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文化专题》课程习题及答案

《徽州文化专题》课程习题及答案

【第一讲】 徽州文化与徽州学

(1)名词解释:

① 徽州文化——指起于宋而至于清兼及过去与现在的以徽州本土和本土以外的徽

州人所创造的以物质、制度和精神文化为主体的既有区域性又有普遍性的典型文化。

② 徽州学——“徽学”与“徽州学”的内涵相互统一,它们的研究对象是通过徽州

文书、文献和文物遗存,研究历史上的徽州人活动以及由此形成的具有典型意义和鲜明特征的徽州区域社会及历史文化的一门新兴学科。

(2)请简述徽州文化的特点与成因。

答案要点:特点:①丰富性:遗存丰富、内容丰富、学科众多;②独特性:从经济角度看,徽州在传统农业之外,还有闻名遐迩的商业;从社会角度看,徽州是一个宗族社会,传承了中原地区消失了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宗族实态;从文化角度看,徽州理学昌盛,有“东南邹鲁”之称。 成因:① 中原文化的深厚积淀是徽州文化形成的“基因”;②程朱理学的勃兴是徽州文化形成的“支柱”;③ 徽商经济的发展是徽州文化形成的“酵母”;④ 徽州教育的高度发达是徽州文化形成的“温床”。

(3)徽州学的学科性质和研究对象是什么?

答案要点:学科性质:是以徽州文化为研究对象的综合性学科,具有地域性、综合性和全国性三个方面的特点; 研究对象:徽州区域文化,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大量的徽州文献和徽州文书研究更广阔范围内的历史文化。

(4)在你看来,徽州文化与徽州学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案要点:区别:①徽州文化与徽州学产生的时间不同,徽州文化源远流长,徽州学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才逐步产生;②徽州文化与徽州学的概念内涵不同,徽州文化是徽州学的研究对象,而徽州学则是一门综合性学科;③徽州文化与徽州学历史长短不同,前者年代久远,后者只有几十年的历史。

联系:① 徽州文化是徽州学形成的基石;②徽州学的形成与发展进一步发现与发扬了徽州文化的价值。个人观点表达(略,要求观点表达合理,论述过程有条理) (5)论述题:在你看来,该如何界定徽州文化的价值与地位?

答案要点:①徽州文化的价值:学术价值和现实价值; ② 徽州文化的地位:可以作为安徽文化的代表;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社会与文化发展的标本和典型代表;徽州文化已引起国际史学界的高度关注;国际交流日益频繁;已进入比较文化的研究领域。③个人观点表达(略,要求观点表达合理,论述过程有条理) 考查题:论徽州文化的生成与价值

提示: 主要论述徽州文化的生成原因与价值定位问题,可以从多个角度来探讨和论述,不必拘泥于视频教材内容,但要求观点表达合理,论述过程有理有据。

【第二讲】 徽州教育与陶行知 (1)简述徽州教育发达的原因。

(一)特殊的地理自然环境

其一,古徽州山高路险,交通十分不便,成了中原名门望族躲避战乱的理想之地,这为徽州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

其二,优美的自然环境,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二)崇儒尚教的文化环境

徽州是程朱理学的故乡,这一文化渊源进一步加强了徽州的重教传统。 (三)徽商经商环境和支持

(2)徽州商业的发展为徽州教育提供了哪些条件?其又为徽州商业的发展作出了哪些贡献?

徽州商业的发展为徽州教育提供的条件:(一)延师课子弟。徽州为“程朱桑梓之邦”,乡风的熏染,使徽州人“贾而如俗”,在以官为本位的封建社会,读书有显而易见的功利性。发达的商人把读书看作一种政治投资,不惜千金一掷,延名师,买典籍,教育子弟。(二)捐资修建学校。明清时徽州除了少数几个官办府学、县学,先后建有60多所书院,400多所社学以及无数的塾学。这些学校的建置和运行经费大多来自商人和官徐。(三)修建宗祠和“忠孝节烈,牌坊。宗祠、牌坊在封建社会不仅具有建筑学上的意义,还具有伦理学和教育学的意义。作为一种棍家伦理的物化象征,它们在道德教育中发挥了范本的作用。

徽州商业的发展作出的贡献:(一)一大批受过儒学教育的徽州学子,因种种原因未能中举入仕而投入商界,成为有文化的商人。他们熟悉儒家的待人接物之道,了解历史上商人的兴衰成败之理,故能精于筹算,审时度势,把生意越做越活。有文化的商人是徽商的中坚力量,也是徽州商业发展的主要动力。(二)徽州教育培养出来的一大批仕宦在某种程度上成了徽商在朝廷中的代言人和政治保护伞。

(3)陶行知 “生活教育”理论的主要内容及现代价值。 “生活教育”论主要内容:

“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论的核心。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生活决定教育,教育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生活教育的目的是要用前进的生活引导落后的生活。

“社会即学校”———是“生活教育”论的另一个重要主张。认为,学校里的东西太少了, “要把学校的一切伸展到大自然里去”,把整个社会作为教育的范围。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论的教学方法论。涵义是: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

现代价值(参考答案,言之成理即可):“生活教育”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一)由于生活对人的发展和教育具有根本性的意义,因此,素质教育的实施必须

从人为设计的,拆除在学校教育与生活之间用书本知识累造起来的隔离墙,使受教育者同自然、社会、他人之间保持全面互动和不断进步,以培养未来生活的创造者和开拓者。(二)由于生活是复杂的、变动不居的,为生活作准备所需的东西越来越多,因此,教育不仅要注重为人的遥远的未来生活做设计和准备,且还要着眼于人的活生生的现实,这决定了素质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让学习者学习书本中有关生活世界的既成知识,更要以培育人的主体性生活经验与生活能力为旨归。 5、考查题

(1)明清徽州宗族与徽州教育

(2)陶行知 “生活教育”理论的现代价值 【第三讲】 朱熹与新安理学

1、简述朱熹的理学思想。

(1)关于理气、太极。朱熹理气、太极思想基本上是承袭二程,特别是程颐的理气说,同时又充分吸收了周敦颐的太极说、张载的太虚之气说、邵雍的先天说等。理气、太极等在他的思想体系中占有格外重要的地位,其思想体系的核心便是天理论,而天理论的核心又是理气说。(2)修养论。朱熹的修养论大体上是继承二程尤其是程颐的思想而又有所发展。其要点大约包括持敬、格物致知及知先行后这样几个方面。(3)天理与人欲之辨。理与欲是伦理道德与物质欲望之间的关系问题。朱熹的心性情学说,不仅与理与欲相结合,而且为伦理道德提供了理论依据。朱熹总结诸家理欲论争之得失,融合贯通儒家的理欲观,阐发了明天理,灭人欲的主张。什么是天理呢?朱熹认为天理是三纲五常,是善,是心之本然。天理未纯,为善不能扩充其量;人欲未尽,恶根不能去。人们要做到“天理纯”,“人欲尽”,就必须扩充天理,而除尽人欲。所谓人欲在朱熹看来就是恶底心(即天理、恻隐、羞恶之心的反面),是心的疾疢(音chen,即心有毛病),是嗜欲所迷(即物欲)。人欲是要克去或灭去的方面。但朱熹认为欲有正当与不正当之分。(4)教育论。在教育目的上,朱熹的思想与儒学传统并无二致。他说:“诚意、正心、修身,而推之于齐家、治国、可以平治天下,方是正当学问”。在教学内容上,他主张根据学生年龄分设小学`与大学两类学校。小学重践行,传授礼仪规矩、知识技能,即“小学是事,如事君、事父、事兄、处友等事,只教他依此规矩做去。”(《朱子语类》卷七)大学则重究理,传授修身、治国之道。上述内容均可在儒家经典中得到解答,因此,朱熹十分重视“四书”。经其多年努力,特撰成《四书集注》。一方面宣扬了儒家思想,另一方面通过注释儒家经典阐发了自己的理学思想。元末明初以后,科举考试均以此为蓝本,对中国学人影响极其深远。综上所述,朱熹确乎建立了一个庞大而又精深的新理学思想体系。其价值在于总结先前儒家学者的思想贡献,回答了当时所能回答的一系列问题,从而使儒学真正摆脱几百年来佛教与道教的冲击,重新恢复了权威和信心,故而能成为此后几百年的官方学说。

2、有人说:“徽州文化对朱熹的思想和精神的认同影响到了文化和生活的各个领域,成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