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联合试运转备案报告解析

绥阳县联盟煤矿技改项目联合试运转备案报告

A B

:3110500 36402800 :3110500 36401920

C :3107345 36402045 D :3107330 36402380 E

:3109190 36403450

采矿标高:+1380m至+1100m

本矿区内含煤地层为二叠系上统龙潭组,,主采煤层为16#煤层,一般不含夹矸,倾向变化:由北向南,由浅向深倾角变大,浅部倾角为10—20。煤呈粉—块状,节理发育。参差状断口,平均厚度1.66米,容重为1.46t/m3。

煤层直接顶板为钙质泥岩,泥质粉砂岩,老顶为硅质灰岩,底板为铝土岩及茅口灰岩,均比较稳定。

三、矿井技改设计及地表小窑开采情况

本矿井为技改项目,由林东矿务局设计研究所担任设计任务,技改规模为6万吨/年,服务年限约为10年。

矿井为平硐开拓方式,主平硐沿+1310m在岩石或煤层中掘进。

矿区内,采煤均为当地村民、居民自用。煤窑开采情况无详细资料,自本矿井合法生产建设后,非法煤窑已停止开采多年,其开采区较浅,可能有有积水和瓦斯积聚,因此在开采浅部地段的煤层时,应加强老窑积水和瓦斯的探放工

- 5 -

绥阳县联盟煤矿技改项目联合试运转备案报告

作,防止透水和瓦斯事故的发生。

四、水、火、瓦斯、煤尘等自然灾害情况

1、本井田开采范围内无河流穿过矿区,地表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地表多呈缓坡状,排泄条件较好,因此,地表水对矿井无大的影响,但为了防止地表水涌进矿井,应在主井、风井口及工业场地周围修筑排洪沟。矿井正常涌水量为5m3/h,最大涌水量为10m3/h。矿区范围内有小煤窑及采空区,在开采过程中除留足防水煤柱外,还必须加强探放水工作,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加强顶板裂隙水和底板含水层渗出水的排放。避免透水事故的发生。

2、根据贵州省煤田地质局2007年鉴定的结论,16#煤层不易自燃,但开采过程中应加强管理,预防各类火灾的发生。

3、根据贵州省煤炭管理局批复(黔煤行管字[2007]482号),本矿瓦斯相对涌出量为4.66m3/t,绝对涌出量为0.53m3/min,属于低瓦斯矿井。

4、据贵州省煤田地质局2007年鉴定的结论,本矿16#煤层煤尘无爆炸性。

第二部分:矿井设计及建设情况概况

一、矿井开拓系统设计及建设情况 1、设计方案

- 6 -

绥阳县联盟煤矿技改项目联合试运转备案报告

矿井设计为平硐开拓,主平硐沿+1310m水平掘进1427米,风井在+1425m沿煤层倾向向下掘进。回风上山,运输上山,与总回风巷贯通后形成矿井通风系统。利用主井承担运输、进风、行人及敷设管线等全部工作,利用风井与井下回风上山贯通,承担该矿的排除污风的工作。

根据该矿井的具体情况,由于矿井中部有F2大断层,利用自然地质构造,将井田划分为东西两翼来开采,设计方案只对井田东翼设计开采,设计范围内布置两采区。以+1310m水平标高为界线分为上下两个采区,其中+1310m水平以上区域为一采区。+1310m水平以下区域至+1260m水平内为二采区,设计采区为一采区。首采面1310-1采面。

主井:x=3108337,y=36402642,z=+1310,其方位角a=1490,平硐倾角β=00,井筒长134m。

2、建设情况

根据据矿井技改方案,新井筒基本按设计方案施工,其中主平硐由地面在+1310m水平处开口掘进,方位角 a=148.1310-1运输顺槽(刮板运输机)→运输上山(刮板运输机)→运输大巷→(防爆柴油机车)→主井(防爆柴油机车)→地面煤场。

材料流向:地面材料(防爆柴油机车)→运输大巷(防爆

- 7 -

绥阳县联盟煤矿技改项目联合试运转备案报告

柴油机车)→运输上山(人工)→运输顺槽(人工)→采煤工作面。

(2)本矿采用走向壁后退式采煤式方法,回采工作面设计长度为175米。采煤工作面采用DW10-18外注式单体液压支柱,选用HDJA-1000型金属铰接顶梁“三四”排控顶,最大控顶距为3.2米,最小控顶距为2.2米,排距1.0米,柱距1.0。

采掘设备配备表 表2 序设备名称 号 1 2 煤电钻 岩石电站 MZ-1.2 JD-2 SGd-280/13 刮板运输机 1 4 5 6 局部通风机 回柱绞车 探水钻 JBT-52 JH-5 TXU-5A 5.5kw 800kg/80m 4kw 台 台 台 2 1 1 1 2 1 2 80m,13kw,40t/h 台 1 1 1.2Kw 2Kw 台 台 型 号 主要技术参数 单位 使用 备用 3 1 1 合计 4 1 数量 2、矿井采掘生产系统实际建设情况

- 8 -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