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之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调查报告_百度文

社会调查的要求及内容 一、要求

1、就近就地进行。建议结合家乡所在的市县镇村实际进行调查。

2、社会调查要眼睛向下,充分占有第一手材料,利用所掌握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以及专业理论知识实事求是地进行研究分析,创造性地提出思考和建议。

3、调查对象必须真实、具体。

4、开展社会调查需要认真填写“新农村、新社区、新变化”大学生社会调查信息反馈表”(格式见附件)

5、及时通过电子信箱、电话加强与指导教师的交流。

6、进行社会调查时间应不少于一周,调查结束撰写社会调查报告,报告的撰写要明确一个主题,以事实为根据,尽量做到内容详实,围绕一个中心问题展开论述,限2000字以上,开学1周内以打印稿形式提交任课教师,同时提交电子版。

7、调查报告成绩由课程组全体教师根据调查报告完成质量确定相应等次,调查报告成绩占本课程成绩30%。

8、高质量的社会调查报告收入《大学生社会调查论文集》并提交大学校报编辑部在校报或有关报刊上发表,作为相关部门研究决策和课堂教学参考。

9、调查活动必须取得当地领导的支持,在当地党团组织的指导下进行。 10、调查活动必须独立完成、独立撰写调查报告。

二、主要内容

本次社会调查主要围绕科学发展观视野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调查方向及参考内容如下:

(一)坚持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事业建设

1.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调查(金融服务机构服务类型、服务职能等)。 2.你所在的村镇龙头企业发展情况及带动效果调查。

3.农村产业化经营状况调查(当地的主导产业、农产品基地、管理制度、龙头企业、利益机制等)。

4.贫困农民生活状况及当地的扶贫措施调查。

5.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调查(农村道路、通讯、水电气、水利及基本农田改造、环境设施等现状与建设投资总量及结构,当地政府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等)。

6.农业科技服务机构及队伍情况调查(机构的数量、经费来源、科技人才数量、结构、工资水平等)。

7.当地农民被征地的补偿标准及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调查。 8.生态文明村的发展历程调查(生态环境状况、经济结构是否合理、经济实力、人民富裕情况等)。

9.城镇新增劳动力、农村富余劳动力或下岗失业人员就业状况调查(从事的产业、行业、职业和岗位、收入等情况)。

10.进城农民工生活状况、心理状态、社会保障状况等调查。

11.当地就业服务机构(中介机构、社会劳动就业保障局等)发展状况调查。 12.当地对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再就业培训的措施及实施情况调查。

13.当地政府对零就业家庭及就业困难人员的援助情况调查(担保贷款、免费职业介绍、职业培训补贴、社会保险补贴等)。

14.当地教育情况调查(普及九年义务、师资水平、学生负担、教育设施及经费保障、社会捐资助教等)。

15.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及发展情况调查。

16.对你所居住地的文化建设设施(社区或农村图书馆、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等)现状以及发展状况的调查。

17.对你所居住地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情况的调查(数量、服务内容、典型事例、群众反映等)。

18.对你所居住地人口综合素质情况调查。

19.本地矿产资源、水能资源、生物资源、特色农产品、旅游资源、特色民俗资源的开发现状及潜力评估。

20.你所居住地生活环境、污染状况调查。

(二)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21 调查你家乡的公民对我国基层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选举情况(选举方式、对选举的态度、参加情况、当选人员情况等方面。

22.调查当地群众对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了解情况(是否关注每年两会、是否了解人大代表的权利、职责、任免程序等)。

23.调查你家乡乡镇机构改革情况(人员构成情况、工资发放情况、办事效率情况)。

24.调查村民和村干部发生矛盾(土地承包过程、宅基地发放、提留征收、教育经费、公共设施建设等方面)解决的途径。

25.调查当地公民权利保障情况(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等)。 26.调查当地政务公开情况(哪些方面公开、落实情况、老百姓满意度、需要改进的方面)。

27. 你所居住地的基层自治组织(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情况的调查(产生、成员构成情况、有哪些职责、作用、重大事情的决定、是否定期召开代表大会?了解基层自治组织政策和法律法规情况)。 28.当地法院制度建设情况调查(公开审判、人民陪审员、人民监督员、巡回审判、简易程序使用等)。

29.当地群众打官司诉讼费用情况调查(诉讼费用收取、支付律师费用、仲裁收费、诉讼费的减免等)。

30.当地居民学法用法守法情况调查(最关注哪些方面的法律、了解相关法律知识的途径、利用法律维护自己权益、身边法律遵守情况)。

31. 当地家庭收入情况、工资情况调查。(家庭收入有哪些、家庭收入高和低的差距、最低工资标准、当地职业收入高与低的差距、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等)。 32.当地社会保障体系调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等机构)。

33. 当地养老情况调查(养老方式、养老院建设、老年生活状况、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

34. 对你所在地贫困户的调查。(他们的生活状况、所在地政府扶持情况、社会资助情况、脱贫措施)。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