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信息技术在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应用的研究》结题报告

精品文档

2、查看搜索相关文献资料,把握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3、负责人提供相关理论材料并组织阅读学习,每两周检查一次,要求组员撰写学习心得。负责人联系并组织讲座,开展交流研讨,根据研讨内容,目的是制定下阶段的研究方向、计划和具体分工。

4、调查教师课堂提问现状及分析、练习题内容设计及呈现方式、学生喜爱的情境创设与评价手段、喜欢什么样的数学活动(前测)

5、开展研讨,布置分工。

第二阶段:实施研究探索阶段(2018年1月——2018年7月) 1、培训实验教师,学习在信息技术下条件下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应用理论知识。

2、做好实验前期的测试工作。对学生进行摸底调查;通过问卷、测试等各种调查、做好记录,认真收集、整理、分析各阶段的数据,并定期进行统计分析,注重各阶段的过程调控,按时撰写阶段总结。

3、定期召开课题研讨会,进行教学设计,教学案例,教学论文比赛,制作一批优秀课件,设计并展示一批优秀课例,探索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的模式和方法。

第三阶段:结题阶段 (2018年8月——2018年9月) 1、撰写研究报告、结题报告。

2、调查教师课堂教学现状及分析(后测),撰写《信息技术在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应用的研究》的调查报告

3、撰写《信息技术在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应用的研究》论文、案例、教案、实验课例,要拿出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的研究成果;系列论文、优秀教案、案例、信息技术课件,结题展示课、结题报告等。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四、课题研究的成果

(一)实现了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方式的有效变革

在应用信息技术的教学环境下,以“学”为中心的交互方式、教学方式有了得天独厚的土壤,教学方式由传统的以“教”为中心逐渐向以“学”为中心转变。教学方法由原来的基于归纳和演绎的讲解转变为基于情境创设、主动探索、协作学习、会话商讨、意义建构等多种新型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通过整合,把数学学科和信息技术有机地融为一体,强调信息技术服务于具体任务,学生以一种自然的方式对待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

1、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变革

利用信息技术改变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是改革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途径。多媒体课件是利用符号、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多媒体描述的教学信息,它能够按照教学设计的要求引导学生通过人机交互作用展开学习过程,使学生多感官参与到学习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活跃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想像力,优化课堂结构,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课始呈现、激发兴趣

新课引入,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巧妙使用信息技术,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能够使学生很快进入角色,让他们迫不及待地获取新知识的欲望,从而实现主动思考。通过课题研究得出,主要有这样几种引用形式:创设故事化情境;创设游戏情境;创设生活情境等。如:在小学数学第五册《秒的认识》教学中,教师从网上下载我国发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动人场景,进行播放,然后让学生模仿指挥员下达发射口令,从10数到1,学生仿佛身临其境,精神振奋,既体会到时间的变化,又很自然进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入到新课学习中。

(2)课中呈现、突破难点

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小学生认识规律的形象性造成了学生认识上的矛盾,特别是难点的突破、重点的处理、方式、方法问题直接影响学生掌握知识程度,而妙用信息技术,产生了事半功倍之功效。

①使定义清晰化: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最令数学教师头痛的莫过于学生对于数学中出现的抽象的概念、定义不能真正理解和学会应用,而借助于信息技术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例如:教学“同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这一定义时,若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只能是让学生动手用尺子测量三角形的底和高的长度,而采用多媒体教学就能通过“闪烁”、“平移”等手段强调、刺激学生的注意,把两个三角形的底完全重合,两条高也完全重合,使学生在观察、思考中得出“同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这一定义,让学生借助具体事物的直观形象进行思维,从而建立清晰的数学概念和定义。

②使空间形象化:几何图形,特别是立体几何图形的教学,要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而空间观念的形成,有赖于想象。例如:《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教材虽然提供了“割拼实验法“,但难以具体操作,很多学生对这一公式的推导持半信半疑的态度。运用CAI课件,可以将一个圆柱体沿着它的高切割成16等份的扇形,再把这些扇形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再切割成32等份的扇形,再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随着等分份数的增加,把学生理解的难点——近似的长方体的长由曲线变成直线的过程呈现出来,从而为学生积累了丰富的感知材料,为大胆合理的想象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3)课尾呈现、促进评价

巩固和反馈知识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实践证明:活用现代信息技术,利用网络多媒体信息量大,交互灵活而及时的特点进行教学,是巩固和反馈知识的最佳手段之一。网络课件设计能按照教学要求安排几个层次的练习,每个层次的练习力求形式多样、新颖有趣。如:把练习称为“试试你的本领(A级、B级、C级)”“小小擂台赛”等,学生每经过一层次的练习,后台服务器都会及时做出评判,以图文、动画的形式给予奖励,打破了“齐步走”的局面,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能力都充分得到发展。尤其在一些发展性练习中,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了解全班其他同学达到的练习层次和成绩情况,相互激励、促进。同时信息技术可以判断学生解答情况,让学生及时纠正知识结构中出现的偏差。

2、信息技术与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信息技术与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的主要决定因素是教育思想和理念。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中,要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唤起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信息技术能作为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重要工具,其对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应用信息技术有利于学生实现个性化学习

现代教育关注学生个体的发展,基于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设计和教学方式,可以充分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照顾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为每个学生创设适合的教育方式,更好地体现教育的基础性和人文性。

例如:教学小学数学三年级“年、月、日”这一内容具体做法是:①提供有关时间的相关网站,让学生自由浏览,再结合不同的年历卡自主探究年、月、日的关系。②分组汇报浏览结果,并提出想解决的问题。学生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通过自己上网浏览,观察、分析、交流,将年、月、日的基本知识较完整地总结出来。学生自主完成了将生活积累知识化、系统化的过程,已不满足对现有知识的获取,纷纷提出了新的问题:“为什么会有闰年、平年?”“历法中有不合理的地方我能修改吗?教师想设计希望日历……”学生的思维异常开放。教师指导学生“请自己到网上查询,我们的网站上有丰富的资源在等待你们开发,而且还有精彩的音像片等着你去欣赏,它能告诉你很多闰年、平年的由来;还可以在讨论市设计你所希望的日历与全班同学共同交流欣赏”。学生各取所需,自由自在地在网上畅游,满足了他们不同的需要,真正让不同程度的学生找到了适合自己发展的空间,焕发出个性的光彩

(2)应用信息技术有利于学生实现自主性学习

在多媒体教学中,我们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实际,运用媒体的优势为学生提供数字化资源,创设虚拟化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体验,让学生将学习数学的需要变为自觉、自愿的心理渴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例如:“小数加减法”是小学四年级的教学内容,传统的教学就是根据例题教算理,纯粹的计算使学生感到枯燥而乏味,而且学习积极性不高。为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我找到了“小数加减法”在生活中经常运用的环境——“超市购物”,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生活中的超市情景。学生在网上做“顾客”,充当收银员等,缩短了教材内容和生活经验之间的距离,学生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主动参与互动,自主性得到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3)应用信息技术有利于学生实现探究式学习

我们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内

精品文档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