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考试真题答案及解析卷三

2016年司法考试真题答案及解析卷三

1.根据法律规定,下列哪一种社会关系应由民法调整? A.甲请求税务机关退还其多缴的个人所得税

B.乙手机丢失后发布寻物启事称:“拾得者送还手机,本人当面酬谢” C.丙对女友书面承诺:“如我在上海找到工作,则陪你去欧洲旅游” D.丁作为青年志愿者,定期去福利院做帮工 试题答案 B 试题解析

【考点】民事法律关系

【解析】民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A项中。税务机关与纳税主体甲并非平等主体,属行政法律关系。不选。B项中,乙与拾得者为悬赏广告当事人,属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应选。民法并不调整所有的社会生活事实,纯粹社会生活事实不属于民法的调整范围。C项中,丙所作意思表示并无法效意思,故其属于情谊行为,不受民法调整。不选。D项中,志愿者丁与福利院之间帮工因并无法效意思,只能属于纯粹社会生活事实,不受民法调整。不选。

2.甲企业是由自然人安琚与乙企业(个人独资)各出资50%设立的普通合伙企业,欠丙企业货款50万元,由于经营不善,甲企业全部资产仅剩20万元。现所欠货款到期,相关各方因货款清偿发生纠纷。对此,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确的?

A.丙企业只能要求安琚与乙企业各自承担15万元的清偿责任 B.丙企业只能要求甲企业承担清偿责任

C.欠款应先以甲企业的财产偿还,不足部分由安琚与乙企业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D.就乙企业对丙企业的应偿债务,乙企业投资人不承担责任 试题答案 C 试题解析 【考点】合伙

【解析】合伙企业之债务,先以合伙企业财产清偿,合伙人对合伙债务负无限连带责任。故A项、B项错误,C项正确。个人独资企业中,投资人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故D项错误。

3.潘某去某地旅游,当地玉石资源丰富,且盛行“赌石”活动,买者购买原石后自行剖切,损益自负。潘某花5000元向某商家买了两块原石,切开后发现其中一块为极品玉石,市场估价上百万元。商家深觉不公,要求潘某退还该玉石或补交价款。对此,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商家无权要求潘某退货

B.商家可基于公平原则要求潘某适当补偿 C.商家可基于重大误解而主张撤销交易 D.商家可基于显失公平而主张撤销交易 试题答案 A 试题解析

【考点】意思表示可撤销法律行为重大误解显失公平射幸行为

【解析】法律行为需要具备三个有效要件,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本题中,商家明知原石有可

能是极品玉石,仍作出以5000元出售之意思表示,并不存在重大误解,C项不选。买者购买原石后自行剖切,损益自负,故不受等价有偿约束,自无公平原则之适用,即使存在明显不对等之情形,亦不构成显失公平,故而B项、D项不选。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合同有效成立,对当事人均有约束力,故A项正确。

4.甲公司员工唐某受公司委托从乙公司订购一批空气净化机,甲公司对净化机单价未作明确限定。唐某与乙公司私下商定将净化机单价比正常售价提高200元,乙公司给唐某每台100元的回扣。商定后,唐某以甲公司名义与乙公司签订了买卖合同。对此,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该买卖合同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因而无效 B.唐某的行为属无权代理,买卖合同效力待定

C.乙公司行为构成对甲公司的欺诈,买卖合同属可变更、可撤销合同 D.唐某与乙公司恶意串通损害甲公司的利益,应对甲公司承担连带责任 试题答案 D 试题解析

【考点】代理权滥用

【解析】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存在于双方虚伪表示行为。《民法总则》第146条规定:“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如果隐藏行为违反了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或违反社会公序良俗,则属于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隐藏行为无效。本题中,只有一个法律行为,即唐某滥用代理权与乙公司签订的买卖合同,并不存在所谓虚伪行为与隐藏行为之区分,该合同因因恶意窜通损害第三人利益而无效,并非因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而无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