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答辩题目参考答案

毕业答辩题目整理(仅供参考)

1、框架梁的截面高度和截面宽度如何选取?这些估算公式为了满足构件的哪些要求?

截面高度:主梁h=(1/8~1/14)l;次梁h=(1/12~1/18)l。宽度hb=(1/2~1/4)hb。

满足构件要求(受弯承载力、受剪承载力、刚度、抗裂度、经济性、耐久性) 2、为了考虑现浇楼板的增强作用,如何计算框架梁的抗弯刚度中的Ib? 先计算出惯性据I=bh3/12,然后边框梁乘以1.5倍的放大系数,中框梁乘以2倍的放大系数,得到Ib。

3、结构为什么要进行侧移计算?框架结构的侧移如何计算(步骤)? 为了保证建筑物有足够的刚度,保证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建筑物基本处于弹性受力状态,避免钢筋混凝土柱等出现裂缝,保证填充墙等完好。 1)根据重力荷载与D值之比假想结构顶点水平位移μT 2)用T1=1.7ψT√μ

T粗估自震周期

3)计算水平地震影响系数T1,再确定α1 4)计算底部剪力FEK=α1Geq

5)计算层间剪力加地震作用的,δn=0

顶部还要加上,没有附

4、如何进行梁端弯矩调幅,调幅后应满足什么条件?

一般情况下,现浇框架梁端调幅系数取0.8~0.9,支座调幅后,跨中也应该根据支座的调幅进行相应的调整,一般情况下去1.1~1.2的调幅系数,且跨中弯矩调幅之后不应小于简支梁情况下跨中弯矩的50%。

5、为何要将梁端弯矩从柱轴线处换算至柱边?梁端剪力是否也需换算? 轴线处的弯矩大于支座实际的弯矩,为了避免计算配筋时候浪费过多的负弯矩钢筋,要将两端弯矩从柱轴线处换算至柱边。

梁端剪力也需要换算,架在柱子正上方的剪力对梁没有什么影响,力直接传给柱子,只有超过了梁柱交接处的剪力对梁才有影响,为了精确计算梁跨中弯矩等,也需要将梁端剪力换算。

6、一般情况下,框架柱和框架梁的控制截面分别有哪些?

框架柱的控制截面有柱上下端截面和柱的反弯点位置。梁控制截面有梁两端和梁跨中最大弯矩出。

7、一般情况下,框架柱和框架梁的最不利组合分别有哪些?

最大正(负)弯矩及相应的轴力、剪力;最大轴力相应的正(负)弯矩及剪力;最小轴力相应的(正)负弯矩及剪力。 8、在梁的截面配筋时,为何要设计成适筋梁?

设置成适筋梁,是为了防止超筋破坏和少筋破坏,超筋破坏破坏时候混凝土受压边缘达到极限应变,完全破坏,钢筋还没有屈服,浪费钢筋。少筋破坏时候梁一旦断裂,钢筋理科屈服,失去效用,整个钢筋混凝土结构也因此瘫痪。所以要设置成适筋梁。

9、单筋梁计算,为何也要在截面受压区配置钢筋? 1)为了抵抗梁中产生的支座负弯矩,在受压区配置钢筋。 2)方面加设箍筋,抵抗截面的剪力。 3)提高梁的整体稳定性。

10、现浇结构中,框架梁的跨中截面,一般按什么形状进行配筋计算?支座截面按形状进行配筋计算?

跨中一般按照T型截面配置钢筋,支座一般按双筋矩形截面配置钢筋。 11、在柱的截面配筋时,为何一般要设计成对称配筋?

对称配筋相对来说更易于计算,且为了构造简单便于施工,常采用对称配筋。 12、横载作用下,边柱上集中力包括哪些?边柱上节点集中力偶是什么因素引起的?

上部柱传递而来的集中荷载,边柱自重,柱顶轴力。 可能的上部偏心荷载所引起。

13、竖向荷载作用下梁跨中弯矩如何计算?(简述过程)

用简支梁情况下跨中最大弯矩减去梁端负弯矩在最大弯矩处求得的弯矩值。 14、同一层梁、柱混凝土等级不同,从施工角度如何处理?

梁、柱分开浇筑,留设施工缝,在梁柱交接处留45°斜面。梁、柱分开浇筑易留下裂缝,所以要注意养护,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等。 15、地震荷载作用下总楼层剪力如何分配到一榀框架上去?

求出各个柱子的线刚度i=EI/hc,然后根据一榀框架的线刚度与总楼层线刚度的比值,把总楼层剪力分配到一榀框架上去。 16、弯矩调幅过程中跨中弯矩是如何计算的?

跨中弯矩一般乘以调幅系数1.1~1.2或者根据调幅了的支座弯矩相应的把弯矩往下调整,且保证跨中弯矩大于简支梁情况下弯矩的50%。 17、单向板中为何要设置长向的分布钢筋?

设置长向的分布钢筋增强钢筋的整体稳定性,便于钢筋架设、绑扎。

18、简述风荷载的计算过程?

1)查找各个系数。2)验算侧移3)根据D值比分配柱剪力,根据柱剪力和反弯点位置计算柱上下端弯矩;4)根据线刚度比和柱端弯矩计算两端弯矩;5)根据弯矩计算剪力。

19、水平荷载作用下一般中柱的轴力大还是边柱的轴力大?竖向荷载作用下中柱的轴力大还是边柱的大? 边柱轴力大;中柱轴力大。

20、黑板上画出你设计的框架结构中计算单元的恒载传递路径。 各人不同,看着办。

21、钢筋砼中,as和C有什么区别,一般取值多少?

as是保护层厚度是指的钢筋中心到混凝土边缘的距离,而C是指的钢筋与边缘之间的净距。

22、抗震设计中横向框架的自振周期如何确定?

根据重力荷载与D值之比假想结构顶点水平位移μT ,框架结构ψT 取0.6~0.7,T1=1.7ψT√μT粗估自震周期

23、抗震设计中采用什么方法计算地震作用?说明过程?

底部剪力法。1)计算重力荷载代表值。 2)计算自振周期。 3)计算底部剪力 。4)计算层间剪力。

24、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如何计算?分别说明弯矩、剪力、轴力的计算过程。 弯矩:1)计算反弯点高度;2)根据D值比分配剪力;3)计算柱端弯矩;4)根据线刚度比和柱端弯矩和计算两端弯矩。剪力:根据所求的弯矩除以跨度得到剪力。轴力:上部剪力叠加。

25、内里组合前需要进行哪些项内力调整?为何要进行调整?

梁端弯矩、梁跨中弯矩下调;梁轴线处弯矩往边上调;梁轴线处剪力往边上调。调整为了使偏差缩小,更接近事实。

26、内里组合后的内力又进行了几项调整?为何要进行调整?

梁、柱端弯矩调整;梁、柱剪力设计值调整;梁、柱端剪力设计值调整。 保证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强锚固。

27、梁、柱端箍筋为何要进行加密?如何确定梁、柱加密区长度、箍筋用量? 1)两端剪力相对较大;2)端部进行箍筋加密对端部钢筋形成强有力的约束,更有利的保持结构稳定。

梁端箍筋加密区长度:取1.5h(h为梁高)和500中的较大值。满足最小面积配箍率确定箍筋用量。

柱端箍筋加密区长度:去Hn/6(Hn是柱净高)和柱截面长度尺寸、500中较大值。根据体积配箍率来确定箍筋用量。

28、画图说明单向板、双向板的荷载传递途径?

单向板向两短边传替,双向板向四周传替,梯形、三角形分布传替。 29、柱的控制截面有哪些?最不利内力有哪些? 柱上下端截面,柱反弯点处截面。

最大正(负)弯矩及相应的轴力、剪力;最大轴力相应的正(负)弯矩及剪力;最小轴力相应的(正)负弯矩及剪力。

30、单筋梁和双筋梁在承载力计算中有何区别?

单筋梁计算的时候只考虑一边配筋,而双筋梁计算承载力的时候要去除另一边的配筋承载力。

31、楼梯的计算过程和计算简图?

1)统计荷载;2)计算梯板配筋(按照简支梁情况下计算)、平台梁(按简支梁情况下计算)、平台板配筋(按半固接半铰接情况下计算) 32、梁设计时,ξ有何限制?

ξ在0到1之间。小于0按照构造配筋,大于1去极限值1,即x=ξ×h。 33、主、次梁相交处,主梁采用什么措施抵抗集中剪力? 箍筋加密或者设置吊筋,或者两者兼用。 34、柱计算中大小偏心如何判别?

ηei>0.3h。,且N≤Nb时候为大偏心受压,ηei≤0.3h。或者ηei>0.3h。且N≤Nb时候为小偏心受压

35、说明单向板、双向板的确定方法?

长边比上短边≤2按照双向板计算;属于2~3之间宜按双向板计算,≥3按照单向板计算。

36、框架结构的优点是什么?说明其应用范围?

空间分隔灵活;自重轻;节省材料;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时候整体性好,抗震性强。

有建筑空间大,平面布置灵活需求的建筑,不属于高层,但有不太矮的建筑。 37、框架结构的设计步骤是什么?

1)构思结构布置;2)绘制建筑图;3)确定梁、板、柱尺寸;4)验算梁、板、柱承载力等;5)计算配筋;6)绘制结构图。 38、弯矩二次分配法的计算过程是什么?

1)计算线刚度;2)算出每个节点的线刚度比;3)算出各个端点弯矩;4)用传递系数0.5进行弯矩分配传递;5)得出最后弯矩大小。 39、什么是梁、柱的控制截面?分别取何部位?

控制截面就是受弯矩、剪力最大的截面。梁弯矩最大取跨中最大弯矩处的截面,剪力最大取梁两端;柱弯矩最大取柱上下端部,剪力最大取柱反弯点位置处截面。

40、梁式楼梯和板式楼梯有何区别?你采用哪种形式的楼梯?

梁式楼梯的力传给踏步板后传替给梯断斜梁,由梯断斜梁传替给平台梁;而板式楼梯的力传替给踏步板后传替给梯段板,再由梯段板传替给平台梁。看各人情况。 41、梁式楼梯和板式楼梯的踏步板的计算与构造有何不同?

梁式楼梯跨中最大弯矩取简支梁情况下计算,即:M=1/8(q+p)l2,而板式楼梯按照M=1/10(q+p)l2计算跨中弯矩。

梁式楼梯,梯段梁架在平台梁上。板式楼梯的楼梯斜板架在平台梁上。 42、少筋梁、适筋梁和超筋梁的破坏特征是什么?如何避免少筋梁和超筋梁? 少筋梁:混凝土没有破坏的时候,钢筋已经达到受力极限;适筋梁:发生适筋破坏,钢筋与混凝土同时达到受力极限;超筋梁:混凝土完全破坏了的时候,钢筋还没有屈服。

按照梁的最小配筋率和最大配筋率和梁的受力大小等严格配置钢筋、选用合理的混凝土、合理的梁截面。

43、受弯构件的斜截面承载力有几种破坏形式? 斜拉破坏、斜拉破坏、剪压破坏。 44、为什么箍筋的间距不能过大?

箍筋间距过大一旦出现斜裂缝,箍筋可能迅速达到屈服强度。起不到抗剪的作用。 45、什么是基础的埋深?主要影响因素? 基础埋深:设计室外地坪到基础底面的净直高度。

影响因素:建筑物的用途、地基承载力的大小、建筑物的荷载大小、当地水纹和工程地质条件。

46、为什么在外墙四周要设置散水或明沟?你如何设计? 排水,防止雨水浸入墙脚,侵蚀地基等。各人各不相同。 47、地震作用采用什么方法计算?还有哪些方法? 底部剪力法。还有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时程分析法。 48、什么是分布钢筋?作用是什么?

作用于受力钢筋上方,没有计算受力或者不需要受力计算的钢筋。

作用:将作用于板或者梁上的荷载更均匀的传给受力钢筋,同时有利于固定钢筋的位置,并用来抵抗温度应力和混凝土的收缩应力。 49、变形缝有哪几种?设置原则有什么不同?

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设置原则:伸缩缝——考虑温度变化而设置,宽度一般为20~30㎜;沉降缝——设置在建筑物可能沉降的部位,一般为30~120㎜;防震缝——考虑地震作用影响而设置,一般为50~100㎜。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