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课后习题答案

将Q=4代入市场反需求函数P=64-2Q,得 P=56 于是,厂商的利润为

2

π=P·Q-TC=56×4-(4+40×4)=48

所以,当该垄断厂商在两个市场上实行统一的价格时,他追求利润最大化的销售量为Q=4,价格为P=56,总的利润为π=48。

(3)比较以上(1)和(2)的结果,即将该垄断厂商实行三级价格歧视和在两个市场实行统一定价的两种做法相比较,可以清楚地看到,他在两个市场实行三级价格歧视时所获得的利润大于在两个市场实行统一定价时所获得的利润(因为146>48)。这一结果表明进行三级价格歧视要比不这样做更为有利可图。

7. 解答:(1)由题意可得:

2

LAC=LAC/Q=Q-Q+200,LMC=dLTC/dQ=且已知与份额需求D曲线相对应的反需求函

数为P=Q.

由于在垄断竞争厂商利润最大化的长期均衡时,D曲线与LAC曲线相切(因为л=0),即有 LAC=P,于是有: 001QQ+200=Q

解得 Q=200(负值舍去了)

以Q=200代入份额需求函数,得:P=×200=138

所以,该垄断竞争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长期均衡时的产量Q=200,价格P=138. 由Q=200代入长期边际成本LMC函数,得: LMC=×2002-×200+200=116

因为厂商实现长期利润最大化时必有MR=LMC,所以,亦有MR=116.

1?再根据公式MR=P(

111?ed)ed)解得ed≈6

,得:116=138(

ed≈6.

所以,厂商长期均衡时主观需求曲线d上的需求的价格点弹性

(3)令该厂商的线性的主观需求d曲线上的需求的函数形式 P=A-BQ,其中,A表示该线性需求d 曲

线的纵截距,-B表示斜率.下面,分别求A值和B值.

根据线性需求曲线的点弹性的几何意义,可以有

ed?PA?P ,其中,P 表示线性需求d曲线上某

ed?P138A?P,得:6=A?138

一点所对应的价格水平.于是,在该厂商实现长期均衡时,由

解得 A=161

此外,根据几何意义,在该厂商实现长期均衡时,线性主观需求d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可以表示为:

A?P161?138?0.115QB==200

161?P于是,该垄断竞争厂商实现长期均衡时的线性主观需求函数为:P=A-BQ= 或者 Q=0.115

8.解答:由已知条件得

LMC=15Q2-400Q+2 700 LAC=5Q2-200Q+2 700 MR=2 200A-200Q

由于垄断竞争厂商长期均衡时有MR=LMC,且有LAC=P(因为π=0),故得以下方程组

2

15Q-400Q+2 700=2 200A-200Q 2

5Q-200Q+2 700=2 200A-100Q 解得Q=10,A=1。

代入需求函数,得P=1 200。 9.解答:厂商1的利润函数为

π1=TR1-C1=P·Q1-C1=[152-(Q1+Q2)]Q1-8Q1 =144Q1--

厂商1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π1/?Q1=144--=0 由此得厂商1的反应函数为Q1(Q2)=120-(1) 同理,厂商2的利润函数为

π2=TR2-C2=P·Q2-C2=[152-(Q1+Q2)]Q2- =152Q2--

厂商2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π2/?Q2=152--=0 由此得厂商2的反应函数为Q2(Q1)=-(2)

联立以上两个反应函数式(1)和式(2),构成以下方程组Q1=120-

Q2=-

得古诺解:Q1=,Q2=。

10.解答:先考虑追随型厂商2,其利润函数为

π2=TR2-C2=P·Q2-C2=[100-(Q1+Q2)]Q2-20Q2 =80Q2--

其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π2/?Q2=80--=0 其反应函数为Q2=100- (1) 再考虑领导型厂商1,其利润函数为

π1=TR1-C1=P·Q1-C1=[100-(Q1+Q2)]Q1-

并将追随型厂商2的反应函数式(1)代入领导型厂商1的利润函数,于是有 π1=[100-(Q1+100-]Q1-=-

厂商1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π1/?Q1=-=0 解得Q1=。

代入厂商2的反应函数式(1),得Q2=100-=100-×=

最后,将Q1=,Q2=代入需求函数,得市场价格P=100-×+=。 所以,此题的斯塔克伯格解为Q1= Q2= P= 11. 解答:(1)若无广告,即A=0,则厂商的利润函数为 2222π(Q)=P(Q)*Q-C(Q)=(88-2Q)Q-(3Q+8Q)=88Q-2Q-3Q-8Q=80Q-5Q dπ(Q)/d(Q)=80-10Q=0 *解得Q=8 *所以利润最大化时的产量Q=8 *P=88-2Q=88-2*8=72 *2π=80Q-5Q=320 (2)若有广告,即A>0,即厂商的利润函数为 π(Q,A)=P(Q,A)*Q-C(Q,A) =(88-2Q+22A)*Q-(3Q2+8Q+A) A-A A=0 Q/A-1=0得出Q=A =80Q-5Q+2Q分别对Q,A微分等于0得80-10Q+2解得:Q=10,A=100 代人需求函数和利润函数,有 P=88-2Q+2*2***A=88 A-A π=80Q-5Q+2Q =400 (3)比较以上(1)与(2)的结果可知,此寡头厂商在有广告的情况下,由于支出100的广告费,相应的价格水平由原先无广告时的72上升为88,相应的产量水平由无广告时的8上升为10,相应的利润也由原来无广告时的320增加为400 12.解答:要点如下:

(1)关于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

垄断厂商在短期内是在给定的生产规模下,通过产量和价格的调整来实现MR=SMC的利润最大化原则的。

如图7—4所示,垄断厂商根据MR=SMC的原则,将产量和价格分别调整到P0和Q0,在均衡产量Q0上,垄断厂商可以盈利即π>0,如图7—4(a)所示,此时AR>SAC,其最大的利润相当于图中的阴影部分面积;垄断厂商也可以亏损即π<0,如图7—4(b)所示,此时,AR<SAC,其最大的亏损量相当于图中的阴影部分。在亏损的场合,垄断厂商需要根据AR与AVC的比较来决定是否继续生产:当AR>AVC时,垄断厂商继续生产;当AR<AVC时,垄断厂商必须停产;而当AR=AVC时,垄断厂商处于生产与不生产的临界点。在图7—4(b)中,由于AR<AVC,故该垄断厂商是停产的。

图7—4

由此可得垄断厂商短期均衡的条件是:MR=SMC,其利润可以大于零,小于零,或等于零。 (2)关于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

在长期,垄断厂商是根据MR=LMC的利润最大化原则来确定产量和价格的,而且,垄断厂商还通过选择最优的生产规模来生产长期均衡产量。所以,垄断厂商在长期可以获得比短期更大的利润。

在图7—5中,在市场需求状况和厂商生产技术状况给定的条件下,先假定垄断厂商处于短期生产状态,尤其要注意的是,其生产规模是给定的,由SAC0曲线和SMC0曲线所代表,于是,根据MR=SMC的短期利润最大化原则,垄断厂商短期利润最大化的均衡点为E0,短期均衡产量和价格分别调整为Q0和P0,并且由此获得的短期利润相当于图中较小的那块阴影部分的面积P0ABC。下面,再假定垄断厂商处于长期生产状态,则垄断厂商首先根据MR=LMC的长期利润最大化的原则确定长期利润最大化的均衡点为E,长期的均衡产

***

量和均衡价格分别为Q和P,然后,垄断厂商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选择最优的生产规模(由SAC曲线

**

和SMC曲线所代表),来生产长期均衡产量Q。由此,垄断厂商获得的长期利润相当于图中较大的阴影部分

*

的面积PDGF。显然,由于垄断厂商在长期可以选择最优的生产规模,而在短期只能在给定的生产规模下生产,所以,垄断厂商的长期利润总是大于短期利润。此外,在垄断市场上,即使是长期,也总是假定不可能有新厂商加入,因而垄断厂商可以长期保持其高额的垄断利润。

图7—5

由此可得,垄断厂商长期均衡的条件是:MR=LMC=SMC,且π>0。

13.解答:要点如下:

(1)在分析寡头市场的厂商行为的模型时,必须首先要掌握每一个模型的假设条件.古诺模型假设是:第一,两个寡头厂商都是对方行为的消极的追随者,也就是说,每一个厂商都是在对方确定了利润最大化的产量的前提下,再根据留给自己的的市场需求份额来决定自己的利润最大化的产量;第二,市场的需求曲线是线性的,而且两个厂商都准确地知道市场的需求状况;第三,两个厂商生产和销售相同的产品,且生产成本为零,于是,它们所追求的利润最大化目标也就成了追求收益最大化的目标. (2)在(1)中的假设条件下,古诺模型的分析所得的结论为:令市场1容量或机会产量为OQ,则每个寡头厂商的均衡产量为3OQ,行业2的均衡产量为3OQ,.如果将以上的结论推广到m个寡头厂商的场1合,则每个寡头厂商的均衡产量为m?1OQ,行业的均衡总产量为mm?1OQ. (3)关于古诺模型的计算题中,关键要求很好西理解并运用每一个寡头厂商的反应函数:首先,从每个寡头厂商的各自追求自己利润最大化的行为模型中求出每个厂商的反映函数.所谓反应函数就是每一个厂商的的最优产量都是其他厂商的产量函数,即Qi=f(Qj),i、j=1、2,i?j.然后,将所有厂商的反应函数联立成立一个方程组,并求解多个厂商的产量.最后所求出的多个厂商的产量就是古诺模型的均衡解,它一定满足(2)中关于古诺模型一般解的要求.在整个古诺模型的求解过程中,始终体现了该模型对于单个厂商的行为假设:每一个厂商都是以积极地以自己的产量去适应对方已确定的利润最大化的产量. 14.解答:要点如下:

(1)弯折的需求曲线模型主要是用来解释寡头市场上的价格刚性的。该模型的基本假设条件是:若行业中的一个寡头厂商提高价格,则其他的厂商都不会跟着提价,这便使得单独提价的厂商的销售量大幅度地减少;相反,若行业中的一个寡头厂商降低价格,则其他的厂商都会将价格降低到同一水平,这便使得首先单独降价的厂商的销售量的增加幅度是有限的。

(2)由以上(1)的假设条件,可以推导出单个寡头厂商弯折的需求曲线:在这条弯折的需求曲线上,对应于单个厂商的单独提价部分,是该厂商的主观的需求曲线d的一部分;对应于单个厂商首先降价而后其他厂商都降价的部分,则是该厂商的实际的需求份额曲线D。于是,在d需求曲线和D需求曲线的交接处存在一个折点,这便形成了一条弯折的需求曲线。在折点以上的部分是d需求曲线,其较平坦即弹性较大;在折点以下的部分是D需求曲线,其较陡峭即弹性较小。

(3)与(2)中的弯折的需求曲线相对应,可得到间断的边际收益MR曲线。换言之,在需求曲线的折点所对应的产量上,边际收益MR曲线是间断的,MR值存在一个在上限与下限之间的波动范围。

(4)正是由于(3),在需求曲线的折点所对应的产量上,只要边际成本MC曲线的位置移动范围在边际收益MR曲线的间断范围内,厂商就始终可以实现MR=MC的利润最大化的目标。这也就是说,如果厂商在生产过程中因技术、成本等因素导致边际成本MC发生变化,但只要这种变化使得MC曲线的波动不超出间断的边际收益MR曲线的上限与下限,就始终可以在相同的产量和相同的价格水平上实现MR=MC的利润最大化的原则。至此,弯折的需求曲线便解释了寡头市场上的价格刚性现象。

15.解答: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由于厂商的MR=P,所以完全竞争厂商利润最大化的原则MR=MC可以改写为P=MC。这就是说,完全竞争厂商的产品价格等于产品的边际成本。

而在垄断市场条件下,由于垄断厂商的MR曲线的位置低于d需求曲线的位置,即在每一产量水平上都有P>MR,又由于垄断厂商是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MR=MC来决定产量水平的,所以,在每一个产量水平上均有P>MC。这就是说,垄断厂商的产品价格是高于产品的边际成本的。而且,在MC曲线给定的条件下,垄断厂商的d需求曲线以及相应的MR曲线越陡峭,即厂商的垄断程度越强,由利润最大化原则MR=MC所决定的价格水平P高出边际成本MC的幅度就越大。

鉴于在垄断市场上的产品价格P>MC,经济学家提出了一个度量厂商垄断程度的指标:勒纳指数。勒纳指数=(P-MC)/P。显然,当厂商的垄断程度越强,d需求曲线和MR曲线越陡峭时,P-MC数值就越大,勒纳指数也就越大。

第十一章 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1.什么是市场失灵?有哪几种情况会导致市场失灵?

解答:在某些情况下,指市场机制会导致资源配置不当即无效率的结果,这就是市场失灵。换句话说,市场失灵是自由的市场均衡背离帕累托最优的情况。导致市场失灵的情况包括:垄断,外部影响,公共物品,不完全信息等。

2.垄断是如何造成市场失灵的?

解答:第一,在垄断情况下,厂商的边际收益小于价格。因此,当垄断厂商按利润最大化原则(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确定产量时,其价格将不是等于而是大于边际成本。这就出现了低效率的情况。

第二,为获得和维持垄断地位从而得到垄断利润的寻租活动是一种纯粹的浪费,这进一步加剧了垄断的低效率情况。

3.外部影响的存在是如何干扰市场对资源的配置的?

解答:第一,如果某个人采取某项行动的私人利益小于社会利益(即存在外部经济),则当这个人采取该行动的私人成本大于私人利益而小于社会利益时,他就不会采取这项行动,尽管从社会的角度看,该行动是有利的。

第二,如果某个人采取某项行动的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即存在外部不经济),则当这个人采取该行动的私人利益大于私人成本而小于社会成本时,他就会采取这项行动,尽管从社会的角度看,该行动是不利的。

第三,上述两种情况均导致了资源配置失当。前者是生产不足,后者是生产过多。 4.如何看“科斯定理”?它在资本主义社会中适用吗?它在社会主义社会中适用吗?

解答:第一,科斯定理要求财产权明确。但是,财产权并不总是能够明确地加以规定。有的资源,例如空气,在历史上就是大家均可使用的共同财产,很难将其财产权具体分派给谁;有的资源的财产权即使在原则上可以明确,但由于不公平问题、法律程序的成本问题等也变得实际上不可行。

第二,科斯定理要求财产权可以转让。但是,由于信息不充分以及买卖双方不能达成一致意见等,财产权并不一定总是能够顺利地转让。

第三,即使财产权是明确的、可转让的,也不一定总能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转让之后的结果可能是它与原来的状态相比有所改善,但不一定为最优。

第四,分配财产权会影响收入分配,而收入分配的变动可以造成社会不公平,引起社会动乱。在社会动乱的情况下,就谈不上解决外部影响的问题了。

5.公共物品为什么不能靠市场来提供?

解答:第一,公共物品不具备消费的竞用性。

第二,由于公共物品不具备消费的竞用性,任何一个消费者消费一单位公共物品的机会成本总为0。这意味着,没有任何消费者要为他所消费的公共物品去与其他任何人竞争。因此,市场不再是竞争的。如果消费者认识到他自己消费的机会成本为0,他就会尽量少支付给生产者以换取消费公共物品的权利。如果所有消费者均这样行事,则消费者支付的数量将不足以弥补公共物品的生产成本。结果便是低于最优数量的产出,甚至是零产出。

6.什么是公地的悲剧?

解答:当某种物品具有竞用性但不具有排他性,即是所谓的“公共资源”时,每个人出于自己利益的考虑,都会尽可能多地去利用这种物品,使它很快地被过度使用,从而造成灾难性的后果。这种情况被西方学者称为公地的悲剧。

7.什么是委托—代理问题?

解答:委托人(如雇主、股东等)委托代理人(如雇员、经理等)处理与自己有关的一些事务,并支付给代理人相应的报酬。但是,由于代理人的利益往往与委托人的利益并不一致(有时甚至可能完全不同),因此,对委托人来说,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确保代理人按照自己的要求行事?这就是所谓的“委托—代理”问题。

8.市场机制能够解决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问题吗?

解答:第一,市场机制可以解决一部分的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问题。例如,为了利润最大化,生产者必须根据消费者的偏好进行生产,否则,生产出来的商品就可能卖不出去。生产者显然很难知道每个消费者的偏好的具体情况。不过,在市场经济中,这一类信息的不完全并不会影响他们的正确决策——因为他们知道商品的价格。只要知道了商品的价格,就可以由此计算生产该商品的边际收益,从而就能够确定他的利润最大化产量。

第二,市场的价格机制不能够解决所有的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问题。这种情况在商品市场、要素市场上都是常见的现象。

第三,在市场机制不能解决问题时,就需要政府在信息方面进行调控。信息调控的目的主要是保证消费者和生产者能够得到充分的和正确的市场信息,以便他们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