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艺术论文

JINGCH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论文题目

园林艺术在中国

学院______生物工程学院_____ 专 业________园林技术_______ 年级班别_____16级园林技术______ 学 号_______2016307060102___ 学生姓名__________朱鹏昕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李璐__________

2016 年 12月 7日

园林艺术在中国

——以颐和园为例浅析意境的组织规律

摘要:中国古典造园艺术是中国文化艺术长期积累的结晶,它充分反映了中华民族对于自然美的深刻的理解力和鉴赏力。造园者通过借物言志的手法将风、雨、月等自然景物收入园中,为园所用。将各个景语串联表达出个人的思想,按照一定的组织规律形成的游园线路,使得游览者在游园过程中达到身心上的愉悦以及精神上的升华。颐和园不仅是一座杰出的皇家园林,更是清廷自乾隆十五年(1750)起,至清宣统三年(1911)为止近两百年的政治活动、宫廷生活和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舞台,清漪园和颐和园的历史,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进程,是中国近代历史的缩影。

关键词:颐和园、意境、组织规律、古典园林

中国古典园林以其高度的艺术成就和独特的风格闻名于世,是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之一。18世纪英国宫廷建筑师威廉姆·钱伯斯说:“中国花园的实际设计原则,在于创造各种各样的景,以适应理智的或感情的享受的各种各样的目的。”这句话指明了中国古典园林就是以抒情言志为其艺术内容,用山水石头花木、亭台楼阁的艺术形式来加以表现的,此之为追求意境。而意境的组织则能使游览者感受到造园者的思想,更好的理解造园者的主观情思。提到中国古代皇家园林,不得不说颐和园,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名园之一,颐和园集传统造园艺术之大成,既有北方山川的雄浑宏阔,又有江南水乡的清丽婉约,并蓄皇家园林恢弘富丽的气势和民间宅居的精巧别致,又充满自然之趣,高度体现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造园准则。它是利用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风景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某些设计手法和意境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园,也是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

一、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思想——追求意境 (一)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实质

意境是中国艺术创作和鉴赏方面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美学范畴。简单来说,意即主观的理念、感情,境即客观的生活、景物。意境产生于艺术创作中。两者的结合,即创作者把自己的感情、理念熔铸于客观生活、景物之中,从而引发鉴赏者类似的情感激动和理念联想。所谓的园林意境 ,则是通过园景形象所反映出来的情意,使游览者触景生情并产生情景交融的一种艺术境界。叶朗认为:明清园林美学的中心内容,是园林意境的创作和欣赏[1]。中国古典美学的“意境”一说在园林艺术、园林美学中得到了独特的体现。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意境”的内涵在园林艺术中的显现比在其他艺术门类更为清晰突出,也更容易把握。

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实质同意境的实质一样,是园主内省和外观的统一,是园主的主观情思和客观的景物融为一体。拙政园就是反映了王献臣的思想感情,他为人处世的准则、他的爱好、趣味等。

总之,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实质,就是园林艺术体现出的思想感情与园景内在本质的统一的联系。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本质就是意和境的契合。

(二)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创造

不论是描写山水还是乡村田园,都要符合一定的自然规律,符合自然界各种景物的构成规则。中国古典园林的创造则是通过对园林景观的描述体现出大自然的生态美,不受限于地理环境,既可小中见大又可大中见小。唐代诗人白居易说“画无常工,以‘似’为工;学无常师,以‘真’为师”。既然是“似”,那就不是“

>>闂傚倸鍊搁崐宄懊归崶顒夋晪鐟滃繘骞戦姀銈呯婵°倐鍋撶痪鎯ь煼閺岋綁骞囬锝嗏挅濠电偛妯婃禍婊堝礃閳ь剙顪冮妶鍡楀Ё缂傚秴妫楀玻鍧楁偄閸忓皷鎷虹紒缁㈠幖閹冲繗銇愯缁辨帡鎮╅崘鑼患缂備緡鍠栭悧鎾崇暦閹烘鍊烽悗鐢登圭敮鎯р攽閻樺灚鏆╁┑顔碱嚟閹广垹螣娓氼垳鈧埖銇勯弴妤€浜鹃梺鍝勭焿缁查箖骞嗛弮鍫晬婵炴垶锕╂导锟�<<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