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导学案学生版

武宣县民族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导学案 编号:第 14份

主备人:潘和平 复备人: 审核人:教研组长审批: 班级: 小组: 姓名: 课题 故宫博物院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学习按照空间顺序说明复杂事物的写作思路。 课时 1 2.故宫的规模有多大?(温馨提示:同学们右从东西南北及面积及建筑群等去把握) 问题二:作者是依怎样的路线介绍建筑物的?(试着用双色笔把文中能标志作者介绍顺序的词语划出来,自己当导游给同学介绍故宫看能不能说清楚) 知识链接:北京故宫自1420年建成至1911年清末帝退位,共经历了明朝迁都北京后的14位皇帝和清朝入关后的10位皇帝,一共24位。分别是明朝:永乐皇帝朱棣、洪熙帝朱高炽、宣德朱瞻基、正统及天顺帝朱祁镇、景泰帝朱祁钰、成化帝朱见深、弘治帝朱祐樘、正德帝朱厚燳、嘉靖帝朱厚熜、隆庆帝朱载垕、万历帝朱翊钧、泰昌帝2.引导学生学习本文重点突出、有详有略的写法,学以致用:初步学写建筑物说明文。 教学 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 1.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的说明技巧。 2.以太和殿为例,体会本文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 3.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祖国传统的建筑艺术,及故宫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和伟大成就。 问题三:作者为什么重点介绍太和殿?运用什么样的说明顺序?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金銮殿() 蟠龙() 鎏金() 磬()檀香()妃嫔()湛蓝() .......2.结合语境,理解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这里的建筑布局,环境气氛,和前几部分迥然不同。 ....。 (2)站在景山的高处望故宫,重重殿宇,层层楼阁,道道宫墙,错综相连,而井然有序。 ....。 4.朗读课文,根据下面图示填空。 朱常洛、天启帝朱由校、崇祯帝朱由检14位。 清朝: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10位。再有,明清的皇帝都是住在故宫里的(除了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和其皇孙朱允炆住在南京,以及清朝入关前的清太祖努尔哈赤及太宗皇太极两位皇帝住在关外),只是有少数皇帝在位问题四:面对故宫如此规模宏大、壮丽的说明对象,作者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试举例说明。 1.说说下列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 (1)第八段:“每逢大典,殿外的……烟雾缭绕。”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2)宫城呈长方形,占地72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多间。城墙外是五十多米宽的护城河。 2.用所学的空间说明顺序写一段文字,可介绍你最熟悉的一座建筑物也可以是你的教室或卧室,要求用上一两种说明方法。 期间外出游历、征讨过,还有就是明朝正德皇帝朱厚燳曾在紫禁城之外建过豹房以供其玩乐。所以严格说来,明清有4位皇帝没有在故宫住过,分别是:明朝太祖朱元璋、惠宗朱允炆。清朝太祖努尔哈赤、太宗皇太极。 太和殿 前朝 前三殿 故宫博物院 按顺序说明事物,详略得当。 内庭 交泰殿 后三宫 坤宁宫 5.本文说的对象是什么?对象特征是什么? 问题一:同学们,你们到过故宫吗?你们了解哪些有关故宫的知识?请完成下列问题。 1.故宫建成于什么时候?主要设计者是谁?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