进人土层过程中,要求每顶进( )测量不少于一次,纠偏时增加测量次数。 A . 0.5m B . 0.3m C. 1.0m D. 1.5m
8、热力管道穿过楼板处应安装套管。套管应高出地面( )mm.。 A .20 B .30 C.40 D. 50
9、对接热力管道管口时,应检查管道平直度,在距接口中心200mm处测量,允许偏差( )mm.
A .1 B .2 C.3 D. 4
10、用新奥法原理施工隧道的常用方法大致分为( )三大类及若干变化方案。
A .矿山法、盾构法、暗挖法 B . 明开法、钻爆法、定向钻进法 C.全断面法、台阶法、分部开挖法 D. 盖挖法、导洞法、蘑菇法 11、低压地下燃气管道与直埋热力管的水平净距不得小于( )。 A . 0.5m B . 1.0m C.1.2m D. 1.5m 12、小导管注浆,浆液宜采用( )。
A . 石灰砂浆 B . 混合砂浆 C.环氧砂浆 D. 水泥浆或水泥砂浆 13、厂站工程施工中,面状基坑,降水井的布置方式宜( ),当面状基坑很小时可考虑单个降水井。
A .采用单排或双排 B . 在基坑外缘一侧或两侧 C.在基坑外缘呈封闭状 D. 设在基坑端部
14、有顶板的预制安装水池,浇筑板缝混凝土,应在当日( )进行。 A . 平均气温下 B . 最低气温时 C.气温最高时 D. 任何时候 15、埋地排水用硬聚氯乙烯双壁波纹管,管道安装完毕检查合格后,做闭水检验时,向管道内充水并应保持( )。
A .下游管内顶以上2m水头压力 B.上游管内顶以上2m水头压力 C.本管段管内2m以上水头压力 D.上游管外顶以上1m水头压力 16、按热力管网系统的形式来说,一次补充水量大,直接消耗一次热媒,但中间设备少的是( )。
A . 闭式系统 B . 开式系统 C. 蒸气系统 D. 凝水系统 17、燃气管道的阀门安装前应做( )试验,不渗漏为合格,不合格者不得安装。
A . 强度 B . 气密性 C.材质 D. 耐腐蚀 18、( )施工技术是垃圾填埋场泥质防水技术的核心。
A . 选择原材料配合比 B . 严格控制压实度
C. 掺加膨润土的拌合土层 D. 分层压实
19、常用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有换填法、( )、排水固结法等,选用时考虑安全可靠,造价、工期、技术等问题。
A . 挤密法 B . 强夯法 C. 堆载预压法 D. 隔离层法 20、盾构正面稳定的效果将直接影响( )。
A . 掘进速度 B . 地层变形 C.土包内平衡压力值 D. 推力
21、地下水对混凝土会发生溶出性侵蚀,通过反应带走( )而损害混凝土。
A . CaO B . Ca(HCO3)2 C. CaCO3 D. Ca(OH)2 22、地表水作为饮用水源时,给水处理中主要的去除对象是( )。 A . 金属离子 B . 病原菌和细菌 C.悬浮物和胶体物质 D. 有机物和铁、猛
23、城市污水处理厂典型的工艺流程是( )。
A.污水→格栅→沉砂池→二沉池→生物处理池→出水
B.污水→格栅→沉砂池→初沉池→生物处理池→二沉池→出水 C.污水→格栅→混凝→沉淀→过滤→消毒
D.污水→格栅→曝气氧化→混凝沉淀→消毒→出水 24、以下( )属于分包人安全生产责任之一。
A.对本施工现场的安全工作负责 B.对承包项目的安全负责
C.审查分包工程范围内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D.制定并执行分包项目的安全生产制度
25、项目质量计划除体现工序、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及单位工程的过程控制外,还应体现( )。
A . 质量第一的原则 B . 预防为主的原则 C. 从资源投入到工程通过最终检验的全过程控制 D. 质量目标 26、处理合同纠纷时适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