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组织方法有哪些? 2.3.2.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有哪些? 2.3.3.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组织原则是什么? 2.3.4.幼儿园教育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2.3.5.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有哪些? 2.3.6.幼儿园课程组织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2.3.7.幼儿园课程计划包括哪些内容?
2.3.8.幼儿一日生活安排应注意的事项是什么? 2.3.9.论理组织法的优缺点是什么? 2.3.10.心理组织法的优缺点是什么?
2.3.11.以学科为中心组织形式的优缺点是什么? 2.3.12.以社会问题为中心的组织形式有何优缺点? 2.3.13.以儿童为中心的组织形式有何优缺点? 2.4.1.直接教学的适用范围及局限性是什么? 2.4.2.间接教学的局限性表现在哪里? 2.4.3.支架式教学有什么特点?
2.4.4.当前幼儿园时间资源浪费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4.5.针对幼儿园时间资源浪费的问题应采取什么对策? 2.4.6.幼儿园环境的创设应遵循什么原则? 2.5.1.幼儿园课程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5.2.幼儿园课程评价的五大基本要素是什么? 2.5.3.幼儿园课程评价的三大内容是什么? 2.5.4.科学的课程评价应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2.5.5.幼儿园课程评价的一般程序是什么? 2.5.6.幼儿园课程评价的具体步骤是什么? 2.5.7.幼儿园课程评价的一般原则是什么? 2.5.8.如何使幼儿园课程评价科学有效? 2.5.9.幼儿园课程评价标准的意义是什么? 2.6.1.目标模式具有哪些特征? 2.6.2.目标模式有什么优点和局限? 2.6.3.过程模式的优点和不足是什么?
2.6.4.幼儿园课程设计的基本公式是什么?从不同要素出发的课程设计的一般“程序”是什么? 2.6.5.过程模式最大特征是什么?体现在哪些方面? 3.1.1.蒙台梭利对儿童有哪些观点?
3.1.2.蒙台梭利教育方案中“有准备的环境”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3.1.3.蒙台梭利教育方案的局限性表现在哪里?
3.1.4.在蒙台梭利教育方案中,教育目的是什么?教育内容包括哪些?教育方法是由哪些要素构成的? 3.1.5.蒙台梭利感官训练教具具有哪些特点? 3.2.1.陈鹤琴的儿童观是什么?
3.2.2.陈鹤琴的活教育的理论是什么? 3.2.3.整个教学法的特点是什么?
3.2.4.五指活动课程在实施中应遵循哪些原则和要求?
3.2.5.幼儿园五指活动课程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各是什么?它的课程是如何组织的? 3.3.1.系统化知识对儿童发展有什么价值?
3.3.2.系统化知识与零散知识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3.3.3.作业教学中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11
3.3.4.教师在作业教学中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3.3.5.学前知识系统化教学的基本理论观点有哪些? 3.4.1.认知理论学前课程的一般特点是什么? 3.4.2.凯米课程设计遵循哪些原则?
3.4.3.HIGH/SCOPE学前教育方案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3.5.1.瑞吉欧教育体系中弹性计划有什么价值?
3.5.2.瑞吉欧教育工作者对儿童、学习、教育的基本观点有哪些? 3.5.3.瑞吉欧项目活动中体现了课程与教学哪些特色? 3.5.4.一种高质量的档案应该具有哪些作用? 4.1.1.单元主题活动的特点是什么? 4.1.2.单元主题选择的出发点有哪些? 4.1.3.选择单元主题的主要依据什么?
4.1.4.设计单元主题活动时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4.1.5.设计单元主题活动的具体步骤是什么? 4.2.1.项目活动与单元主题活动有什么区别? 4.2.2.项目活动与单元主题活动有什么联系? 4.2.3.主题网有什么功能?
4.2.4.制作主题网的基本程序是什么? 4.2.5.项目活动的组织分为几个阶段? 4.2.6.项目活动有哪些“要点”? 4.2.7.选择项目主题的依据是什么? 4.3.1.学科课程中大纲的作用是什么?
4.3.2.幼儿园学科课程与中小学学科课程的区别是什么? 4.3.3.学科活动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4.3.4.学科课程在哪些条件下能发挥它的优点? 4.4.1.区域活动的特点是什么?
4.4.2.积木区和角色扮演区的潜在价值与功能是什么? 4.4.3.区域活动设计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4.4.4.区域活动设计的一般流程是什么? 4.4.5.确定区域的种类要考虑哪些因素?
4.4.6.确定各区域空间的位置要考虑哪些因素? 4.4.7.布置各个区域应注意哪些事项?
4.4.8.教师在区域活动不同阶段的主要任务各是什么? 4.4.9.教师指导的一般原则与方法是什么?
4.4.10.设计、开展区域活动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4.4.11.教师在介绍活动区时,通常可以采用哪些做法?
4.4.12.教师在区域活动指导时,可以从几方面评估活动区的设置情况?应该重点观察幼儿哪几方面的活动状况?
简答题答案
1.1.与学科课程相比较。活动课程有什么特点?答:活动课程相对于学科课程的教师、教材、课堂的三中心提出学生、问题、实践活动三中心;学科课程以学生知识和智力发展为主,注重知识获得,注重教育结果,而活动课程注重学生个性全面发展,注重问题解决,注重教育过程;学科课程注重训练教育,以客观定性评价为主,而活动课程注重养成教育,以主观综合评定为主.评定内容广泛.不仅包括知识还包括情感、能力等。
1.2.幼儿园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是什么?答:幼儿园课程具有以下基本属性:(1)基础性:幼儿园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奠
12
基阶段,是为儿童一生成长奠定根基的阶段,因此具有基础性。(2)非义务性:学前教育的非义务性质,决定幼儿园课程也就具有非义务性。(3)适宜发展性:幼儿园课程要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与特点。幼儿园课程的主要特点有:(1)启蒙性:幼儿园的课程不在高深,在于是否能开启幼儿智慧与心灵,萌发他们优良的个性品质。(2)生活化:幼儿园课程内容要来自于幼儿的生活,课程实施要贯穿于幼儿的生活。(3)游戏性: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形式.也是基本的学习途径。(4)活动性和直接经验性:幼儿的行动性和形象性的认知方式和认知特点,使得幼儿园课程必须以活动为基本存在形式。(5)潜在性:幼儿园课程是蕴涵在环境、材料、活动和教师的行为之中.潜移默化地发挥促进作用的。
1.3.简述“学问”中心课程与“经验”中心课程各自的特点及局限性。.答:“学问”中心课程是依据知识的性质和知识的内在逻辑为中心而编制的课程,它的注意焦点是如何引导学生的学术发展,这类课程有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历史文化的精华,并促进学生逻辑性的发展,教师也容易组织教学。这一理论的局限性.在于可能导致重认知轻情意,重记忆轻理解,重共性轻个性,脱离生活,脱离实际,机械记忆,被动学习的倾向,最终使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与动机。“经验”中心课程理论认为课程应该以学生的主体性活动及活动经验为中心组织课程,它关注的是学生的个性形成和自我实现。课程内容随学生变化而改变,让学生参与课程的设计、实施与评价,在参与过程中主动学习,全面发展。这类课程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它的局限性在于过于忽视系统知识的学习,必然会限制学生的发展,同时教师也很难把握学生易变的且因人而异的兴趣,引导他们有效学习。 1.4.“课程即学习科目和教材”这种课程概念关注的重点及其隐含的教育价值观,它的合理性与局限性各是什么?答:这种课程概念关注的重点是教材、教科书,关注“教什么”。将通过课程而进行的教育简化为“教书”,只关注“教什么”,注重知识的传授,不关注“为什么而教”和“怎么教”。它的合理性在于把握住了课程的主要问题,即课程内容的问题,注重学生的认知学习,关注知识的逻辑、结构和体系。局限性在于只关注“教什么”,不关注“为什么而教”和“怎么教”;只关注知识的逻辑、结构和体系,不关注学生的认知学习,不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对课程内容本身的理解也过于狭窄——仅仅局限于客观外在的间接经验,而忽略了学习者在学校生活和活动中所获得的各种鲜活的直接经验和主体体验。 1.5.“课程即儿童在校获得的学习经验”这种课程概念关注的重点及其隐含的教育价值观,它的合理性与局限性各是什么?答:这种课程概念关注的重点是学习者,强调学生获得的学习经验。关注“为什么而教”、“怎样教”,以及“这样教会对学生产生什么影响”。它的合理性在于不仅关注“教什么”而且关注“为什么而教”、“怎样教”、“为什么这样做”以及“这样教会对学生产生什么影响”。可以说,从关注教材到关注学生,关注他们的兴趣、需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所学以及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它的局限性在于学习经验的模糊性、主观性、个人性和不易把握性,导致这一定义真正影响范围还较多局限在学者的范围内和理论的层面上,还未被广大教师认可并广泛采用。它“理论上很吸引人,实践上却很难实行”。 1.6.“课程即学校组织的学习活动”这种课程概念关注的重点及其隐含的教育价值观是什么?它的合理性与局限性又是什么?答:这种课程概念关注的重点是学习活动,学生的“所做”。这一概念产生于对“课程即教材”一说的反思与批判中,同时又由于经验的模糊性、个人性、主观性而难以把握,于是将研究转向学习经验的“母体”——学习活动。学习是通过学习者的主动行为而发生的,学生的学习取决于他做了什么。它的合理性在于它克服了经验论的许多不足,关注活动过程,同时又保留经验论许多长处,关注学生兴趣、个性和个人经验获得。不足处在于可能把研究者的注意力引向活动的形式,造成本末倒置的状况,视活动本身为目的,而忘却活动的宗旨活动为之服务的目标。而且,过分强调从实践中获取直接经验,不能完全反映学校教育和学生学习的本质特征。 1.7.“课程即教学计划”这种课程概念关注的重点及其隐念的教育价值观是什么,它的合理性及局限性各是什么?答:这种课程概念关注的重点是教学计划或培养人的蓝图。这一慨念力图纠正课程“经验说”的失之过宽,“教材说”的失之过窄,“行动说”的失之浅表,将重点放在培养人的计划上,包括对课程目标、内容、组织、评价等一系列问题的思考与决策,涵盖了课程的基本要素,因而比较周全。它的局限性在于它遗漏了课程实施这一极为重要的部分。课程实施不是原封不动地执行计划,从某种意义来说,课程实施过程是课程的“再设计”过程。“计划说”过分强调静态设计,预成课程,忽视动态设计,生成课程的倾向,将教育者关注的重点引向外在于学生的“计划”,最终导致有教无学。 1.8.“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或目标”这种课程概念关注的重点及其隐含的教育价值观是什么?它的合理性和局限性各是什么?答:这种课程概念关注的重点是学习者通过课程而获得的学习结果,即教育教学的目的,而不是手段。为此,选择和制定一套有结构、有序列、有可操作性的学习目标是课程研究的核心任务。“目标说”受企业科学化
13
管理运动的影响,强调预期、控制、效率、追求结果。它的合理性在于的确有利于课程的科学化和标准化。它的局限性在于容易导致视学校为工厂,视课程为生产线,视学生为原材料,视教育教学为“加工”学生成一个个标准件的倾向。而且无法保证预定目标对每个学生的适宜性,无法关注、调整那些非预期但对学生有很大影响的各种“因素”。
2.1.1.幼儿园课程目标在课程中有什么作用?答:幼儿园课程目标是幼儿园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是幼儿园课程的“指南针”和“方向盘”。在课程中,目标处于核心位置:它既是课程设计的起点,也是它的终点;它既是选择课程内容、课程组织方式和教学策略的依据,也是课程评价的标准。因此,课程设计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就是制定教育目标。
2.1.2.幼儿园课程目标三大来源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答:幼儿园课程目标的三大来源是:儿童发展、社会生活和人类知识。对这三个方面的研究是课程目标的来源与依据。幼儿园课程目标三大来源的具体内容:(1)对幼儿的研究。了解他们身心发展的规律;研究幼儿的发展需要:一要了解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所揭示的幼儿“应该”和“可能达到”到理想发展,二要了解幼儿的现实发展状况。(2)对社会的研究。社会对儿童成长的期望,即直接反映在政府的教育方针,政策法规和各种有关文件中,也反映在家庭的要求中,还体现在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同时还应关注社会生活对幼儿的实际影响和有可能造成的影响。(3)对人类知识的研究。从知识的角度考虑幼儿园课程目标时,设计者最为关心的是“该学科领域与幼儿的身心发展有什么关系,它能促进幼儿哪些方面的发展。” 2.1.3.如何对教育目标体系中三大来源的信息进行筛选协调?答:筛选工作应该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可能性筛选”。其主要任务是将三方信息加以综合整理,将那些相互矛盾、重叠的、不符合儿童年龄特征、社会需要的内容删除、合并、修正,构成一个可能性目标体系。这时的筛选工作也可与寻找目标信息的工作同步进行。第二步,“价值性筛选”。将第一步筛选出的“可能性目标”再经过教育哲学和学习心理学的过滤和调节,形成适当性目标。经过两次筛选协调,适当的幼儿园课程目标体系就基本确定下来了。
2.1.4.幼儿园课程目标可分为哪几个层次?答:幼儿园课程目标包括四个层次:(1)幼儿园课程的总目标与课程领域目标;(2)年龄阶段目标;(3)单元目标;(4)教育活动目标。
2.1.5.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制定应遵循哪些原则?答: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制定应遵循以下原则:(1)整体性原则:幼儿园课程目标的涵盖面要尽量周全,指向幼儿的全面发展。(2)系统性原则:课程目标要具有连续性和一致性。(3)可行性原则:目标制定要充分考虑本地区、本幼儿园、本班儿童的实际。(4)时代性原则:时代性原则要求我们要关注社会,关注社会发展。(5)缺失优先原则:儿童现实发展中不足的,但又是理想发展所必须的方面,应该给予特别的关注。(6)辩证性原则:课程目标的制定应处处体现辩证的观点,处理好各种关系。
2.1.6.确定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具体方法是什么?答:确定幼儿园课程的具体方法是:(1)幼儿园课程方案整体目标的制定:建立目标体系的第一步是学习、理解国家或地方教育主管部门颁布的文件中所提出的课程目标体系。第二步是考虑如何结合本园的特殊需要作相对调整;(2)各领域目标的制定:这一目标的制定需要将幼儿心理结构和教育内容两个维度再分解,分出教育内容的二级甚至三级结构和儿童发展的不同层次来,再制成更具体,对设计课程活动更有指导意义的目标明细表;(3)教育活动目标的制定:幼儿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教育内容来确定目标,应充分发掘课程内容本身所蕴藏的,促进幼儿发展的价值,并使之与上位目标,甚至课程目标相一致。
2.1.7.建立幼儿园课程目标体系需考虑的三个因素间有什么关系?答:建立幼儿园课程目标体系需要考虑学习者心理发展水平、学习主体心理结构、教育内容。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发展水平可能通过教育内容的深浅不同和发展要求的高低不一而间接反映出来,因此,这一因素隐藏在另外两个因素之中;任何内容领域的学习都应促进幼儿情感认知、动作、技能三种发展内容;同样这三方面发展,都要借助于学习内容才得以发展。这三个因素紧密结合,才可能形成合理的课程目标结构。
2.1.8.建立幼儿园课程目标体系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哪些?答:建立幼儿园课程目标体系,必须考虑的三个因素是:(1)学习主体的心理结构;(2)教育内容的范畴和结构;(3)学习者的心理发展水平。
2.2.1.幼儿园课程内容有哪几个基本组成部分?答:幼儿园课程内容的四个基本组成部分:(1)有助于幼儿获得基础知识的内容;(2)有助于掌握基本活动方式的内容;(3)有助于发展幼儿的智力和能力的内容;(4)有助于培养幼儿情感态度的内容。
2.2.2.选择幼儿园课程内容有哪些原则?答: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有七大原则:(1)合目的性原则:所选内容必须符合并有助于实现课程目标;(2)基础性原则:幼儿园课程内容应该立足于幼儿基础素质的全面发展,为其一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3)价值性原则:有效的学习依赖于有价值的学习内容。(4)发展适宜性原则:是指课程内容
14
既要符合幼儿已有发展水平,又能促进其进一步发展。(5)兴趣性原则:兴趣具有动机力量。(6)直接经验性原则:幼儿认识活动的具体形象性,使得他们的学习具有直接经验性特点。(7)兼顾“均衡”与“优先”原则:均衡指的是构成课程内容整体的各个部分之间的比例要适当。优先指课程设计者对某些内容和活动作价值比较,决定是否纳入课程及其比重和先后次序。
2.2.3.就幼儿的认知学习来说,有价值的内容具有哪些特点?答:有价值的学习内容具有以下特征:(1)贴近幼儿的生活,是他们经常接触的事物或现象;(2)有利于幼儿认识事物的本质以及事物之间的关系和联系;(3)能够让幼儿“研究”,并有利于幼儿学习和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4)挑战幼儿的能力并包含需要合作才能解决的问题。
2.2.4.选择幼儿课程内容时,贯彻兴趣性原则的途径有哪些?答:选择幼儿课程内容时,贯彻兴趣性原则的途径有:(1)关注幼儿的兴趣,从他们感兴趣的事物中选择教育价值丰富的内容;(2)将必要的课程内容“转化”为幼儿的兴趣。
2.2.5.当前幼儿园课程内容选择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答:当前幼儿园课程的内容选择中需要注意:(1)目标流失问题;(2)课程内容超载的问题;(3)片面适应社会需求,无视学习代价的问题;(4)幼儿园课程内容与幼儿园外生活经验及小学课程内容不衔接的问题。
2.3.1.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组织方法有哪些?答:幼儿园课程内容组织方法有:(1)论理组织法:根据知识的内在逻辑联系而组织课程内容的一种方法。(2)心理组织法:根据学习者的经验、能力、兴趣、需要来组织编排课程内容的方法。
2.3.2.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有哪些?答:幼儿园课程内容组织的形式有:(1)以学科为中心的组织形式;(2)以社会问题为中心的组织形式;(3)以儿童为中心的组织形式。
2.3.3.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组织原则是什么?答: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组织原则:(1)顺序性:是组织学习内容的时间次序。应由浅入深,由易到难;(2)连续性:强调的是后续的学习与先前的经验之间的关系;(3)整合性:是指加强课程内容之间、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经验之间以及学习经验之间的有机联系,帮助儿童对各种知识加以统整。
2.3.4.幼儿园教育的主要途径有哪些?答:幼儿园教育的主要途径有:(1)教学活动;(2)游戏;(3)日常生活和常规性活动;(4)学习环境;(5)家园合作。
2.3.5.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有哪些?答: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有:(1)集体活动;(2)小组活动;(3)个别活动。
2.3.6.幼儿园课程组织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答:幼儿园课程组织的基本原则有:(1)整体性原则:要求课程设计者树立整体观和系统观,把课程组织成为一个具有合理结构和内在逻辑联系的整体。(2)生活化原则:生活化是幼儿园课程的基本特点。应加强教育与生活的联系,使幼儿园教育生活化。(3)主体性原则:指的是要把课程组织成教师主动引导的、幼儿积极参与的教学过程。
2.3.7.幼儿园课程计划包括哪些内容?答:幼儿园课程计划包括的内容: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设计和组织的教育活动;幼儿自由选择的活动;一日生活的安排;学习环境的提供;家长工作和与社区的联系。
2.3.8.幼儿一日生活安排应注意的事项是什么?答:幼儿一日活动的安排应注意:(1)时间不宜划分过细、过碎,尽可能减少环节的转换;(2)根据动静交替的原则来安排一日活动;(3)一日生活安排要相对稳定并让幼儿了解,以有利于形成时问观念、秩序感和计划性。(4)每一环节结束前要有明确的信号提示,让幼儿做好转换活动的准备。(5)一旦多数幼儿完成转换环节,就立即转入下一个活动,以免养成拖拉的习惯。
2.3.9.论理组织法的优缺点是什么?答:论理组织法这种课程组织方法注重知识本身的系统性和逻辑性,有利于学习者获得系统的知识和严密的思维训练;计划性比较强,一般有统一的教材和教学要求,教师较容易把握,也有利于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但容易忽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要,与生活实际联系不密切,难以照顾到学习者的已有经验、学习能力方面的个体差异,因而造成被动学习、重知识轻能力、重认知轻情感个性的情况。
2.3.10.心理组织法的优缺点是什么?答:心理组织法由于以学习者的生活经验为基点,按经验演进的原则逐步扩大学习范围,因而较适合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和个别差异,容易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主动性、理解力;同时,教学内容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变通性,容易及时增补有价值的内容,也有利于教师和儿童一起计划、安排课程活动。但较难形成系统的经验,加之儿童真正的兴趣难以预先确定,因此,教师把握起来有较大的难度。
2.3.11.以学科为中心组织形式的优缺点是什么?答:学科为中心的组织形式优点是重视知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计划性强。缺点在于可能造成各领域知识的分割,而且容易忽视学生的兴趣、造成被动学习,重知识轻能力,重认知轻情感个性。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