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海气象与海洋学 - 图文

158. 利用空盒气压表,从读数到得到本站气压需要的订正是:

A.湿度订正、刻度订正、补充订正; B.温度订正、刻度订正、补充订正; C.高度订正、刻度订正、补充订正; D.纬度订正、刻度订正、补充订正。

159. 利用空盒气压表,从读数到得到海平面气压需要的订正是:

A.高度订正、温度订正、纬度订正、补充订正; B.经度订正、温度订正、高度订正、湿度订正;

C.湿度订正、温度订正、高度订正、纬度订正; D.温度订正、刻度订正、补充订正、高度订正。 160. 两种常用风速单位之间的关系是:

A.1kn≈1.852m/s; B.1kn≈2m/s; C.1m/s≈2kn; D.1m/s≈1.852kn。 161. 流经冷海区的海流称为:

A.补偿流; B.中性流; C.冷流; D.暖流。

162. 流线图上单源辐合流场相当于:

A.低压槽的流场; B.高压脊的流场; C.低气压的流场; D.高气压的流场。 163. 没有热带气旋发生的海域有:

A.东北太平洋; B.东南印度洋; C.东南太平洋; D.东北印度洋。 164. 孟加拉湾和阿拉伯海发生热带气旋最多的月份是:

A.5、10月; B.6、7月; C.8、9月; D.7、8月。 165. 某船观测到的海浪浪向为东,海流流向亦为东,则:

A.波高不变,波向不变; B.波高减小,波向不变; C.波高减小,波向不稳定; D.波高增大,波向不稳定。

166. 某船海上航行时观测涌浪,当船舶第1次下沉到波谷时按下秒表,至第11次下沉至波谷时秒表

读数为60s,则涌浪的视周期为:

A.1.7s; B.2.2s; C.6.0s; D.2.0s。 167. 某地气温由高变低,气压明显上升,由SW风转为NW风,天空阴但无降雨,这表明:

A.冷锋已过境; B.锢囚锋已过境; C.暖锋已过境; D.静止锋已过境。 168. 某轮航向NE,航速20kn,测得左舷45°受风,风速14m/s,则真风为:

A.135°,10m/s; B.315°,10m/s; C.315°,20m/s; D.135°,20m/s。 169. 某轮航向正南,航速28kn,测得视风从右舷45度吹来,视风速10m/s,则真风为:

A.135°,10m/s; B.135°,14m/s; C.315°,14m/s; D.315°,10m/s。 170. 某轮航向正南,航速28kn,测得视风从右舷45度吹来,视风速10m/s,则真风为:

A.135°,14m/s; B.315°,10m/s; C.135°,10m/s; D.315°,14m/s。 171. 某轮在南半球遇锋面气旋,真风向由NW转SW,气压明显升高,则可断定已进入:

A.冷锋后; B.暖区; C.暖锋前; D.暖锋后。 172. 目前城市大气质量监测报告中通常提到的污染物种类有:

A.臭氧; B.二氧化硫; C.氮气; D.二氧化碳。 173. 南半球典型冷锋过境时,风向、风速随时间的变化是:

A.风向逆时针转,风力减小; B.风向顺时针转,风力增大; C.风向逆时针转,风力增大; D.风向顺时针转,风力减小。

174. 南半球反气旋的流场结构大体为:

A.低层顺时针辐合、上层辐散并伴有下沉运动; B.低层逆时针辐散、上层辐合并伴有下沉运动; C.低层顺时针辐散、上层辐合并伴有上升运动; D.低层顺时针辐散、上层辐合并伴有下沉运动。 175. 南海的海流具有季风漂流的特性,其季风转换月份为:

A.1月和7月; B.3月和9月; C.6月和12月; D.4月和10月。

11

176. 南亚季风的特点是:

A.夏季风强于冬季风,来临快; B.夏季风强于冬季风,来临慢; C.夏季风弱于冬季风,来临慢; D.夏季风弱于冬季风,来临快。 177. 能产生连续性降水的云是:

A.积雨云; B.层云; C.淡积云; D.雨层云。 178. 逆时针旋转的大型空气涡旋是:

A.北半球反气旋、南半球气旋; B.南、北半球的反气旋;

C.南、北半球的气旋; D.北半球气旋、南半球反气旋。 179. 纽芬兰附近洋面常年多雾,其最盛期在什么时候?

A.1~3月; B.12月~次年1月; C.9~11月; D.4~8月。 180. 浓度及发生时间不受气温日变化影响的雾是:

A.锋面雾; B.辐射雾; C.沿海平流雾; D.蒸汽雾。 181. 暖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的热量交换方式称为:

A.对流; B.辐射; C.平流; D.湍流。

182. 暖气团具有的天气特征:

Ⅰ.潮湿;Ⅱ.阵性降水;Ⅲ.连续性降水;Ⅳ.多积状云;Ⅴ.多层状云;Ⅵ.气层稳定;Ⅶ.气层不稳定。

A.Ⅰ、Ⅱ、Ⅳ、Ⅶ; B.Ⅰ、Ⅱ、Ⅴ、Ⅵ; C.Ⅰ、Ⅲ、Ⅳ、Ⅶ; D.Ⅰ、Ⅲ、Ⅴ、Ⅵ。 183. 平流雾的形成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Ⅰ.环流条件;Ⅱ.水汽条件;Ⅲ.气压条件;Ⅳ.冷却条件;Ⅴ.云状条件;Ⅵ.稳定度条件。

A.Ⅰ、Ⅱ、Ⅲ、Ⅳ、Ⅵ; B.Ⅰ、Ⅱ、Ⅳ、Ⅵ; C.Ⅰ、Ⅱ、Ⅳ、Ⅴ、Ⅵ; D.Ⅱ、Ⅳ、Ⅴ、Ⅵ。 184. 平流雾消散的条件是:

Ⅰ.冷锋过境;Ⅱ.风力减弱至很小;Ⅲ.风向大角度转变;Ⅳ.海水温度上升;Ⅴ.风力增强至很大;Ⅵ.吹偏南风。

A.Ⅰ、Ⅱ、Ⅲ、Ⅴ; B.Ⅰ、Ⅲ、Ⅳ、Ⅴ; C.Ⅱ、Ⅲ、Ⅳ; D.Ⅰ、Ⅴ、Ⅵ。 185. 气候是指某一特定区域,______ 。

A.气象要素的一年平均特征(其中包括极值); B.气象要素的多年平均特征(其中包括极值); C.天气形势; D.在较短时间内各种气象要素的综合表现。 186. 气团的形成必须具备的条件为:

A.大范围比较平坦的下垫面和适当的环流条件;

B.大范围物理性质比较均匀的下垫面和不稳定的环流条件; C.大范围物理性质比较均匀的下垫面和适当的环流条件; D.大范围物理性质不均匀下垫面和适当的环流条件。 187. 气团内部______。

A.垂直湿度差异小; B.水平湿度差异小; C.水平湿度差异大; D.垂直湿度差异大。

188. 气团形成的必要条件是:

Ⅰ.适宜的环流条件;Ⅱ.相同的纬度带;Ⅲ.大范围物理性质均匀的下垫面;Ⅳ.较大的气压梯度;Ⅴ.平坦的下垫面;Ⅵ.一定的地转偏向力。

A.Ⅰ、Ⅱ、Ⅲ、Ⅳ; B.Ⅰ、Ⅲ; C.Ⅱ、Ⅲ、Ⅴ、Ⅵ; D.Ⅰ、Ⅴ、Ⅵ。 189. 气温年较差的大小主要受什么因素影响?

A.地表性质和季节; B.地表性质和纬度; C.纬度和季节; D.纬度和天气状况。 190. 气象上所说的降水通常指__________。

A.云中的水分以固态形式降落到地面; B.云中的水分以液态或固态形式降落到地面;

12

C.云中的水分以液态形式降落到地面,也包括风的特征; D.云中的水分以液态形式降落到地面。

191. 气旋的强度用______表示。

A.中心气压值及588线所包围面积; B.中心气压值及地面图上最外围闭合等压线包围面积; C.中心气压值及中心最大风速; D.中心最大风速及588线所包围面积。 192. 气旋对应的一般天气特征为:

A.多云,阴雨天气; B.晴朗,少云,大风天气; C.晴朗,微风,少云天气; D.多云,微风天气。

193. 气压的单位hPa与mb两者的关系为:

A.1hPa=1mb; B.1hPa=4/3mb; C.1hPa≈1mb; D.1hPa=3/4mb。 194. 气压的日变化有两个极大值和两个极小值,它们分别出现在:

A.10时最高、16时最低和22时次高、04时次低; B.04时最高、16时最低和22时次高、10时次低; C.22时最高、16时最低和10时次高、04时次低; D.10时最高、22时最低和16时次高、04时次低。

195. 气压的日较差最大的地区出现在:

A.低纬地区; B.高纬地区; C.极地地区; D.中纬地区。

196. 气压具有明显的年变化,一年中的最高气压出现在:

Ⅰ.冬季大陆上;Ⅱ.冬季海洋上;Ⅲ.秋季海洋上;Ⅳ.夏季大陆上;Ⅴ.夏季海洋上;Ⅵ.春季大陆上。

A.Ⅰ、Ⅲ、Ⅴ、Ⅵ; B.Ⅰ、Ⅴ; C.Ⅱ、Ⅳ、Ⅴ、Ⅵ; D.Ⅱ、Ⅴ、Ⅵ。 197. 气压日较差随纬度的增加而:

A.不变; B.增大; C.减小; D.与纬度无关 198. 气压是大气压强的简称,它与天气的关系是:

A.低气压对应晴好天气; B.低气压一般对应阴雨天气; C.高气压中心对应大风天气; D.高气压一般对应阴雨天气。 199. 气压随高度的变化而变化,根本原因在于________。

A.空气密度和空气柱随高度的变化; B.空气柱随高度的变化; C.气温随高度的变化; D.空气密度随高度的变化。 200. 浅水波的波速取决于:

A.波长; B.风速; C.水深; D.周期。

201. 浅水区风浪充分成长所需的时间与深水区相比?

A.不确定; B.浅水区较深水区长; C.浅水区较深水区短; D.浅水区与深水区一样。 202. 强大的反气旋地面最大风力可达:

A.10级; B.9级; C.11级; D.12级。

203. 强大的锋面气旋地面最大风力可达:

A.11级以上; B.12级以上; C.9级以上; D.10级以上。 204. 晴夜、微风和近地面层水汽比较充沛,是形成什么雾的三个主要条件?

A.锋面雾; B.辐射雾; C.蒸发雾; D.平流雾。

205. 全球基本上没有热带气旋发生的海域有:

Ⅰ.南印度洋;Ⅱ.南太平洋东部;Ⅲ.墨西哥湾;Ⅳ.加勒比海;Ⅴ.南大西洋;Ⅵ.孟加拉湾。

A.Ⅰ、Ⅱ、Ⅴ; B.Ⅲ、Ⅵ; C.Ⅱ、Ⅴ; D.Ⅱ、Ⅴ、Ⅵ。 206. 热带低压(TD)的近中心最大风力,国际规定是几级?

A.<7; B.8~9; C.<8; D.≥7。

13

207. 热带气旋______生命期较长。

A.春夏季; B.冬春季; C.秋冬季; D.夏秋季。 208. 热带气旋的坏天气一般:

A.不对称分布在涡旋区; B.对称分布在涡旋区; C.对称分布在眼区; D.不对称分布在眼区。

209. 热带气旋的温压场结构属于:

A.冷性浅薄系统; B.冷性深厚系统; C.暖性深厚系统; D.暖性浅薄系统。 210. 热带气旋与强温带气旋相比较,大风(风力≥8级)范围______________。

A.都比较宽广; B.两者基本一致; C.前者大于后者; D.前者小于后者。 211. 热带气旋之所以能够强烈发展,其能量主要来自于____。

A.大气长波辐射; B.水的汽化潜热; C.水汽凝结潜热; D.太阳短波辐射。 212. 热带气旋中风呈现阵性特点的区域在______。

A.外围区; B.中心区; C.眼区; D.涡旋区。

213. 热带气旋主要产生在:

A.副热带海洋上; B.温带海洋上; C.热带海洋上; D.赤道附近。 214. 热低压是______。

A.无锋面的气旋; B.有的是有锋面的,有的是无锋面的,有锋面居多; C.有的是有锋面的,有的是无锋面的,无锋面居多; D.有锋面的气旋。 215. 如果冷、暖气团中水汽含量较多时,其天气特征为:

A.冷暖气团均出现连续性降水; B.冷气团出现连续性降水,暖气团出现阵性降水和雷暴天气;

C.暖气团出现连续性降水,冷气团出现阵性降水和雷暴天气; D.冷暖气团均出现阵性降水和雷暴天气。 216. 如没有其它天气系统的影响,每天夜间气压的变化趋势是______。

A.先降后升; B.先升后降; C.先降后升再降; D.先升后降再升。 217. 如图是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示意图,图中的B带为:

A.北半球副极地低压带; B.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 C.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 D.赤道低压带。 218. 若A、B两处海面的露点温度分别为20°C和10°C,则

说明______。

A.A处比B处的水汽含量高; B.A处比B处的温度高; C.B处比A处的水汽含量高;

D.无法比较两处的水汽含量高低。 219. 若测得某气团的实际水汽压e=9hPa,相对湿度f=75%,

则饱和水汽压E=______。 A.12hPa; B.9hPa; C.7hPa; D.15hPa。 220. 如图是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示意图,图中的F带为: A.北半球极地东风带; B.东南信风带;

C.南半球极地东风带; D.南半球盛行西风带。 221. 如图是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示意图,图中的F带为:

A.北半球极地东风带; B.东南信风带;

C.南半球盛行西风带; D.南半球极地东风带。 222. 若看见闪电和听到雷声的时间间隔为10s,则立刻可推算出

测者与雷暴的距离约为:

14

A.30000m; B.300m; C.3000m; D.3300m。

223. 若深海海面风向为NE风,则表层风海流的流向应为:

A.在北半球为北流、在南半球为东流; B.在北半球为东流、在南半球为北流; C.在北半球为南流、在南半球为西流; D.在北半球为西流、在南半球为南流。

224. 若有两块等质量同气压的空气,均含有100克水汽,若温度分别为20℃和10℃,则两块空气的:

Ⅰ.绝对湿度相等;Ⅱ.水汽压相等;Ⅲ.饱和水汽压相等;Ⅳ.相对湿度相等;Ⅴ.露点相等;Ⅵ.温露差相等。

A.Ⅰ、Ⅱ、Ⅴ; B.Ⅱ、Ⅲ、Ⅴ、Ⅵ; C.Ⅱ、Ⅳ、Ⅴ; D.Ⅰ~Ⅴ。 225. 深厚暖性反气旋主要产生和活动在:

A.副热带; B.寒带; C.热带; D.温带。 226. 深水波是:

A.波长远大于海深的波; B.波长远小于海深的波; C.水深大于10m时出现的波; D.波长等于海深的波。 227. 世界大洋大浪频率全年最高的海域为:

A.冬季北大西洋的中高纬; B.南半球西风带;

C.夏季北印度洋; D.冬季北太平洋的中高纬。

228. 世界海洋上雾区的分布特点:

Ⅰ.春夏多,秋冬少;Ⅱ.中高纬少于低纬;Ⅲ.大洋中央几乎无雾;Ⅳ.赤道附近洋面几乎无雾;Ⅴ.北大洋多于南大洋;Ⅵ.大洋西岸少于东岸。

A.Ⅰ、Ⅱ、Ⅲ、Ⅳ、Ⅴ、Ⅵ; B.Ⅰ、Ⅲ、Ⅳ、Ⅴ; C.Ⅰ、Ⅱ、Ⅲ、Ⅳ、Ⅴ; D.Ⅰ、Ⅱ、Ⅴ、Ⅵ。 229. 世界季风主要分布在:

Ⅰ.东亚;Ⅱ.南亚;Ⅲ.东南亚;Ⅳ.比斯开湾;Ⅴ.赤道非洲;Ⅵ.北美洲大陆东岸。 A.Ⅰ、Ⅱ、Ⅲ、Ⅴ; B.Ⅰ、Ⅱ、Ⅳ、Ⅴ; C.Ⅰ~Ⅵ; D.Ⅰ、Ⅱ、Ⅳ、Ⅴ、Ⅵ。 230. 世界气象组织规定海面风的观测应采取什么时间内的风速和相应风向?

A.正点观测前10min的平均; B.正点观测前15min的平均; C.正点观测前5min的平均; D.正点观测前2min的平均。

231. 世界著名的狂风恶浪海域主要有:

Ⅰ.冬季北大西洋中高纬度;Ⅱ.夏季北太平洋;Ⅲ.冬季北太平洋中高纬度;Ⅳ.好望角;Ⅴ.夏季北大西洋;Ⅵ.夏季北印度洋。

A.Ⅰ、Ⅱ、Ⅳ、Ⅴ、Ⅵ; B.Ⅰ、Ⅳ、Ⅴ、Ⅵ;

C.Ⅰ、Ⅲ、Ⅳ、Ⅵ; D.Ⅰ、Ⅲ、Ⅳ、Ⅴ、Ⅵ。 232. 水平地转偏向力的大小与:

A.风速成反比,与纬度的正弦成反比; B.风速成反比,与纬度的正弦成正比; C.风速成正比,与纬度的正弦成反比; D.风速成正比,与纬度的正弦成正比。 233. 水平地转偏向力有如下性质:

Ⅰ.空气静止时,不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Ⅱ.偏向力的大小与所在纬度的正弦成正比;Ⅲ.偏向力的大小与风速成正比;Ⅳ.在南半球,它使气流向左偏转;Ⅴ.在北半球,它使气流向右偏转;Ⅵ.只改变空气运动的方向,不改变空气运动的速度。

A.Ⅰ、Ⅱ、Ⅳ、Ⅴ、Ⅵ; B.Ⅰ~Ⅵ; C.Ⅱ~Ⅵ; D.Ⅱ、Ⅳ、Ⅴ、Ⅵ。 234. 水平范围广、云顶常有逆温、云体呈波浪起伏状的碎云块和云片或云层、且排列整齐的云为:

A.层状云; B.波状云; C.积状云; D.乳状云。 235. 水平范围广、云顶较为平坦、形如海面起伏、均匀成层的云为:

A.卷状云; B.波状云; C.层状云; D.积状云。

236. 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与:

A.水平气压梯度成反比,与空气密度成正比; B.水平气压梯度成正比,与空气密度成反比; C.水平气压梯度成反比,与空气密度成反比; D.水平气压梯度成正比,与空气密度成正比。

15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