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习题

《统计学》精品课程文件之四

3、下列属于时点指标的有( )

A. 企业个数 B. 机器台数 C. 电视机销售量 D. 某地区1990年末人口数 E. 产品产量

4、在相对指标中,属于不同总体数值对比的指标有( ) A. 动态相对指标 B. 结构相对指标 C. 比较相对指标 D. 比例相对指标 E. 强度相对指标

5、下列相对指标中,分子分母不能对换的指标有( ) A. 比较相对指标 B. 结构相对指标 C. 比例相对指标 D. 强度相对指标 E. 计划完成相对指标 6、相对数的表现形式有( )

A. 无名数 B. 百分数 C. 成数 D. 结构相对数 E. 名数 7、计算和应用平均数的原则是( ) A. 现象的同质性

B. 用组平均数补充总平均数 C. 用变量数列补充说明平均数 D. 用时间数列补充说明平均数 E. 把平均数和典型事例结合起来

8、一般地说,加权算术平均数等于简单算术平均数是在( ) A. 各组次数不等的条件下 B. 各组次数相等的条件下

C. 各组变量值不相同的条件下 D. 各组权数都为1的条件下 E. 在分组组数较少的条件下 9、在统计中加权算术平均数和加权调和平均数计算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已知资料的情况而定( )

A. 如果掌握基本公式的分子资料用加权调和平均数计算 B. 如果掌握基本公式的分母资料用加权调和平均数计算 C. 如果掌握基本公式的分母资料用加权算术平均数计算 D. 如果掌握基本公式的分子资料用加权算术平均数计算 E. 如果无基本公式的分子、分母资料,则无法计算平均数 10、下列采用调和平均数计算的有( )

A. 已知各级工人的月工资水平和工资总额,求平均工资 B. 已知某工厂各车间废品率和废品量,求平均废品率

C. 已知各工厂产量计划完成百分比和实际产量,求平均计划完成百分比 D. 假定企业按工人劳动生产率分组,并已知道各组产量,求平均劳动生产率 E. 已知某工厂产品产量及单位成本,求平均单位成本 11、不受数列极端值影响的平均数有( ) A. 众数 B. 中位数 C. 几何平均数 D. 调和平均数 E. 算术平均数

27-11

《统计学》精品课程文件之四

12、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离散程度的指标( ) A. 只能是相对数 B. 只能是绝对数 C. 可以是相对数 D. 可以是绝对数 E. 只能是平均数

13、是非标志的方差是( )

A. q+p B. qp C. p-q D. (1-p)(1-q) E. p(1-p)

14、某小组3名工人的工资分别为102元,104元和109元,根据这一资料计算的各种标志变动度指标的关系是( )

A. 极差大于标准差 B. 极差大于平均差

C. 平均差小于标准差 D. 平均差系数小于标准差系数 E. 平均差系数大于标准差系数 三、计算题 1、某农场在不同自然条件的地段上用同样的管理技术试种两个粮食新品种,有关资料如下表 所示:

试种地段 一号品种 二号品种

播种面积(亩) 收获率(公斤/亩) 播种面积(亩) 收获率(公斤/亩) A 2. 0 450 2. 5 383 B 1. 5 385 1. 8 405 C 4. 2 394 3. 2 421 D 5. 3 420 5. 5 372 合计 13. 0 13. 0

试计算有关指标,并从作物收获率的水平和稳定性两方面综合评价,哪个品种更有推广价值 ?

2. 一项关于大学生体重状况的研究发现,男生的平均体重为60kg,标准差为5kg;女生的平均体重为50kg,标准差为5kg,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男生的体重差异大还是女生的体重差异大? 为什么?

(2)以磅为单位(1磅=2. 2kg)求体重的平均数和标准差。

3. 2004年某月份某企业按工人劳动生产率高低分组的生产班组数和产量资料如下: 按工人劳动生产率分组(件/人) 生产班组 生产工人数

50~60 10 150 60~70 7 100 70~80 5 70 80~90 2 30 90以上 1 16 合计 25 336

试计算该企业工人平均劳动生产率。

4. 对某地区120家企业按利润额进行分组,结果如表所示。 按利润额分组(万元) 企业数(个) 200~300 19 300~400 30

27-12

《统计学》精品课程文件之四

400~500 42 500~600 18 600以上 11 合计 120

(1) 计算120家企业利润的众数、中位数和均值; (2) 计算分布的偏态系数和峰度系数。

5. 某企业产值计划完成103%,实际比上年增长5%,试问产值计划规定比上年增长多少?又知 该企业产品单位成本应在上期699元的水平上降低12元,本期单位成本为672元,试确定降低成本计划完成程度指标。

6. 某企业2004年产品销售量计划为上年实际的108%,2003-2004年实际的动态相对指标为11 4%,试确定2003年产品销售计划完成程度。

7. 某企业计划生产某单位产品工时消耗较上期降低5%,实际较上期降低4. 5%,试计算降低 劳动量计划完成程度。

8. 某工厂2004年产量计划完成百分数为110%,当年产量计划比上年实际提高20%,试确定2004年比2003年增长百分之几? 第四章 动态数列 一、单选题

1. 动态数列的构成要素是( ) A. 变量和次数 B. 时间和指标数值 C. 时间和次数 D. 主词和宾词

2. 序时平均数中的“首尾折半法”适用于计算( ) A. 时期数列的资料

B. 间隔相等的时点数列的资料 C. 间隔不等的时点数列的资料

D. 由两个时期数列构成的相对数动态数列资料 3. 动态数列中的发展水平( )

A. 只能是绝对数 B. 只能是相对数 C. 只能是平均数 D. 既可以是绝对数,也可以是相对数或平均数

4. 间断的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是假定研究现象在相邻两个时点之间的变动是( ) A. 间断的 B. 连续的 C. 均匀的 D. 稳定的 5. 下列动态数列分析指标中,不取负值的是( )

A. 增长量 B. 发展速度 C. 增长速度 D. 平均增长速度 6. 若无季节变动,则季节比率应为( )

A. 0 B. 1 C. 大于1 D. 小于1

7. 用几何平均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它的大小取决于( ) A. 最末水平的大小 B. 最初水平的大小

C. 总速度的大小 D. 各期发展水平总和的大小

8. 如果动态数列二级增长量大体相同,应拟合( )

A. 直线 B. 二次曲线 C. 三次曲线 D. 指数曲线

27-13

《统计学》精品课程文件之四

9. 对时间数列进行动态分析的基础指标是( )

A. 发展水平 B. 平均发展水平 C. 发展速度 D. 平均发展速度 10. 序时平均数与一般平均数的共同点是( ) A. 两者均是反映同一总体的一般水平 B. 都是反映现象的一般水平

C. 两者均可消除现象波动的影响

D. 共同反映同质总体在不同时间上的一般水平

11. 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其产量年年增加5万吨,则该产品产量的环比增长速度( ) A. 年年下降 B. 年年增长 C. 年年持续不变 D. 无法做结论 12. 若要观察现象在某一段时期内变动的基本趋势,需测定现象的( ) A. 季节变动 B. 循环变动 C. 长期趋势 D. 不规则变动

13. 假定被研究现象基本上按不变的发展速度发展,为描述现象变动的趋势,借以进行预测,应拟合的合适方程( )

A. 直线趋势方程 B. 二次曲线方程

C. 指数曲线方程 D. 直线或曲线方程均可

14. 说明现象在较长时期内发展的总速度的指标是( ) A. 环比发展速度 B. 平均发展速度 C. 定基发展速度 D. 定基增长速度

15. 增长量同作为比较基准的数列水平之比,就是( )

A. 总速度 B. 平均速度 C. 发展速度 D. 增长速度 16. 最基本的动态数列是( ) A. 时点数列 B. 绝对数时间数列

C. 相对数时间数列 D. 平均数时间数列

17. 时间数列中,每次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的是( ) A. 相对数时间数列 B. 时期数列 C. 平均数时间数列 D. 时点数列 二、多项选择题

1. 下列社会经济现象属于时期数列的有( )

A. 某商店各月商品库存额 B. 某商店各月实现的销售额 C. 某企业某年各季度产值 D. 某企业某年各月末人数 E. 某地区各年新增人口数

2. 时间数列的水平分析指标有( ) A. 发展速度 B. 发展水平 C. 平均发展水平 D. 增减量 E. 平均增减量

3. 平均发展水平一般也称为( )

A. 平均增减量 B. 动态平均数 C. 平均增减速度 D. 序时平均数 E. 平均发展速度

27-14

《统计学》精品课程文件之四

4. 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方法有( )

A. 几何平均法 B. 简单序时平均法 C. 方程法 D. 加权序时平均法 E. 首尾折半法

5. 直线趋势方程中的参数b是表示( ) A. 趋势值 B. 趋势线的截距 C. 趋势线的斜率 D. 当t=0时 的数值

E. 当t每变动一个单位时, 平均增减的数值 6. 下列哪些属于序时平均数( ) A. 一季度平均每月的职工人数

B. 某产品产量某年各月的平均增长量 C. 某企业职工第四季度人均产值 D. 某商场职工某年月平均人均销售额

E. 某地区近几年出口商品贸易额平均增长速度 7. 平均发展速度从广义上讲属于( ) A. 静态平均数 B. 动态平均数 C. 序时平均数 D. 几何平均数 E. 调和平均数 8. 定基增减速度等于( )

A. 环比增减速度的连乘积 B. 累积增减量除以固定基期水平 C. 定基发展速度减1(100%) D. 逐期增减量除以固定基期水平 E. 环比发展速度连乘积减去100% 9. 计算季节比率通常用( ) A. 按月(季)平均法 B. 移动平均法 B. 移动平均趋势剔除法 D. 时距扩大法 E. 最小平方法 三、简答题

1. 简述动态数列的概念和种类。 2. 编制动态数列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3. 时期数列与时点数列有什么区别?

4. 什么是序时平均数?它与一般平均数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5. 根据时点序列计算序时平均数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6. 什么叫逐期增长量和累计增长量?二者有什么换算关系?

7. 什么叫定基发展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二者有什么换算关系? 四、计算题

1. 某国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历年资料:

年份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营业额(百万美元) 189 316 494 663 819 1114 1253 要求:(1)列表计算各年的增减量、发展速度和增减速度。 (2)逐期增减量与累计增减量有何联系? (3)定基发展速度与环比发展速度有何联系?

27-15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