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专业资格考试真题(初级)客观题及解析

错误!未指定书签。及解析14922

第一部分 出版专业基础

三、综合题(共5题,100分。要求用黑色墨水笔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答题) 66.审稿题:审读短稿,按审稿的基本要求指出其中存在的错误或缺漏。(本题20 分)

出版活动的一般过程由精神产品生产和物质产品生产两个基本阶段组成。精神产品生产在物质产品生产的基础

上进行。编辑通过对作品的创作,形成适合社会和消费者需要的出版物内容。编辑过程的各个环节,既相互联系,又互相制约。其中,选题以组稿为依据,组稿是选题的落实、完善和具体化。审稿是加工整理的前提,加工整理是审稿的依据。到审定发稿,编辑过程就结束了。

编辑工作的特点决定了编辑人员应具备较高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和职业素质。其中,职业素质表现为职业追求、职业敏感和职业作风,具体表现为对经济效益的不懈追求,具有文化性敏感和市场性敏感,以及一丝不苟、严谨求是的工作作风。

我国出版工作的根本任务,是促进社会主义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解析】66题(本题20分)

(1)和物质产品生产两个基本阶段→应是“三个基本阶段”,还有“产品流通”阶段[或“出版活动”应是“出版物生产”]

(2)精神产品生产在物质产品生产的基础上进行→应是“物质产品生产在精神产品生产的基础上进行” (3)对作品的创作→应是“对作品的选择和优化”

(4)以组稿为依据→应是“是组稿的依据”[或“应是‘选题策划以信息采集为依据’”] (5)审稿的依据→应是“审稿的继续” (6)到审定发稿→应是“到反馈信息收集”

(7)思想素质……职业素质→还应有“政治素质”

(8)对经济效益的不懈追求→应是“对文化(或文化传播、文化积累)的不懈追求”或者“对两个效益(或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不懈追求”

(9)先进生产力→还应有“先进文化”

(10)物质文化需求→应是“精神文化需求”[或“文化需求”]

67.计算简答题:根据所给材料回答问题。(需计算后回答的问题须列出算式,小数保留2位。)(本题20分)

2005年2月,甲出版社通过著作权贸易,合法获得美国T. B. Fleming 所著《幼儿美术教育》一书的中文翻译权及中文版的各种媒体出版权。著作权贸易合同约定,甲出版社可以将所获得的权利自由转授他人。

2005年4月,甲出版社与中国公民陈国平签订图书翻译出版合同。合同约定:甲出版社委托陈国平将T. B. Fleming 所著《幼儿美术教育》译成中文,由甲出版社出版;甲出版社在图书出版后的3个月内向陈国平支付一次性稿酬,付酬标准为50元/千字;该翻译作品的著作权归甲出版社所有,陈国平享有署名权。

陈国平按合同约定的时间完成了翻译。

2006年2月,《幼儿美术教育》出版。该书在面封标“[美]T. B. Fleming 著”,未署译者姓名,在前勒口和扉页上方标了“原著:T. B. Fleming 翻译:陈国平”字样,图书在版编目数据中载明“幼儿美术教育/T. B. Fleming 著;陈国平译”,版本记录中也有“T. B. Fleming 著 陈国平译”的记载。

《幼儿美术教育》一书的版式为每面排30行,每行排28字。该书正文部分共220面,其中有5章的末尾留有空白,合计共85行;还有出版前言2面,目录2面,末尾的空白合计12行。版本记录中载明的印数为5 200册,字数为188千字。2006年4月,甲出版社向陈国平支付一次性稿酬8 214元,并说明这是已按国家规定代扣缴个人所得税1 036元后的数额。

此前,为宣传“家庭教育译丛”,甲出版社与乙报社签订授权使用合同,约定从2006年4月起,乙报社在《时报》上连载《幼儿美术教育》等3种书的内容,并按20元/千字的标准向甲出版社支付使用费。

2006年5月底,陈国平向法院提起诉讼。起诉书的主要内容为:甲出版社未在《幼儿美术教育》一书的

>>灞曞紑鍏ㄦ枃<<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