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作为因为意的时候介词与连词的区别

以作为因为意的时候介词与连词的区别

(2012-04-07 10:36:31) 转载▼ 标签: 分类: 基础积累

教育

我们要明确现代汉语的“介词”和“连词”的意义,介词跟名词组成介宾短语作句子的状语(放在动词前面),而连词则起连接作用。我们看下面的例句:

1.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耶? 因为 《廉颇蔺相如列传》

2.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因为(《信陵君窃符救赵》) 你看看这两个例句就可以看出哪个是介词哪个是连词了。

例1的中心动词时“欺”,句子的翻译是:赵王哪里能因为一块和氏璧的缘故欺骗秦国呢?这个句子的整体意义是强调“不敢欺骗秦国”,中心动词是“欺骗”,“以”与“一璧之故”构成介宾短语,作动词“欺”的状语,这个“以”译成“因为”,是介词。

例2是两个句子,,一是公子贤,多客,一是诸侯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前者是后者的原因,全句的翻译是:诸侯因为公子贤能,有很多门客,(所以)对魏国不敢动用武力发动战争。这里的“以”(因为)是连接两个句子的,表达的是说明诸侯不敢动用武力的原因,所以,这个“以”是连词。

我们再看两个句子:

3.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赤壁之战》) 4.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例3的“以”翻译成“因为”,但它是中心动词“死者”前面的修饰成分(原因),不起“连接”作用,是介词。 例4的“以”翻译成“因为”,它不是与“两人”一起组成介宾短语作“在”的修饰成分,而是“连接”“不敢加兵于赵”和“两人在”这两个句子,表明因果关系的,所以,这个“以”是连词。

其实,文言虚词理解的关键是语言环境,句子的上下文。

简单地讲

连词主要是用于连接前后两者的关系,因此在表达上往往会具有词性的相似性,或者表达方式上的承接关联性;注意:承接性 至于介词以字前后的词句往往也没有承接的关联,反而是一种使用于被使用的感觉。还有一点就是介词后只能带名词(名词性短语)或代词,不能带主谓短语。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