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题型:
一、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二、计算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三、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人因工程学 (HUMAN FACTORS) 总复习题
一、人因工程学概述
(1) 人因工程学的定义和研究目的
人因工程学就是按照人的特性设计和改进人机环境系统的科学。研究各种工作环境中人的因素,研究人和机器及环境的相互作用,研究人的工作、生活中怎样统一考虑工作效率、人的健康、安全和舒适等问题的科学。美国的人因工程学命名多采用人因工程学。
人因工程学研究目的是:研究人—机—环境三者之间关系的学科。特别突出系统设计中以人为主体的设计原则。人因工程学在实现工业工程的效率、质量、成本、安全和健康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2) 人因工程学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人因工程的发展过程基本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1) 萌芽阶段:19世纪,主要是泰勒等人创立的科学管理时期,主要以提高生产效率、人员选拔培训作为主要研究内容,人机关系中,主要是强调人适应机器。
2) 初始阶段(一战与二战期间):这一期间主要围绕如何提高效率。研究的内容包括人的疲劳研究,人员培训,选拔研究,心理学的研究等。对组织影响生产力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
3) 成长阶段(二战-60年代):研究人机界面如何有效匹配,对人机系统的研究由人适应机器到机器设备如何适应人。
4) 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人因工程研究三大趋向:①研究领域不断扩大,向人机环境系统优化方向发展;②应用范围越来越广;③在高技术领域的特殊作用。
(3) 人因工程学的研究内容
研究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
研究人一机一环境系统整体设计; 研究人机界面设计;
研究工作场所设计和改善; 研究工作环境及其改善; 研究作业方法及其改善; 研究系统的安全和可靠性; 研究组织与管理的效率。
(4) 人因工程学有哪些研究方法
调查法:包括访谈法、考察法和问卷法。
观测法:研究者通过观察、测定和记录自然情境下发生的现象,来认识研究对象的方法。
实验法:在人力控制条件下系统改变一定变量因素,以引起研究对象相应变化来做出因果推论和变化预测的一种方法。
感觉评价法;是运用人的主观感受对系统特性进行评价的一种方法。
心理测验法:以心理学中个体差异理论为基础,对被试个体在某种心理测验中的成绩与常模进行比较,用以分析被试心理素质的一种方法。
图示模型法。是采用图形对系统进行描述,直观地反映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从而描述系统本质的一种方法。
(5) 绘图说明人机系统简化模型。
人机系统是由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人和机器两个系统构成、且能完成特定目标的一个整个系统。
二、人体测量
(6) 产品尺寸设计可分为哪三种类型及准则,设计适用于90%华北男性使用的产品,如
何确定身高范围?(本题12分)
I型产品尺寸设计(又称“双限值设计”),按可调准则。(3分) 设计优先采用可调式结构。给使用者依其需要调整的控制权。
要适合100%的尺寸,常有技术的困难且成本太高。一般调整的范围也以5th -95th 百分位数为准。如高度可调的办公椅、驾驶座、工作台、控制器、安全带等。
Ⅱ型产品尺寸设计(又称“单限值设计”),按最大最小准则。(3分)
设计的最大尺寸参考人体尺寸的低百分位;设计的最小尺寸参考人体的高百分位。 例如门框高度的设计可考虑单侧百分比95%来设计。按照这一方案,95%过门的人进门时没有问题,只有5%较高的人进门时需要低头。一般设计中最常用的百分比是95%,也常用较高的标准99%。
用大值:如门高、座位宽;逃生孔、维修孔道;安全带的长度、强度(施力)等。 用小值:如:操作人与操控钮、操控杆的距离及施力;容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