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习题部分

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习题部分

一 名词解释 1 市场失灵

指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在很多场合下不能导致资源的有效配置,不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这种情况即为“市场失灵”。

2 公共物品

指整个社会共同享有的物品,具有消费或使用上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两大特点,非排他性是指任何人都可以无偿使用,或者说,任何人不能阻止他人享用这种物品。非竞争性是指当使用这种物品的消费者人数增加时,不会影响原来消费者对该物品的消费,即新增消费者的边际成本为零。

3 私人物品

指那种可得数量将随任何人对它的消费或使用的增加而减少的物品。它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的特点。排他性指只有对商品支付价格才能使用,或者说,没有付费即不能使用,竞争性指如果某人已消费或使用这种物品,则其他人就不能使用了。

4 外部不经济

指生产者或消费者的行为使他人付出了代价而又末给他人以补偿的现象。可分为生产的外部不经济的消费的外部不经济。

5外部经济

指生产者或消费者的行为对他人产生有利影响,而自己却不能从中得到报酬,这种现象称为外部经济,可分为生产的外部经济和消费的外部经济。

6 私人成本的社会成本

私人成本指单个经济活动主体的经济行为所支付的成本,公包括耗费经济资源的直接成本。社会成本指单个经济活动主体的经济行为所支付的直接成本以及给社会带来的利益损失.

7 私人收益的社会收益

私人收益指单个经济活动主体从某一经济行为所获得的收益,仅包括直接收益.社会收益指单个经济活动主体的经济行为给整个社会带来的收益,包括直接收益和间接收益.

8 科斯定理

只要产权是明确的,并且其交易成本为零或很小,则无论在开始时将财产赋予谁,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

9 不完全信息与对称信息

不完全信息指由于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的限制,无论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对有关经济情况的信息的获得是不完全的。

不对称信息:可看作是不完全信息中的一种特例,即在市场经济中的当事人所了解的有关经济信息是不对称的,一些当事人比另一些人具有更多的有关经济信息。信息不对称不仅指人们常常限于认识能力不可能知道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发生或将要发生的任何情况,而且更重要的是指行为主体为充分了解信息所花费的成本实在太大,不允许他们去掌握完全的信息。

10 政府失灵

指政府作为市场的外部力量,在调控国民经济时,由于各种因素的作用使得政府的调控作用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11 搭便车现象

指消费者在消费公共物品时总想少支付价格或不支付价格的现象,换句话说是不支付或少支付成本就想得到利益的现象。

12 公共管制

指政府对垄断的干预,即政府采用经济的、行政的和法律的手段来限制垄断的行为。 二、选择题

1 市场失灵是指(C)

A 在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之间资源配置不均 B 不能产生任何有用成果的市场过程 C 以市场为基础的对资源的低效率配置 D 收入分配不平等

2 说垄断会造成低效率的资源配置是因为产品价格()边际成本。 A 大于 B 小于 C 等于 D 上述情况都存在

3 为了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政府对竞争行业厂商的垄断行为是()。 A 限制的 B 支持的

C 有条件加以限制的 D 放任不管的

4 为了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政府对自然垄断部门的垄断行为是()。 A 不加管制的 B加以管制的

C 尽可能加以限制的 D 坚决反对的

5 对自然垄断的管制通常使价格等于( )。 A 边际收益 B 边际成本

1

C 平均收益 D 平均成本

6 被称为外部经济效果的市场失灵发生在( )。

A 当市场价格不能反映一项交易的所有成本和收益时 B 当竞争建立在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上时 C 当厂商追求利润最大化目标时 D 当市场不能完全出清时

7 某一经济活动存在外部经济效果是指该活动的( )。 A 私人利益大于社会利益 B 私人成本大于社会成本 C私人利益小于社会利益 D 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 8 当人们无偿地享有了额外的收益时,称作( )。 A 公共产品 B 外部不经济 C 交易成本 D 外部经济

9 如果一个市场上,一种商品相对社会最优产量来说,处于供给不足状态,这说明存在( )。 A 外部经济效果 B信息不完全 C 外部不经济效果 D 逆向选择

10 由于垄断会使效益下降,因此任何垄断都是要不得的,这一命题( )。 A 一定是正确的 B 并不正确

C 可能是正确的 D 基本上是正确的

11 某一经济活动存在外部不经济是指该活动的( )。 A 私人成本大于社会成本 B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 C 私人利益大于社会利益 D私人利益小于社会利益 12 某人的吸烟行为属( )。

A 生产的外部经济 B 消费的外部经济 C 生产的外部不经济 D 消费的外部不经济

13 如果上游工厂污染了下游居民的饮水,按科斯定理,( ),问题就可妥善解决。 A 不管产权是否明确,只要交易成本为零 B 只要产权明确,且交易成本为零

C 只要产权明确,不管交易成本有多大; D 不论产权是否明确,交易成本是否为零

14 某项生产活动存在外部不经济时,其产量( )帕累托最优产量。 A 大于; B 小于; C 等于; D 以上种情况都有可能; 15 政府提供的物品( )公共物品。

A 一定是; B 不都是; C 大部分是; D 少部分是 16 市场不能提供纯粹的公共物品是因为( )。

A 公共物品不具有排他性; B 公共物品不具有竞争性; C 消费者都想“免费乘车”; D 以上三种情况都是。

17 公共物品的市场需求曲线是消费者个人需求曲线的( )。 A 水平相加; B 垂直相加 C 算术平均数; D 加权平均数

18 一项公共物品是否值得生产,主要看( )。

A 效益; B 政府的意志; C 公众的意见; D 成本和效益的对比。

19 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比方说买方不清楚卖方一些情况,是由于( )。 A 卖方故意要隐瞒自己一些情况; B 买方认识能力有限; C 完全掌握情况所费成本太高; 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20当外部经济发生在同一产品的生产中时,( )。 A 太多的资源被分配给该产品的生产; B 社会边际收益大于私人边际收益; C 社会边际收益小于私人边际收益; D 社会边际收益等于私人边际收益。

21 从社会角度来看,效率要求( )之间相等。 A 社会边际收益和社会边际成本; B 社会边际收益和私人边际收益; C 社会边际成本和私人边际收益; D 社会边际成本和私人边际成本。

22 如果一种产品的社会边际收益大于私人边际收益( )。 A 价格低于有效率的价格; B 社会应减少产品的生产;

C 私人有效率的结果也是社会有效率的; D 社会应增加产品的生产。

2

23一旦产权被分配后,市场将产生一个有社会效率的结果,这种观点称为( ) A 有效市场理论 B 看不见的手 C 科斯定理 D 逆向选择

24 按照科斯定理,分配私人产权( )。

A 意味着产权不能交易 B 赋予的是责任而不是权利 C 确保决策者考虑社会收益和成本D 确保获得利润 25 科斯定理的一个局限性是( )。

A 当存在大量厂商时最有效;B 假设存在很大的交易成本; C 只有当普遍拥有产权时才成立;D 当交易成本很高时不成立。 26 如果某种产品的生产正在造成污染,因而社会边际成本大天私人边际成本,适当的税收政策是征税,征税额等于( )。

A 治理污染设备的成本;B 私人边际成本;

C 社会边际成本和私人边际成本之差;D 社会边际成本。

27卖主比买主知道更多关于商品的信息,这种情况被称为( )。 A 逆向选择 B搭便车问题 C 自然选择 D 道德陷阱

28 面对不对称信息,下列哪一项不能为消费者提供质量保证?( ) A 品牌; B 低价格;

C 长期质量保证书; D 气派的商品零售处。 三、简答题

1、简述市场失灵的原因

答: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在不少场合下会导致资源不适当配置,使自由的市场均衡背离帕累托最优状态。由于垄断、公共物品、外部影响和信息不完全等因素的存在,使自由的市场均衡会背离帕累托最优,从而出现市场失灵。

2、为什么说垄断或不完全竞争会造成市场失灵?对垄断应采取什么样的对策?

答:尽管垄断往往会带来规模经济,降低产品成本,促进科学百叶窗和彩新技术从而有助于生产力的发展,但同时又具有经济上的不合理性,生产效率不能最大发挥,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社会福利要受损失,因而造成市场失灵。典型的是垄断厂商的产量低于社会最优产量,其市场价格高于成本,同时垄断行业中和技术停滞,寻租等现象,会造成更大的社会成本。针对垄断造成的市场失灵,政府可采取经济的、行政的和法律的手段限制垄断行为,其中包括行业的重新组合、经济和行政处罚以及实施反垄断法。对垄断进行管制也是解决垄断问题的一种可供选择的政策。 3、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相比有什么特点?

答:公共物品是指供整个社会全体成员共同享用的物品,如国际警务类。这些物品只能由政府以某种形式来提供,这是由其消费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点决定的。非排他性指一产品为某人消费的同时,无偿限止别人来消费这一物品。非竞争性指当使用这种物品的消费者人数增加时,还会影响原来的消费者对该物品的消费,即磨擦增消费者的边际成本为零。 4、能否说政府提供的物品都是公共物品?

答:不能。政提供的物品中有些也具有排他性的特点,如邮政服务,就不属公共物品。邮政服务具有可分割性,如电报是一封封地发,邮包是一个个地寄,邮政服务上市场并没有失灵。 5、为什么像公路、桥梁及广播电视等不能称为纯公共物品?

答:纯公共物品必须具备消费上的非排他性和非竟争性这两个特点或者说条件。非竞争性意味着公共物品没有必要排斥他人的消费,因为啬消费的边际成本为零,第二个条件非排他性意味着没有可能排斥他人消费。满足这两个条件的纯公共产品较少,有桥梁以及电视广播也可以设法收费才允许通行或收看收听,因此,它们是非纯公共物品。

6、许多消费者把著名品牌的名称看作是质量的信号,并愿为名牌产品多付钱。品牌能否成为提供有用的质量信号?

答:能。著名品牌的厂商为了保持自己信誉,保持自己的市场份额,绝不肯把质量不合格或低下的产品推向市场,总要把自己的品牌当作质量的信号,使消费者想念它并愿为然牌产品多付钱。 四、论述题

1、在居民住宅占去了一个城镇的东部后,有几家厂商定位在西部。每家厂商生产相同的产品,并在生产中排放有害气体,对社区居民产生不利的影响。 (1)为什么存在厂商产生的外在性?

(2)你认为私下讨价能够解决这一外在性问题吗? (3)社区可能会怎么样决定空气质量的有效水平? 答:(1)厂商们在生产中排放有害气体,污染居民环境,自己却不承担由此造成的损害,显然厂商的活动产生了负的外在性。

(2)私下讨价还价不能解决这一外在性总是问题,这主要是因为厂商有几家,居民也有很多,讨价还价的谈判难以达成一致意见,就是说,交易成本太高。

(3)社区可能会根据减少有害气体排放带来的收益和养活排放有害气体的成本的比较来决定空气质量的

3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