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22 人物描写一组

22 人物描写一组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习生字,能正确读写“手疾眼快、精神抖擞”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嘎子、严监生、王熙凤这三个鲜活的人物形象。

3.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肖像、心理活动等来描写人物的方法,激发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

过程与方法

1.教师引导,通读全文,掌握字词。

2.小组合作,深入研读,感悟形象,学习人物描写方法。 3.拓展阅读,课外延伸,培养文学素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人物形象,掌握描写人物的方法,激发阅读名著的兴趣,提升文学素养。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嘎子、严监生、王熙凤这三个鲜活的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肖像、心理活动等来描写人物的方法,激发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在灿烂的文学宝库里,作家们用他们的生花妙笔,为我们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比如,神通广大的孙悟空、顾全大局的蔺相如、知错能改的廉颇、勇猛过人的武松……在作家的笔下,这些人物形象特点鲜明,让我们印象深刻,久久难忘。今天,我们将走进一篇课文,继续认识作家为我们塑造的小嘎子、严监生、王熙凤这三个人物形象,感受这些人物的特点。

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

1.学生先自读课文,圈画生字词,并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 2.教师范读课文,并对本课会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 书写指导:

擞:宜写紧凑,注意“攵”的撇稍收。 绽:“定”的撇宜短小,捺稳住重心。 扳:右上平撇短,竖撇略带弯势。 咚:“冬”的首撇宜短,下部两点平行。 监:“皿”宜肩宽,末横宜长。 侄:“至”的最后一笔略长。 郎:左边不要写成“良”。 皆:注意第二笔和第四笔的不同。 敛:左部第二笔捺变点。 媳:右上中间是两横。 骚:不要忘记“又”中有一点。 宗:“示”的两横间距要适当。 怜:注意笔画之间的穿插迎让。 3.多音字。

?ng:测量?liá量?

ng:数量?lià?

?:别人?bié别?

:别扭??biè

?n:监生?jià监? ??jiān:监督

4.辨析近义词、反义词。 近义词示例:

欺负——欺压 破绽——漏洞 吩咐——嘱咐 越发——更加 标致——漂亮 打量——端详 反义词示例:

慌忙——从容 标致——丑陋 精神抖擞——无精打采

放诞无礼——毕恭毕敬

5.在讲解新词时,通过词语释义和造句加深理解,并引导学生在写作中实际运用。 示例:

手疾眼快:形容做事机警敏捷。

造句:小明手疾眼快,接住了落向地面的水杯。 精神抖擞:形容精神振奋,神采飞扬。 造句:赛场上,选手们个个精神抖擞。

破绽:衣物的裂口,比喻说话做事时露出的漏洞。 造句:他这番话听上去没有什么破绽。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在本组课文里,作家为我们塑造了哪几个人物形象?简要说一说这些人物的特点。 明确:在本组课文里,作家为我们塑造了小嘎子、严监生、王熙凤这三个主要的人物形象。小嘎子是一个顽皮、机敏、争强好胜、富有心计的男孩子;严监生是一个爱财胜过生命的守财奴。王熙凤是一个泼辣张扬,口齿伶俐,善于使权弄势、炫耀特权的贵妇人。

四、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通过初读课文,我们认识了小嘎子、严监生、王熙凤。那么作者是通过哪些人物描写的方法,才让他们鲜活的形象印在我们的脑海里的呢?我们下节课再揭晓答案。

五、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抖擞 绽放 扳手 咕咚 郎中 侄子 皆大欢喜 媳妇 敛声屏气 监生 风骚 正宗 可怜 手帕

2.导入新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小嘎子、严监生、王熙凤,他们鲜活的形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节课,我们就来分析一下作者运用了哪些描写人物的方法来塑造人物形象。

二、课文研读,突破重难 (一)《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

1.摔跤是小嘎子先提出来的,可见他对摔跤很在行,胖墩儿呢?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明确:胖墩儿对摔跤充满自信。从“立刻”可以看出他几乎是不加考虑就答应挑战,“一闪身”“叉着腰”说明胖墩儿也是摔跤的惯手,而他的话也透露出了不论哪种方式,他都有必胜的把握。

2.小嘎子与胖墩儿各自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明确:小嘎子机敏灵巧,工于心计,但好胜心切,容易急躁。胖墩儿沉稳憨实中透着细心。从他们两个摔跤的表现可以看出:小嘎子蹦来蹦去善使巧劲;胖墩儿塌腰合裆,不露破绽,最后抓住对手的漏洞一招制敌。

3.作者在塑造小嘎子这一人物形象时,主要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

明确:作者通过一系列准确的动作描写,兼用语言、外貌描写的方法,塑造了机敏灵巧的小嘎子的形象。

(二)《临死前的严监生》

1.检查预习情况,请学生介绍《儒林外史》这部作品。

明确:《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1701—1754)创作的长篇小说,全书五十六回,描绘了各类人士对于“功名富贵”的不同表现。

《儒林外史》一方面揭示人性被腐蚀的过程和原因,对当时吏治的腐败、科举的弊端、礼教的虚伪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嘲讽;一方面歌颂了少数人物坚持自我,保持内心的高洁,寄寓了作者的理想。

小说白话的运用已趋纯熟自如,人物性格的刻画也颇为深入细腻,尤其是采用高超的讽刺手法,使该书成为中国古典讽刺文学的佳作。这部小说代表着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高峰,它开创了以小说直接评价现实生活的范例。

2.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严监生病入膏肓这一事实的?

明确:通过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形式,具体描写了严监生病入膏肓的事实。正面描写:严监生“一声不倒一声”,说明严监生已经奄奄一息。侧面描写:诸亲六眷都来问候,郎中已经不再开药,连管庄的人都被叫回来了。由此可见严监生已经病入膏肓。

3.文章一开头写“桌上点着一盏灯”,其作用是什么?

明确:这是一处伏笔。这盏灯里点着两茎灯草,为下文严监生“伸着两个指头”不肯断气埋下伏笔。

4.严监生临死前,倔强地伸着两根手指头,是为了什么?作者在文中围绕这两根手指头进行了反复的描写,细读课文,找出文中具体的几处描写。

明确:严监生在临死前,伸出两根手指头,说明他有很重要的事情要交代,这件事情和“二”有关。文中共有四处具体的描写。“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他把两眼睁的滴溜圆,把头又狠狠

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5.作者在塑造严监生这一人物形象时,主要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请举例说明。 明确:主要运用了动作、神态描写。作者抓住严监生临死前伸着两根手指头的经典动作,通过“把两眼睁的滴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等神态和动作描写,将一个守财奴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

(三)《“凤辣子”初见林黛玉》

1.检查预习情况,请学生介绍《红楼梦》这部作品。

明确:《红楼梦》是清代曹雪芹(约1715—约1763)创作的长篇小说。《红楼梦》是他“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产物。

《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作品,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府的家庭琐事、闺阁闲情为脉络,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故事为主线,刻画了以贾宝玉和金陵十二钗为中心的正邪两赋有情人的人性美和悲剧美,通过家族悲剧、女儿悲剧及主人公的人生悲剧,揭示出封建末世危机。

2.读了这篇课文,请介绍一下贾母、王熙凤、林黛玉三者之间的人物关系。 明确:贾母在贾府中辈分最高、权威最大。但由于贾母年事已高,就把掌家的权力交给了孙媳妇王熙凤,因此王熙凤才是贾府实际上的大管家。林黛玉是贾母的外孙女,其母亲贾敏是贾母最疼爱的女儿。林黛玉因母亲病故,来到贾府投靠姥姥(贾母),课文描写的就是林黛玉初次见到王熙凤的场景。

3.王熙凤是怎样出场的?试分析作者这样安排的目的。

明确: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作者这样安排王熙凤的出场,和厅内众人“敛气屏声”形成对比,展现了王熙凤泼辣张扬的个性。

4.结合文中描写王熙凤外貌的句子,分析王熙凤的人物形象。

明确:在服饰方面,作者选取头饰、裙饰和衣服三个要点,极力铺陈王熙凤集珍珠宝玉于一身的装扮,既使读者看出她贵族少妇的尊贵,也在珠光宝气中透露了她的俗气;在容貌方面,着重写了她的那双“三角眼”、两弯“吊梢眉”、含威不露的“粉面”、未启先笑的“丹唇”,表现她美丽的外表下隐藏着刁钻和狡黠的性格。

5.作者运用了什么手法来描写王熙凤?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