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料】声音及其特性(讲义及答案)学习专用

教育资源

声音及其特性(讲义)一、知识点睛

1. 声音的产生

声音是由于物体的

引起的。

2. 声音的传播

(1)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我们把它叫做 ; (2)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物理学中把这样的物质叫做 (3)传声的介质可以是 、 、 ; (4)真空不能传声。 3. 声速

(1)声音传播的快慢用声速来表示。它的大小等于声音在

介质中每秒内传播的 ; (2)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 和 一般,v 固 v 液 _v 气; 同种介质,温度越高,声速越 (3)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 4. 声音的特性

(1)我们把声音的 、

音的三要素。

m/s。 和

称之为声有关;。

(2)音调:声音的 ,由 决定。

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① 频率: ,描述物体振动的快慢;单位是 ,简称赫,符号为 Hz;如果一个物体在 1s 的时间内振动 100 次,它的频率就是 ; ② 多数人能听到的频率范围约从 到 ;高于 20 000Hz 的声就叫做 ,低于 20Hz 的叫做 ; ③ 人类能听到的声叫声音,声音、超声波、次声波统称 (3)响度:声音的 ;与

(4)音色:声音的品质与特色;与物体的

有关。

有关。 和 等

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

二、精讲精练

【板块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 手拨动琴弦,发出悦耳的声音,发声的物体是( )

A.手指 B.琴弦 C.耳膜 D.空气

2. 南美洲热带雨林中有一种鸟能抓住一根木棍打击树干发

出有节奏的声音,可谓是鸟界的“打击乐高手”,这声音是由树干的 因为声音可以在

产生的,人们听到这种“打击乐”是

中传播。

3. 如图所示,小明敲击乙音叉时,与甲音叉的叉股接触的乒乓

球会弹起来,这一现象既可以说明发声的物体在 也能说明声音可以在 行此实验,则 现象。

4. 小明把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小芳在另一端敲击铁管, 小明先后听到两次响声,先听到的声音是由 传播来的,这说明声音在 中传播速度比在 中要快。 5. 我国古书《梦溪笔谈》中记载: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

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其原因是 能够传声,且比空气传声的速度 。 6. 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到玻璃罩中,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 声音逐渐减小直到消失;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声音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这说明 。 7. 钓鱼者经验之一是:不要在周边说话。因为说话时,声音能把鱼吓走,这种现象说明 。 8. 闭着嘴,轻叩自己的牙齿,自己能听到叩齿声,但是别人却不一定听得到,自己能听到声音是因为叩齿声能通过

方式传给听觉神经,从而把信号传给大脑,别人听

_传播出去。

不见叩齿声是因为闭着嘴,声音不能通过

中传播;若在月球表面上进

(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上述

9. 有关声音的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中不能传声

B.声音传播时不需要其他物质

C.声音在气体、液体、固体中都能传播,由于在气体中

受的阻力较小,所以在气体中传播的速度快 D.声音以声波的形式来传播 第3 题图 第6 题图

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

10. 有关声速的描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

B. 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都可以传播,一般在固体中

的传播速度较大,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次之,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较小

C.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变快 D.在空气中的声速一定是 340m/s

11. (双选)关于声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振动得越快,声音的传播速度越大 B.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C.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3×108m/s D.15℃时,空气中的声速大约是 340m/s

12. 设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340m/s,在钢铁中的传播速

度为 5000m/s,一人用铁锤敲击一下铁桥的一端而发出的声音,另一个人在另一端听到两声且相差 0.58 秒,则铁桥的长度约为多少米? 【板块二】声音的特性 13. 蜜蜂采蜜归来,由于负重增加,蜜蜂翅膀扇动的频率变低,

则蜜蜂发出的声音的 会变低。 14. 下列操作中,不能改变音调的是(

A.改变杯中水量,再次用湿手摩擦杯口

B. 改变用力大小,再次敲击鼓面

教育资源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