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哲期末复习提纲各章知识点汇总 - 图文

考试题型: 1、 单选题:20*1分

2、 辨析题(3选2):2*10分:151页,140页 3、 简答题(4选3):3*10分 4、 材料题(2选1):1*15分 5、 论述题(2选1):1*15分

一、对立统一的规律(P43)

“统一物之分为两个部分以及对它的矛盾着的部分的认识……是辩证法的实质。”

“可以把辩证法简要地规定为关于对立面的统一的学说。这样就会抓住辩证法的核心,可是这需要说明和发挥。”

——列宁

1. 为什么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1) 它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

么会发展的问题。

2) 它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

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3) 它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2. 矛盾

1) 的概念——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2) 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对立统一) a. 矛盾的同一性(统一属性)

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 ? 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 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b. 矛盾的斗争性(对立属性)

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可以分为两种基本形式。(矛盾性质不同,斗争形式也不同) ? 对抗性矛盾。

? 非对抗性矛盾。

3)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

两者相互联结、相辅相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就没有斗争性。

? 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 ? 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体现了物质静止的相对性。

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与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相结合,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的发展。

4) 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矛盾的斗争性和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是相互结合共同发生作用的。但在不同

条件下,二者所处的地位会有所不同。 a. 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① 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的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发展是在矛盾统一体中的发展。

② 使矛盾的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 ③ 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趋势,即有规律地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

事物之所以能够转化,是由于事物内部矛盾双方具有相互贯通的关系。事物的发展方向、趋势不是随意的,而是有规律地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 b. 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① 它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② 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

矛盾的相互排斥、否定促成旧的矛盾统一体破裂和新的矛盾统一体产生,从而使旧事物发展为新事物。

c. “和谐”观作为矛盾统一性和斗争性原理的实践运用

从哲学上讲,和谐包含着矛盾双方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思想,强调平衡、协调、合作,体现包容万物、兼收并蓄的博大精神。

和谐是相对有条件的,只有在矛盾双方处于平衡、协调、合作的情况下,事物才展示出

和谐状态。

和谐并非否认矛盾,也不意味着矛盾双方的绝对同一。“和而不同,同则不继”,和谐也是在不断解决矛盾中实现的。

事物是多样性的统一,和谐的本质就在于协调事物内部多种因素的差异,发挥各种要素的效能,优势互补,推动事物的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

5)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a. 矛盾的普遍性(共性)

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也就是: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 b. 矛盾特殊性(个性)

矛盾普遍存在,但不同事物的矛盾又是具体的、特殊的。表现为如下三种情形: ? 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

? 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

? 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方法论要求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如实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能认清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才能采取正确的方针和办法去解决矛盾。 ? 矛盾群中:

根本矛盾:贯穿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规定事物的性质。 非根本矛盾

主要矛盾: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 次要矛盾 ? 每一对矛盾中:

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矛盾的性质)和矛盾的次要方面 c.

相互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这是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相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这是事物

固有的辩证法。

正确理解矛盾的共性和个性之间的辩证关系,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

3. 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 1) 质

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2) 量

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它包括两种情形: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构成事物的成分在排列顺序和结构方式上的变化。 3) 度

量和质的统一在度中得到体现

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度的两端叫关节点或临界点,超出度的范围,一物就转化为他物,发生质变。 这启示我们,在认识处理问题时要掌握适度的原则。

4)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a.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量变的积累

b.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积累到一定程度引起质变 c. 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 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 ? 在质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

总之,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形成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性。质量互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4. 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和否定及其相互转化

1) 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

? 肯定因素是维持现成事物存在的因素。 ? 否定因素是促使现成事物灭亡的因素。

任何事物内部都存在着肯定和否定因素。 2) 辩证的否定观 a.

否定是事物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b. 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它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只

有经过否定,旧事物才能向新事物转变。 c.

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

d. 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

留其积极因素。

3) 否定之否定规律

a.

事物的辩证发展须经历无数次的“两次否定、三个阶段的否定之否定的周期”,呈现出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总趋势。

b.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c. 否定之否定规律告诉人们要反对肯定和否定一切的形而上学否定观。

二、规律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54)

1. 客观规律性 1) 规律及其客观性

? 规律就是事物运动发展过程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 规律是事物的本质的联系。任何规律都是事物的内在根据和本质联系 ? 规律是事物的必然联系,任何规律都是事物必定如此、确定不移的趋势。 ? 规律是事物的稳定联系,任何规律都是同类现象背后的共性,是丰富多彩的现象背

后的稳定联系。

规律的客观性(根本特点)

客观性是规律的根本特点,它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相反,人的意识活动要受规律的支配。人们不能藐视规律,更不能创造和消灭规律。但人们在实践中,通过大量的外部现象,可以认识或发现客观规律,并利用这种认识指导实践,达到改造自然、改造社会,为社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