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特思考题参考答案整理
目录
? 如何实现公平正义? ............................................................................................ 2 ? 当前中国工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出路? ............................................................ 2 ? 简述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 ................................................................................ 2 ? 试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生态思想的主要内容。 ............................................ 3 ? 马恩社会主义观是空想的还是科学的?为什么? ............................................ 4 ?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有何差异?如何解释二者之间的差异? ................................................................................................................... 5 ? 如何从文化的角度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 6 ? 简述中美新型大国关系? .................................................................................... 6 ? 简述中国新型大国外交? .................................................................................... 7 ? 如何科学理解“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 ........................................................ 8 ? 如何理解“两种本质不同的人本观”? ............................................................ 9 ? 怎样理解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 10
?
如何实现公平正义?
社会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
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本要求和目标,也是一个文明社会进步的标志。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明确提出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切实维护与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
实现路径:
第一,始终坚持发展首位。在发展中实现公平与效率的有机统一。在新世纪新阶段,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的根本途径,仍然是努力发展社会经济,最大限度地提高社会物质生活水平,为实现更高水准的社会公平奠定必要的物质基础。
第二,建立公正的社会分配结构。由于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收入分配公平一方面受社会主义制度规定性的制约,另一方面又受中国初级阶段现实国情的制约,现阶段得到的分配公平是相对的公平。为此,初次分配是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再分配中坚持以公平为主的分配原则。
第三,建立公正的社会制度机制。制度上的公正是政治上的保证。应拓宽和健全监督渠道,把权利运行置于有效的制约和监督之下,加强社会监督,保障公民的检举权、控告权、申诉权,保障公民参与有关切身利益的各种决策。塑造信息对称的政治环境,建立一套有效机制来保证信息的公正、公开和有效传递,实行信息公开化,推动决策民主化,是当前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的重要途径。
第四,建立公正的社会保障机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保障制度首先要改善国家的再分配,迫切的问题是要增加政府财政对社会保障和农村基础教育及医疗的投入,高度重视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生活困难问题,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改革试点,建立城乡统筹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公共卫生和大病统筹制度。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培育和增强弱势群体的人力资源优势,根据社会财力的实际可能,逐步扩大保障的社会覆盖面,使更多的人能够享有社会保障。
?
当前中国工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出路?
答案参考论文:当前我国工业面临的若干重要问题。
?
简述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
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
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我们准确把
握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根据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研究,生态文明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是人类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规律,推进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所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生、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是对人类长期以来主导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的反思。
同时,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互动关系,必须加以全面把握。
一是把握生态文明的三个要素,即生态意识文明、生态法治文明和生态行为文明。生态意识文明是人们正确对待生态问题的一种进步的观念形态,包括进步的意识形态思想、生态心理、生态道德以及体现人与自然平等、和谐的价值取向。生态法治文明是人们正确对待生态问题的一种进步的制度形态,包括生态法律、制度和规范。生态行为文明是在一定的生态文化观和生态文明意识指导下,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各种推动生态文明向前发展的活动。
二是把握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工业文明进行理性反思的产物。工业文明为人类创造了非常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但它的高投入、高能耗、高消费也使全球出现了极其严重的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生态灾难。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才是我们所追求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体现。
三是把握生态文明是现代社会文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明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强调在产业发展、经济增长、改变消费模式的进程中,积极主动地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好生态。
?
试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生态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强调人属于自然、统一自然并依附自然。马克思的生态思想还强调人靠自然界生活,
自然界为人类提供生活资料以满足其基本的生存条件,只有这样,人类才能够继进行生产,进行人类改造社会的活动。
1,人是自然界的一员。自然界才是人类真正的母体,它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了前提条件,是人类生产生活发展进步的基础。②只有我们切实做到尊重它、爱护它、善待并呵护它,大自然才能够为我们人类的长远有效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2,自然环境制约人类社会发展。在马克思看来,在某个固定的社会发展形态里,劳动生产率的高低是与自然条件密不可分的。社会的发展加深了社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依赖性,深化了人与自然的关系。②这就要求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保持良好的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的意义。
3,人与自然相依共存。马克思认为,人和自然的关系不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而是相依共存的有机整体关系。
二,强调人能够改造自然,但不可主宰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