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侵检测技术概述-文档资料

入侵检测技术概述

入侵检测(Intrusion Detection)是防火墙的合理补充,帮助系统对付网络攻击,扩展了系统管理员的安全管理能力(包括安全审计、监视、进攻识别和响应),提高了信息安全基础结构的完整性。它从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的若干关键点收集信息,并分析这些信息,分析网络中是否有违反安全策略的行为和遭到袭击的迹象。入侵检测被认为是防火墙之后的第2安全闸门,在不影响网络性能的情况下能对网络进行监测,从而提供对内部攻击、外部攻击和误操作的实时保护。这些功能是通过它执行以下任务来实现的:一是监视、分析用户及系统活动;二是系统构造和弱点的审计;三是识别反映已知进攻的活动模式并向相关人士报警;四是异常行为模式的统计分析;五是评估重要系统和数据文件的完整性;六是操作系统的审计跟踪管理,并识别用户违反安全策略的行为。

对一个成功的入侵检测系统来讲,它不但可使系统管理员随时了解网络系统(包括程序、文件和硬件设备等)的任何变更,还能给网络安全策略的制订提供指南。且它管理、配置简单,从而使非专业人员非常容易地获得网络安全。此外,入侵检测的规模还应根据网络威胁、系统构造和安全需求的改变而改变。入侵检测系统在发现入侵后,会及时做出响应,包括切断网络连接、记录事件和报警等。

1入侵检测系统(IDS)的重要性 1.1应用IDS的原因

提到网络安全,人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防火墙。但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网络日趋复杂,传统防火墙暴露出来的不足和弱点促进人们对入侵检测系统(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IDS)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一是传统的防火墙在工作时,入侵者可以找到防火墙滋生可能敞开的后门;二是防火墙不能阻止来自内部的攻击,通过调查发现,50%的攻击都来自内部,对于企业内部心怀不满的员工来说,防火墙形同虚设;三是由于性能的限制,防火墙通常不能提供实时的入侵检测的能力,而这一点,对于现在层出不穷的攻击技术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四是防火墙对病毒也束手无策。因此,仅在Internet入口处部署防火墙系统就安全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

入侵检测系统(IDS)可以弥补防火墙的不足,为网络安全提供实时的入侵检测及采取相应的防护手段,如记录证据用于跟踪、恢复、断开网络连接等。基于以上的功能,可给出一个统一的计算机网络入侵检测模型。这个模型由5个主要部分(信息收集器、分析器、响应、数据库及目录服务器)组成(见图1)。 1.2IDS所用信息的收集

入侵检测的第1步是信息收集,内容包括系统、网络、数据及用户活动的状态和行为。而且,需要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的若干不同关键点(不同网段和不同主机)收集信息,这样除了尽可能

扩大检测范围的因素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从一个源来的信息有可能看不出疑点,但从多个源来的信息的不一致性却是可疑行为或入侵的最好标识。入侵检测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收集信息的可靠性和正确性。

入侵检测利用的信息一般来自以下4个方面:一是系统和网络日志文件。黑客经常在系统日志文件中留下他们的踪迹,因此充分利用系统和网络日志文件信息是检测入侵的必要条件。日志中包含发生在系统和网络上的不寻常和不期望活动的证据,这些证据可以指出有人正在入侵或已成功入侵了系统。通过查看日志文件,能够发现成功的入侵或入侵企图,并很快地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程序。日志文件中记录了各种行为类型,每种类型又包含不同的信息,例如记录“用户活动”类型的日志,就包含登录、用户ID改变、用户对文件的访问、授权和认证信息等内容。很显然,对用户活动来讲,不正常的或不期望的行为就是重复登录失败、登录到不期望的位置以及非授权的企图访问重要文件等。二是目录和文件中的不期望改变。网络环境中的文件系统包含很多软件和数据文件,包含重要信息的文件和私有数据文件经常是黑客修改或破坏的目标。目录和文件中的不期望的改变(包括修改、创建和删除),特别是那些正常情况下限制访问的,很可能就是一种入侵产生的指示和信号。黑客经常替换、修改和破坏他们获得访问权的系统上的文件,同时为了隐藏他们在系统中的表现及活动痕迹,都会尽力去替换系统程序或修改系统日志文件。三是程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