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题

科学四年级下册复习题

第一单元《骨骼与肌肉》

1、人体中共有(206)块骨头,它们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支架——(骨骼)。

2、我们全身的骨头分成四部分:(头骨)、(躯干骨)、(手臂骨)、(腿脚骨)。 3、人的手骨共有(27)块。

4、骨(又硬又结实),它们可以(生长),不但能(长长),还能(长粗)。 5、骨头里有(骨髓)和(血管),骨髓能制造(血细胞)。 6、骨骼具有(运动)、(支撑)、(保护)的作用。 7、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相连地方叫做(关节)。

8、人体主要关节有:(颌关节)、(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指关节)、 (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

9、关节常见的类型有:(铰链关节)、(旋转关节)、(球状关节)。 10、关节常见的运动方式有:(屈伸)、(旋转)、(既能屈伸又能旋转)。 11、关节的运动方式与相应的关节名称:

(1)屈伸:肘关节、指关节、膝关节(2)旋转:桡尺关节(前臂) (3)既能屈伸又能旋转:肩关节、颌关节(下巴)、髋关节

12、人体关节有(运动)和(缓冲)的作用。

13、要使我们的身体动起来,仅靠(骨骼)是不够的,还必须有(肌肉)的参与。 14、人体的各种动作都是由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带动(骨)、(关节)而实现的。 15、人体肌肉共有(600)多块。肌肉占到了人身体重量的(40%)。

16、附着在骨头上的肌肉总是(成对)在一起工作,一个(收缩),另一个就(放松)。 17、人体静止不动时,负责(心跳)、(呼吸)的一些肌肉仍在运动。 18、体育运动可以强健我们的(骨骼)和(肌肉)。 19、经常运动的好处有:(肌肉发达)、(体力充沛)、(改善柔韧性)、(更有耐力)… 20、各种体育运动对增强体力、柔韧性和耐力的效果不完全一样: 增强体力的运动项目:举重、游泳。 增强柔韧性的运动项目:体操、伸展肢体、游泳。 增强耐力的运动项目:羽毛球、自行车、慢跑、游泳。 21、为了使肌肉和骨骼保持正常工作,平常需要多吃些(蛋白质)和(钙)含量高的食品。 22、蛋白质含量高的食品有:(鱼、虾、肉、蛋类;豆、奶类)。钙含量高的食品有:(豆、奶类)。 23、预防运动受伤的方法有:(做好准备活动)、(穿戴保护器具)、(使用软垫)。

第二单元《养蚕》

1、蚕卵是(椭圆形)的,呈(淡灰色),中间有些凹下去。

2、刚孵出的小蚕叫(蚁蚕),颜色黑黑的,像蚂蚁,只有(两三毫米)长。 3、蚕吃的食物主要是(桑叶)。蚕是靠(气门)来呼吸的。

4、蚕宝宝是从(头部)开始蜕皮的,蚕蜕皮的原因是(旧皮阻碍身体长大)。 5、蚕蜕皮时有约一天时间不吃也不动,这叫(休眠)。 6、在蚕成长的过程中,要经过(4)次蜕皮。 7、蚕从吐丝到结茧完成大约需要(两)天时间。

8、蚕茧的形状是(椭圆形)的,大约(5)厘米长,(3)厘米宽,一只茧的重量约(1.5—2.5)克。

9、剪开茧子后的蛹还能(正常发育)。

1

10、蚕蛾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三)对足,头上的一对触角是(羽毛)形状的。

11、世界上最先种桑、养蚕、生产丝织品的国家是(中国)。

12、(2000多)年前,我国西汉的(张骞)用(丝绸)打开了中国通往西域各国的贸易通道。

13、抽丝要经过这样几道程序:(1)摘掉蚕茧表面乱丝(2)把蚕茧在开水中浸泡(3)细刷搅动,找出丝头(4)抽丝、测量,缠绕在线板上。

14、蚕的一生分为以下四个阶段:(蚕卵)、(蚕)、(蚕蛹)、(蚕蛾)。 15、象蚕这样,一生经过几次变化,各个阶段的外形、生活方式都不一样的现象叫(“变态”)。 16、蚕蛾和蝴蝶的相同点:(1)身体都分为头、胸、腹三部分(2)头部都有一对触角,(3)胸部都有三对足(4)有两对翅膀(5)一生都要经过几次变化。

第三单元《物体的运动》

1、判断物体是否在运动的标志是:这一物体相对于另外一个物体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我们把这另外一个物体称为(参照物)。

2、参照物是事先假定为(不动)或(静止)的物体。 例如:汽车的行驶,是以路旁的房屋、树木作为参照物的。

3、“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的意思是:人随着小竹排在江中前进,如果以小竹排为参照物,人是不动的,就会感觉巍巍青山在后退。

4、世界上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只有(相对静止)的物体。 5、刘翔参加的是(110米栏),他的最好成绩是(12秒88)。

6、(运动的快慢)就是常说的(运动速度),可以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来测量。

7、气象台在发布台风预报时,除了有时间、风速、风级以外,还强调(风向)。 8、有些看似不动的物体,实际上也在缓慢(生长)或(运动),如指甲的生长等。 9、物体运动的方式主要有四种:(直线运动)、(往复运动)、(旋转运动)、(摆动)。 10、按运动的轨迹可将运动方式分为两类:(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11、小车运动的快慢与(拉力大小)有关。拉力(越大),走得越快。 12、在一个摆中,重物来回往返一次,我们算它(摆动一次)。

13、摆的快慢与(摆线长短)有关系,(摆线越短),摆得越快。摆的快慢与(摆锤轻重)、(摆角大小)没有关系。

第四单元《无处不在的力》

1、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速度和方向)。 2、力有(大小)和(方向)。

3、力是(无形)的,但我们可以体验和观察到力(作用在物体时)所产生的效果。 4、我们可以利用(弹簧秤)来测量力的大小。力的单位是(牛顿)。

5、弹簧秤的使用方法:(1)使用前先检查指针是否在(“0” 处)。(2)读数时,(视线)要与(指针)平齐。(3)被测的力不可超过弹簧秤标定的(最大数值)。 6、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7、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或体积)会发生(改变);去掉外力后,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或体积,这种性质叫做(弹性)。这种能使物体恢复到原来的(形状或体积)的力叫做(弹力)。弹力的方向与受力的方向(相反)。 8、物体的弹性是有(一定限度)的。

2

9、(地球引力)使地球上的万物都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

10、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运动)时,在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物体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11、摩擦力是一种(阻碍运动)的力。

12、物体穿过(液体)或(空气)时,也会产生摩擦力,这种摩擦力叫(阻力)。

13、鲸或海豚的身体形状都是两头尖,中间大,这种(流线型)的体形有利于克服阻力。 14、减小摩擦力的方法有:(1)把滑动摩擦改为滚动摩擦(2)使接触面变光滑(3)把运动物体的外形做成流线型(4)减轻物体的重量

15、生活中需要增大摩擦力的地方:汽车轮胎上的条纹、车轮上的防滑链条、鞋底的花纹、用毛巾包着瓶盖拧盖。

16、生活中需要减小摩擦力的地方:自行车链条中加润滑油、轴承中的小钢珠、流线型的潜艇和船。

17、降落伞下降的过程中主要受到(向下的重力)和(向上的空气阻力)的作用。

18、降落伞下降的速度主要与(伞面的大小)和(物体的重量)有关。伞面(越大),下降速度越慢;物体的重量(越轻),下降速度越慢。

第五单元《调查与预测》

1、某个地方有哪些东西存在,某段时间发生了什么事情,或者是两个事件之间是否存在关系。这时,我们应该采用(调查)的方法。

2、调查的常用形式有:(现场调查)、(访问调查)、(问卷调查)、(资料调查)。 3、在科学探究中,(推理)是对已经发生的事件和正在发生的事件作出合理的解释;而(预测)是根据现有证据和已有的经验,对事物或现象的未来变化作出推测。 4、历时40年的研究,能够预测黑猩猩行为的科学家是(珍妮)。 5、科学的(预测)不是随意的猜想,而是(有根据)地推论。 6、在生活中成功预测的事例有:

(1)乌云从天边飘过来,预示着将要有一场雨。

(依据:云能够帮助我们识别阴晴风雨,预知天气变化。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2)冬天往冰冷的玻璃杯里倒热水,杯子可能会爆裂。 (依据:由于受热不均匀,热胀冷缩会导致杯子爆裂。)

设计实验

(一)、小车运动速度可能与( 拉力 )( 车的重量 )( 路面 )等有关系 1、问题:小车运动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2、假设:与拉力大小有关。拉力越大,走得越快;拉力越小,走得越慢。 3、保持不变的有:车的重量,路面 4、需要改变的有:拉力的大小 5、实验设计与记录 拉力

实验结果(秒)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3

最后结果 第四次 第五次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