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岩等级划分.

3-1-1隧道围岩级别划分与判定

隧道围岩分级就是评定围岩性质、判断隧道围岩稳定性,作为选择隧道位置、支护类型的依据和指导安全施工。

国内外现在的围岩分级方法有定性、定量、定性与定量相结合3种方法,且多以前两种方法为主。定性分级的做法是,在现场对影响岩体质量的诸因素进行定性描述、鉴别、判断,或对主要因素作出评判、打分,有的还引入分量化指标进行综合分级。以定性为主的分级方法,如现行的公路、铁路隧道围岩分级等方法经验的成分较大,有一定人为因素和不确定性,在使用中,往往存在不一致,随勘察人员的认识和经验的差别,对同一围岩作出级别不同的判断。采用定性分级的围岩级别,常常出现与实际差别1~2级的情况。定量分级的做法是根据对岩体性质进行测试的数据或对各参数打分,经计算获得岩体质量指标,并以该指标值进行分级。如国外N.Barton 的Q分级,Z.T.Bieniawsks的地质力学(MRM)分级、Dree的RQD值分级等方法。但由于岩体性质和赋存条件十分复杂,分级时仅用少数参数和某个数学公式难以全面准确地概括所有情况,而且参数测试数量有限,数据的代表性和抽样的代表性均存在一定的局限,实施时难度较大。

影响围岩稳定的因素多种多样,主要是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构造发育情况、承受的荷载(工程荷载和初始应力)、应力变形状态、几何边界条件、水的赋存状态等。这些因素中,岩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和构造发育情况是独立于各种工作类型的,反映出了岩体的基本特性,在岩体的各项物理力学性质中,对稳定性关系最大的是岩石坚硬程度,岩体的构造发育状态、岩体的不连续性、节理化程度所反映的岩体完整性是地质体的又一基本属性。国内外多数围岩分级都将岩石坚硬程度和岩体的完整程度作为岩体基本质量分级的两个基本因素。

1 国标《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围岩分级

1.1围岩分级

围岩级别的划分应根据岩石坚硬性岩体完整性结构面特征地下水和地应力状况等因素综合确定并应符合表1.1规定。

表1.1 围岩分级 围 岩 岩体结级 构 别 主要工程地质特征 构造影响程度,结构面发育情况和组合状态 岩石强度指标 单轴饱和抗压强度 (MPa) I 整体状及层间结合良好的厚层状结构 Ⅱ 同I级围岩结构 构造影响轻微,偶有小断层结构面不发育,仅有2~3 组,平均间距大于0 .8m ,以原生和构造节理为主,多数闭合,无泥质充填,不贯通。层间结合良好,一般不出现不稳定块体 同I 级围岩特征 30~60 1. 25~2. 5 3.7~5 .2 >0. 75 毛洞跨度5~10m 时,>60 点荷载强度 (MPa) >2.5 岩体声波指标 岩体纵波速度 (km/s) >5 岩体完整性指标 >0. 75 岩体强度应力比 —— 毛洞跨度5~10m 时长期稳定,无碎块掉落 毛洞稳定情况 1

块状结构和层间结合较好的中厚层或厚层状结构 构造影响较重,有少量断层,结构面发育,一般 为3 组,平均间距0 .4~0 .8m, 以原生和构造节理为主,多数闭合,偶有泥质充填,贯通性较差,有少量软弱结构面。层间结合较好,偶有层间错动和层面张开现象 >60 >2. 5 3 .7~5. 2 >0 .5 —— 围岩能较长时间(数月至数年)维持稳定,仅出现局部小块掉落 Ⅲ 同I级围岩结构 同I 级围岩特征 20~30 0 .85~1.25 3 .0~4.5 >0. 75 >2 毛洞跨度5~10m时围岩能维持一个月以同Ⅱ级围岩块状结构和层间结合较好的中厚层或厚层状结构 层间结合良好的薄层和软硬岩互层结构 同Ⅱ级围岩块状结构和层间结合较好的中厚层或厚层状结构特征 30~60 1. 25~2.50 3 .0~4.5 0 .5~0 .75 >2 上的稳定主要出现局部掉块塌落 构造影响较重结构面发育一般为3组平均间距0 2~0 4m 以构造节理为主节理面多数闭合少有泥质充填岩层为薄层或以硬岩为主的软硬岩互层层间结合良好少见软弱夹层层间错动和层面张开现象 >60(软岩>20) >2 50 3 0~45 0 30~0 50 >2 碎裂镶嵌结构 构造影响较重结构面发育一般为3 组以上平均间距0 2~0 4m 以构 造节理为主节理面多数闭合少数有泥质充填块体间牢固咬合 >60 >2 50 3 0~4.5 0 30~0 50 >2 Ⅳ 同Ⅱ级围岩块状结构和层间结合较好的中厚层或厚层状结构 同Ⅱ级围岩块状结构和层间结合较好的中厚层或厚层状结构特征 10~30 0 42~125 2 0~35 0 50~0 75 >1 毛洞跨度5m 时围岩能维持数日到一个月的稳定主要失稳形式为冒落或片帮 2

散块状结构 构造影响严重一般为风化卸荷带结构面发育一般为3 组平均间距0 4~0 8m 以构造节理卸荷风化裂隙为主贯通性好多数张开夹泥夹泥厚度一般大于结构面的起伏高度咬合力弱构成较多的不稳定块体 >30 >1 25 >2 0 >0 15 >1 层间结合不良的薄层中厚层和软硬岩互层结构 碎裂状结构 构造影响严重结构面发育一般为3 组以上平均间距0 2~0 4m 以构造风化节理为主大部分微张(0 5~1 0mm)部分张开( 1 0mm)有泥质充填层间结合不良多数夹泥层间错动明显 >30(软岩>10) >1 25 2 0~35 0 20~0 40 >1 构造影响严重多数为断层影响带或强风化带结构面发育一般为3 组以上平均间距0 2~0 4m 大部分微张(0 5~1 0mm) 部分张开( 1 0mm) 有泥质充填形成许多碎块体 >30 >1 25 2 0~35 0 20~0 40 >1 Ⅴ 散体状结构 构造影响很严重多数为破碎带全强风化带破碎带交汇部位构造及风化节理密集节理面及其组合杂乱形成大量碎块体块体间多数为泥质充填甚至呈石夹土状或土夹石状 —— —— <2 0 —— —— 毛洞跨度5时围岩稳定时间很短约数小时至数日 注1 围岩按定性分级与定量指标分级有差别时一般应以低者为准。

2 本表声波指标以孔测法测试值为准如果用其他方法测试时可通过对比试验进行换算。 3 层状岩体按单层厚度可划分为 厚层大于0 5m 中厚层0 1~0 5m 薄层小于0 1m

4 一般条件下确定围岩级别时应以岩石单轴湿饱和抗压强度为准当洞跨小于5m,服务年限小于10 年的工程确定围岩级别时可采用点荷载强度指标代替岩块单轴饱和抗压强度指标可不做岩体声波指标测试 5 测定岩石强度做单轴抗压强度测定后可不做点荷载强度测定。

1.2围岩分级的主要影响因素

1.2.1体完整性指标

用岩体完整性系数Kv表示,Kv 可按下式计算:

Kv=(Vpm/Vpr) (1.2-1)

式中:Vpm——岩体弹性纵波速度(km/s)

Vpr——岩石弹性纵波速度(km/s)

当无条件进行声波实测时也可用岩体体积节理数Jv 按表1.2定Kv 值。

表1.2 Jv与Kv对照表

3

2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