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点突破3 文言文翻译
1.(2016·银川一中高三模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 题目。
杨业传
会契丹入雁门,业领麾下数千骑自西陉而出,由小陉至雁门北口,南向背击之,契丹大败。以功迁云州观察使,仍判郑州、代州。自是契丹望见业旌旗,即引去。主将戍边者多忌之,有潜上谤书斥言其短,帝览之皆不问,封其奏以付业。
业谓美等曰:“今辽兵益盛,不可与战。”侁曰:“君侯素号无敌,今见敌逗挠不战,得非有他志乎?”业曰:“业非避死,盖时有未利,徒令杀伤士卒而功不立。今君责业以不死,当为诸公先。”因指陈家谷口曰:“诸君于此张步兵强弩,为左右翼以援,俟业转战至此,即以步兵夹击救之,不然,无遗类矣。”潘美即与王侁领麾下兵阵于谷口。
(节选自《宋史·杨业传》,有删改)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主将戍边者多忌之,有潜上谤书斥言其短,帝览之皆不问,封其奏以付业。 译文: 解析:关键点:“主将戍边者”(特殊句式)、“潜”、“斥言”、“以”(连词,表目的)。 答案:戍边的主将大多忌妒杨业,有人悄悄地呈上诽谤的奏书指责他的短处,皇帝看后都不过问,而是把奏书封来交给他。
(2)诸君于此张步兵强弩,为左右翼以援,俟业转战至此,即以步兵夹击救之。 译文: 解析:关键点:“张”“强弩”“俟”三处。
答案:请各位将军在这里埋伏下步兵和弓箭手,分成左右两翼来支援,等到我转战到这里时,你们就用步兵从左右两边夹击敌军救援我。
参考译文:正当契丹军队侵入雁门关,杨业率领部下数千骑兵从西陉寨出发,从小路到雁门关的北口,由北向南从契丹军队的背后发动攻击契丹,将契丹军队打得一败涂地。因立有战功,杨业被升为云州观察使,仍兼管郑州、代州之事。从此,契丹军队一看见杨业的军旗,就立即退兵逃走。戍边的主将大多忌妒杨业,有人悄悄地呈上诽谤的奏书指责他的短处,皇帝看后都不过问,而是把奏书封来交给他。
杨业对潘美等人说:“现在辽国军队正处在士气最旺盛的时候,不能同他们交战。”监军王侁说:“您一向被人称为‘杨无敌’,怎么现在遇到敌人却逗留徘徊不与(他们)交战呢?莫非您还有其他的意图吗?”杨业说:“我并非贪生怕死,只因为现在时机对我方不利,白白牺牲士兵而不能立功。(既然)现在您拿不愿牺牲来责备我,那我就当在你们之前先出战。”杨业指着(代州西北的)陈家谷口说:“请各位将军在这里埋伏下步兵和弓箭手,分成左右两翼来支援,等到我转战到这里时,你们就用步兵从左右两边夹击敌军救援我。不然的话,只怕我会全军覆灭,不剩一人了!”潘美就与王侁带领部下士兵在陈家谷口排好阵式。 2.(2016·岳阳二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扈蒙传
蒙少能文,晋天福中,举进士,入汉为鄠县主簿。赵思绾叛,遣郭从义讨之。郡县吏供给皆戎服趋事,蒙冠服褒博,举止舒缓,从义颇讶之。转运使李谷谓曰:“蒙文学名流,不习吏事。”遂不之问。……七年,蒙上书言:“昔唐文宗每召大臣论事,必命人执笔立于殿侧,以纪时政,
故《文宗实录》稍为详备。至后唐明宗,亦命端明殿学士以及枢密直学士轮修日历,送史官。近来此事都废,帝王言动,莫得而书。缘宰相以漏泄为虞,昧于宣播,史官疏远,何得与闻。望自今凡有裁制之事,优恤之言,发自宸衷、可书简策者,并委宰臣及参知政事每月轮知抄录,以备史官撰集。”从之,即以参知政事卢多逊典其事。
(选自《宋史·列传第二十八》,有删改)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郡县吏供给皆戎服趋事,蒙冠服褒博,举止舒缓,从义颇讶之。 译文: 解析:关键点:“戎服”“趋”“冠服褒博”“讶”。
答案:州县提供给养的官吏都身穿军服赶去事奉,扈蒙(却)衣帽宽大,举动缓慢,郭从义对此感到惊讶。
(2)缘宰相以漏泄为虞,昧于宣播,史官疏远,何得与闻。 译文: 解析:关键点:“虞”“昧”“闻”,“史官疏远”是特殊句式。 答案:因为宰相以泄露(朝政)为忧,使(朝政)宣扬传播不明(或“不公开”),史官被疏远,怎么能够知晓(这些)呢。
参考译文:扈蒙年少时能写文章,后晋天福年间,举为进士,入后汉为鄠县主簿。赵思绾反叛,朝廷派遣郭从义讨伐他。州县提供给养的官吏都身穿军服赶去事奉,扈蒙(却)衣帽宽大,举动缓慢,郭从义对此感到惊讶。转运使李谷对郭从义说:“扈蒙是文学名流,不熟悉吏事。”郭从义于是没有追究他。……七年,扈蒙上书说:“过去唐文宗每次召见大臣议论政事,必定命人拿着笔站在殿内一侧,记录时政,所以《文宗实录》稍微详备。到了后唐明宗,也命令端明殿学士以及枢密直学士轮流写日历,移送史官。近来这事都被废除,帝王的言语行动,没能写下来。因为宰相以泄露(朝政)为忧,使(朝政)宣扬传播不明,史官被疏远,怎么能够知晓(这些)呢。希望从现在起凡有裁决之事,体恤的言辞,发自帝王的心意、可写下来的,一同委托宰相和参知政事每月轮流主持抄录,以备史官撰述收集。”(建言)被采纳,(朝廷)就让参知政事卢多逊主管这件事。
3.(2016·西安高三质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尹直传
直明敏博学,练习朝章,而躁于进取。而性矜忌,不自检饬,与吏部尚书尹旻相恶。直初觊礼部侍郎,而旻荐他人,直以中旨得之。次日遇旻于朝,举笏谢。旻曰:“公所谓简在帝心者。”自是怨益深。后在南部八年,郁郁不得志,属其党万安、彭华谋内召,旻辄持不可。诸朝臣亦皆畏直,幸其在南。及推兵部左、右侍郎,吏部列何琮等八人。诏用琮,而直以安、华及李孜省力,中旨召还。陷旻父子得罪,又构罢江西巡抚闵珪,物论喧然不平。
(节选自《明史?尹直传》)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而性矜忌,不自检饬,与吏部尚书尹旻相恶。 译文: 解析:关键点:“矜”“不自检饬”“相恶”。“不自检饬”是特殊句式,应注意。 答案:(他)性格骄慢忌妒,不自我检点约束,和吏部尚书尹旻关系
不好。
(2)陷旻父子得罪,又构罢江西巡抚闵珪,物论喧然不平。 译文: 解析:关键点:“陷”“得罪”“构”“物论”。
答案:通过诬陷让尹旻父子获罪,又诬陷罢免江西巡抚闵珪,舆论喧然不平。 参考译文:尹直明察敏悟博学,熟悉朝廷的章程,但是急于进取。同时,(他)性格骄慢忌妒,不自我检点约束,和吏部尚书尹旻关系不好。尹直当初想任礼部侍郎,而尹旻推荐了他人,尹直靠内宫皇帝直接下旨得到了这个职位。第二天在朝堂上遇见尹旻,他举起笏板称谢。尹旻说:“你是所说的从皇帝心里选出来的人。”从此二人怨恨渐渐加深。后来他在南京呆了八年,郁郁不得志,嘱咐他的同党万安、彭华设法召(他)回朝廷,尹旻就把持住不准许。众位朝廷大臣也都畏惧尹直,庆幸他留在南京。到推荐兵部左、右侍郎的时候,吏部列出何琮等八个人。诏命任用何琮,而尹直靠万安、彭华和李孜省的力量,让皇帝直接下旨召他回朝。通过诬陷让尹旻父子获罪,又诬陷罢免江西巡抚闵珪,舆论喧然不平。 4.(2016·福建毕业班质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左懋第传
(左懋第)又请严禁将士剽掠,有司朘削。明年正月,剿饷罢征,亦请马上速行,恐远方吏不知,先已征,民不沾实惠。帝并采纳。十六年秋,出察江防。明年五月,福王立,进兵科都给事中。时大清兵连破李自成,朝议遣使通好,而难其人。懋第母陈殁于燕,懋第欲因是返柩葬,请行。乃拜懋第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与左都督陈弘范、太仆少卿马绍愉偕,而令懋第经理河北,联络关东诸军。
(节选自《明史·左懋第传》)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明年正月,剿饷罢征,亦请马上速行,恐远方吏不知,先已征,民不沾实惠。 译文: 解析:关键点:“明年”“罢征”“先已征”。
答案:第二年正月,剿饷罢除征收,(左懋第)又请求马上迅速推行,担心远方的官吏不知道,已经先征收了,百姓不能得到实惠。
(2)朝议遣使通好,而难其人。懋第母陈殁于燕,懋第欲因是返柩葬,请行。 译文: 解析:关键点:“难其人”“殁”“因是”“请行”。“难”是活用词,“殁于燕”是特殊句式,“返柩葬”是难点。
答案:朝廷决定派遣使节跟大清和好,对派谁去感到为难。左懋第的母亲陈氏在燕地去世,左懋第想趁着这个机会将灵柩送回故乡安葬,便请求前往。
参考译文:(左懋第)又请求严禁将士抢掠,官府剥削百姓。第二年正月,剿饷罢除征收,(左懋第)又请求马上迅速推行,担心远方的官吏不知道,已经先征收了,百姓不能得到实惠。庄烈帝都采纳了他的意见。十六年秋天,懋第外出视察长江防线。第二年五月,福王即位,任用他为兵科都给事中。当时大清兵接连打败李自成,朝廷决定派遣使节跟大清和好,对派谁去感到为难。左懋第的母亲陈氏在燕地去世,左懋第想趁着这个机会将灵柩送回故乡安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