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SCDMA考试-第三

厂家TD试题汇总

一、 填空题

1. TD-SCDMA系统的中文说明: 时分双工码分多址 。

2. 按QoS分类,3G业务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会话 类业务、流类业务、 交互 类业务、

后台(背景) 类业务。

3. 贝尔实验室提出的 蜂窝移动 概念是解决频率不足和用户容量问题的一个重大突破,

其思想是划分地理区域,以小功率发射机代替大功率发射机,通过合理的频率规划和信道分配使基站间干扰最小,从而提高系统容量。

移动通信有三种基本呼叫。请将对三种呼叫的解释与其缩写对应起来。 (1) MOC _A_ (2) MMC _C_ (3) MTC _B_

a 移动用户做主叫发起的呼叫 b 移动用户做被叫发起的呼叫 c 移动到移动用户之间的呼叫

4. 双工技术,主要解决 用户和网络之间同时收发信息(上下行区分)的问题;基本的双

工技术有: FDD 、 TDD 。

5. TD-SCDMA系统中,资源是通过频率、_时隙_和_码子_来区分的。

6. 无线接口协议结构中,物理层向MAC层提供_传输_信道,MAC层向RLC子层提供_逻辑_

信道,_物理_信道由物理层定义。

7. TD-SCDMA子帧长度为 5MS 。其帧结构中,常规时隙 TS0 总是固定为下行,常规时隙

TS1 总是固定为上行。每个子帧总是从时隙 TS0 开始。上行时隙和下行时隙间由 时隙转换点 分开,这在每个子帧中共有 2 个。

8. RNC与Node B之间通过 Iub 接口连接。RNC与UE之间通过 Uu 空中接口 进行数据交

互。

9. TD-SCDMA系统是TDD模式,一条物理信道由 频率 、 时隙 、 码道 的组合来标志。 10. PS测试时,测试手机可进入PDP管理菜单,进行 GPRS 或 PDP激活操作。 11. 局部区域了解网络质量的最好办法就是 CQT 。 12. 智能天线技术的核心是 自适应天线波束赋形技术。

13. 信道分配方案可分为以下三种,固定信道分配(FCA)、动态信道分配(DCA)、混合信道

分配(HCA)方案。TD-SCDMA采用的是 动态信道分配(DCA) 。

1

14. TD-SCDMA系统接力切换分为三个过程: 测量过程 、 判决过程 、 执行过程 。 15. 定点CQT测试包括 CS域业务 和 PS域业务 。

16. TD-SCDMA码资源规划主要包括: 下行同频码 和 复合码 。

17. 功率控制分为 开环 和 闭环 。其中闭环功率控制又分为 内环 和 外环 。

18. 对物理信道数据部分的扩频包括两步操作:一是 扩频 ,增加信号的带宽;二是 加扰 。 19. QPSK数据调制就是把_2_个连续的二进制比特映射成一个复数值的数据符号,8PSK数据

调制就是把_3_个连续的二进制比特映射成一个复数值的数据符号。 20. TD-SCDMA系统无线资源子系统RNS包括_RNC_和_NODE B_。

21. TD-SCDMA系统承载语音用户时,每个用户占用 2_个码道,一个时隙内最多可以容纳 8_

个用户。

22. 小区呼吸效应是指随着用户的增加(或减小),小区 半径 收缩(或扩大) 的动态平衡

现象。

23. 在U-NET的Cell参数中,Max Power是 小区最大发射功率 。P-CCPCH Power是_主公

共控制信道发射功率 。

24. 物理信道PCCPCH固定位于TS1的第 0 、 1 个码道。

25.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主要标准有 WCDMA 、 TDSCDMA 、 CDMA2000 。 26. TD-SCDMA 系统的码片速率是 1.28Mcps,载频间隔是 1.6MHZ 。 27. 由时隙帧结构决定的理想条件下最大覆盖半径为 11.25 km。 28. TD-SCDMA 系统内环功率控制速率最快是 200次/s。 29. TD-SCDMA 系统的双工方式是 TDD 。

30. TD-SCDMA系统中的同步技术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 基站间的同步 ;另一是 移动台

间的上行同步技术 。

31. N频点组网中承载 PCCPCH 的载频称为主载频

32. 在TD-SCDMA系统中,同频硬切换事件是_1G_,异频硬切换事件是_2A _,异系统切换事

件是3A 。

33. N频点TD-SCDMA小区有一个主载波和多个辅载波组成,辅载波的_ TS0_时隙不使用。 34. 在TD-SCDMA系统中,扩频码用于_区分用户 ,扰码用于_区分小区__。 35. TD-SCDMA单载波可以支持_23_个AMR12.2K用户。

36. TD-SCDMA系统支持的切换技术有_硬切换_和_接力切换_。TD-SCDMA系统特有的切换方

式是 接力切换 。

2

37. 采用_零点填充_技术可以解决塔下黑问题。

38. 鼎桥产品TRRU121支持_6_Path,而TRRU131支持_1_Path。

39. HLR的中文解释为_本地位置寄存器_;VLR的中文解释为_访问位置寄存器_。 40. TD-SCDMA 采用TDD 或(时分数字双工)模式。

41. 2001年3月16日,在美国加州结束的3GPP TSG RAN第11次全会上,最终,中国的TD

-SCDMA三代移动通信标准正式被3GPP接纳,包含在3GPP版本4中或R4中。 42. TD-SCDMA系统的物理信道采用4层结构,分别是超帧、无线帧、子帧、时隙/码。 43. 每个子幀包含7个主时隙TS0、TS1~TS6和3个特殊时隙DwPTS、UpPTS、GP。 44. TD-SCDMA系统功率控制过程主要有上行开环功控、上行闭环功控和下行闭环功控。 45. 在CDMA移动通信系统中,下行链路总是同步的。所以一般所说同步CDMA都是指上行同

步,即要求来自不同距离的不同用户终端的上行信号能同步到达基站。 46. 交织的作用是克服突发性的错误。

47. 经过物理信道映射的数据送入调制和编码子系统后首先要进行基带调制,调制的目的是

提高频谱利用率。

48. 无线接口是一个完全开放的接口,无线接口协议主要用来建立、重配置和释放各种3G

无线承载业务。协议栈主要分三层即物理层、数据链路层(L2)和网络层(L3)。 49. 无线接口的第二层被分成四个子层,从控制平面上看,包括媒体接入控制层(MAC)和

无线链路控制层(RLC);而在用户平面上除了这两个子层之外,还包含分组数据协议汇聚子层(PDCP)和广播/多播(BMC)子层。

50. 在现阶段,RLC 层能够支持三种模式分别是透明模式、非确认模式、确认模式,究竟选

择那种模式主要取决于无线承载的QoS。

51. 在码分多址系统中,多个用户占用相同信道(即相同频率相同时隙),并且靠不同的码

来区分。因为无线信道的复杂性(多径、时变),接收端在接收某一用户的信号时,不可避免地受到多径干扰(ISI)和多址干扰(MAI)。

52. TD-SCDMA的DCA技术目前主要研究的是频率、时隙和扩频码的分配,今后还可以利用

空间位置和角度信息协助进行的资源优化和配置。

53. 连接状态可以分为CELL-DCH、CELL-FACH 、CELL-PCH和URA-PCH状态。

54. 在TD-SCDMA技术中,每载波占用的带宽为1.6MHz,码片速率为1.28Mchip/s,功控速率

为0-200HZ。

55. 在TD-SCDMA系统中,中国TDD的频段2010---2025MHz、1880---1920MHz、2300-2400 MHz;

3

目前使用的频段2010---2025MHz。

56. TD-SCDMA系统中共有 32 个SYNC-DL下行同步码、 256 个SYNC-UL、 128 个

Scrambling Code、128 个Basic Midamble Code。

57. TD-SCDMA的智能天线按照形状分为圆形阵列和平面阵列,按照覆盖方式分为全向和定

向,全向天线对应圆形阵列天线,定向天线对应平面阵列天线。

58. TD-SCDMA系统信道编码包括 3 种类型,分别是卷积编码、Turbo编码、不编码。 59. 动态信道分配技术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慢速DCA,把资源分配到小区;二是快速DCA,

把资源分配给承载业务。

60. 室外10米处PCCPCH_RSCP室外小区-PCCPCH_RSCP室内外泄≥5dB。 61. 在室外PCCPCH_RSCP值较弱时,室内外泄PCCPCH_RSCP≤-90dBm。 62. 室内分布语音覆盖边缘场强PCCPCH-RSCP>= -85dBm,C/I>=0dB。

63. 通话效果:语音CS业务 BLER不高于1%;CS64k0.1-1%;PS业务BLER不高于10%;覆盖

区域内通话应清晰,无断续、回声等现象。 64. TD-SCDMA使用QPSK和8PSK两种调制方式。 65. TD-SCDMA的扩频码采用了完全正交的OVSF码。 66. TD-SCDMA采用智能天线技术,提高了频谱效率。 67. TD-SCDMA采用联合检测技术,降低多址干扰。

68. TD-SCDMA采用接力切换,降低掉话率,提高切换的效率。

69. TD-SCDMA方案按通道数可以划分为单通道方案和多通道方案;按信源类型可以划分为

宏蜂窝方案、微蜂窝方案、RRU方案、无线直放站方案和光纤直放站方案;按室内分布系统主干线内传输的信号类型可以划分为光信号分布方案、射频信号分布方案和中频信号分布方案。

70. TD干放设备提供稳定的交流电输入, 其输入电压允许波动范围为198V~242V。 71. 在室内覆盖中,设备安装位置应该无强电、强磁和强腐蚀性 设备的干扰。 72. 在室内覆盖中,设备安装位置应便于设备的调测、维护和散热需要。 73. 无源器件应用扎带固定件牢固固定,不允许悬空无固定放置。

74. 天线与跳线的接头应作防水处理。连接天线的跳线要求做一个滴水弯。 75. 在室内覆盖工程中,如果天花吊顶为石膏板,可以将天线安装在天花吊顶内,但必须对

天线做牢固固定,不能任意摆放在天花吊顶内。

76. 当馈线或跳线需要弯曲布放时,要求弯曲角保持圆滑,其弯曲曲率半径不超过下表的规

4

定: 线 径

二次弯曲的半径 一次性弯曲的半径

1/2\210mm 70mm 7/8\

360mm 120mm

77. 馈线的连接头都必须牢固安装,接触良好,室外馈线的连接头以及室内馈线连接头放置

于水管井内的,应做防水处理。

78. 室外馈线从馈线口进入室内之前,要求有一个滴水弯,或斜向上走线,以防止雨水沿着

馈线渗入室内。

79. 室内馈线尽量在线井和天花吊顶中布放,对于不在机房、线井和天花吊顶中布放的馈线,

应套用 PVC管 。

80. 所有馈线、跳线、走线管都应用馈线夹、馈线座、线码、扎带等加以牢固固定,固定间

距如下表:

〈1/2 \线径馈线 〉1/2 \线径馈线

馈线水平走线时: 馈线垂直走线时:

1.0米 1.5米 0.8米 1.0米

81. 直放站、干线放大器、光纤及有源分布系统的主机单元设备必须接地 ,接地线截面积 16

平方毫米,接地电阻小于 5 欧姆。

82. 室外馈线必须接地。每条馈线都应用接地件和截面积为95 平方毫米的接地线接地,接

地电阻小于 5 欧姆。室外馈线长度大于20米时,应在近端再接一次地。

83. 为了减少馈线的接地线的电感,要求接地线的弯曲角度大于 90 度,曲率半径大于

130 毫米。

84. 对每个设备和每根电缆的两端都要贴上标签,根据设计文件的标识注明设备的 名称 、

编号 和电缆的走向。

85. 信道号为10054对应的频点是_2010.8MHz_。 86. 信道号为10112对应的频点是_2022.4MHz 。 87. 信道号为10116对应的频点是_2023.2MHz _。

88. 为了减少直放站对施主基站的上行干扰,GSM系统中上行噪声电平应控制在 -120

dBm以下,TD-SCDMA系统中上行噪声电平应控制在 -112 dBm以下。 89. 请写出相对应的信道或频率?

信道号 上行频率 下行频率

5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