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高考现代文阅读复习教案

高考现代文阅读复习教案

考纲要求

1、 理解:词语 句子(含义)

2 、分析综合:筛选整合信息 分析层次 归纳中心

3、 鉴赏评价:形象 语言 表达技巧 思想内容 观点态度(开放) 引申出三类基本题型 一、理解词句的含义

1、句子有修辞格 2、有关键指代词。

3、在语境中产生的临时义

二、鉴赏评价(手法技巧、思想观点等)

1、修辞类题:

2、句段作用类题(另有段落内部作用) 3、手法、取材类题: 4、思想观点类题

三、信息筛选与整合,层次内容归纳,中心归纳 阅读必需的知识储备

a、表达方式:记叙.说明.议论.抒情.描写

b、表现手法:象征(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

合、侧面描写、想象、联想,对比、类比、烘托,虚实,抑扬,动静等; c、材料安排:主次、详略,以小见大;

d、结构:领起下文、为下文铺垫、定下抒情基调、设置悬念、承上启下、总结点题、照应等;

e、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复、反问等; f、人称变化:第一、二、三人称的变化; g、叙述顺序:倒叙、插叙等。 基本操作(一般性规律)

一、如何读懂文本,迅速把握主旨

题目——开头——结尾(一段或者一二段) 举例1《春天的感知》

开头:“前些天友人从江南为我带来几株兰草,并附上一封短信,信上说,从电视上看,北京正在下雪,而此时的江南,却已经春意浮动,因此,希望通过几株兰草,给我带来春的感觉。”

……

结尾:“由此,我不由深深感谢送我兰草的江南友人,因为这时候我才知道,他送我的,决不仅仅是几棵兰草,也决不仅仅是一种春感觉,而是一个人足以永生珍惜的对春天的感觉。”

举例2《明月清泉自在怀》(贾平凹) 1.思题目:

2.看开头:

“读王维的《山居秋暝》时年龄还小,想象不来“松间明月”的高洁,也不懂得“泉流石上”是什么样。母亲说这是一幅很美很美的风景画,说背熟了就知道意思了。可我虽将诗句背得滚瓜烂熟,其意义依然不懂。什么空山、清泉、鱼舟这些田园风物也只是朦胧,而乡野情致则更模糊了。”

3.品结尾

“‘明月松间照’,照一片娴静淡泊寄寓我无所栖息的灵魂;“清泉是上流”,流一江春水细浪洗我劳累庸碌之身躯。浣女是个好,渔舟也是个好,好的质地在于劳作,在于独立,在于思想——这是物质的创造,更是精神的明月清泉。” 二.把握主旨后,进行鉴赏性阅读

三类基本题型细节分解及答题要求 一、理解词句的含义

1、有修辞的题:注意修辞转换

2、有指代词的题:寻求指代内容以概括。 4、临时义题:往往就近概括归纳。

示例1:“这时的内心纯洁得象白纸,随时等待着思想的浓墨,滴染出幽美的图案”

示例2:“所有这一切,都蕴含在我面前这些兰花苞里”

示例3:杰出的作家迅速地被市场接纳的机会少而又少,偶有接纳的,也不会让他幸福个半死。像我的朋友一样,他们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平静的,市场只是他们的目击物。在物欲横流的世界上,杰出的作家在世界范围内都会是“异类”与“陌生人”,所当一个民族作家寄希望于另一个民族时,常会发生些最无聊最幼稚的事。世界上也许没有比让文学“走向世界”的呼号更可悲可笑的了。文学是心灵的激越和沉寂之物,是一部分人的生命冥思,有许多时候其境界和情致是难以言喻的,又怎么会变成体育赛事那么简便和易于操作?

问题:划线句“可悲”和“可笑”的含义是什么?

自己的作品不能被本民族接纳而寄希望外族,这是可悲的。文学是心灵的激越和沉寂之物,其境界和情致是难以言喻的,沦为商品让人接受,这是可笑的

二、鉴赏评价类题

1、修辞类题:点修辞→修辞作用加内容作用。 2、句段作用类题:

结构作用→内容作用(要兼顾题目)

(段落内部某部分的作用:往往是对比、衬托作用,另外是更好地表现中心句

或者增强感染力或文化含量等) 3.手法、取材类题:

点手法→手法拓展→内容与主旨;取材于……对主旨的作用

示例1:

去年冬天是特别的冷,也显得特别长。…… 九十天看看过尽——我不信了春天!……

我想,“春去了就去了罢!”归途中心里倒也坦然,这坦然中是三分悼惜,七分憎嫌,总之,我不信了春天。

……

看见过幼稚园放学没有?从小小的门里,挤着的跳出涌出使人眼花缭乱的一大群的快乐,活泼,力量,和生命;这一大群跳着涌着的分散在极大的周围,在生的季候里做成了永远的春天!

那在海棠枝上卖力的春,使我当时有同样的感觉。

一春来对于春的憎嫌,这时都消失了,喜悦的仰首,眼前是烂漫的春,骄奢的春,光艳的春,--似乎春在九十日来无数的徘徊瞻顾,百就千拦,只为的是今日在此树枝头,快意恣情的一放!

问题:“我不信了春天”,作者为什么反复这样说?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修辞类)

反复修辞法。反复说 “我不信了春天”突出强调了作者内心对春天迟迟不来的怨望之心。这样欲扬先抑就使下文对一日的春光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更见强烈。。

示例2:

月碎沱江

……

夜里的沱江是安静的,却也在不息地流淌着。倒影在水中的半轮明月,正被水面的波纹分成许小块,闪烁着,荡漾着,缓缓移动着。“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在另一个叫酉水的的河里,月亮该也一样像一群金色的精灵吧,那水边的茶峒的街市还和昔日一样安静吗?

问题:这一段关于水中月亮的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句段作用)

答案:①结构上,承上启下,由上文对凤凰的描写,转入对茶峒的描写。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