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化学选择题专项训练36~40套Word版含答案及解析

2020年高考化学选择题专项训练36~套40

2020年高考化学选择题专项训练36

一、选择题:本卷共7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某溶液中含有较大量的Cl-、CO32-、OH-三种离子,如果只取一次该溶液分别将三种离子检验出来,下列添加试剂顺序正确的是 ( ) A. 先加Mg(NO3)2,再加Ba(NO3)2,最后加AgNO3 B. 先加Ba(NO3)2,再加AgNO3,最后加Mg(NO3)2 C. 先加AgNO3,再加Ba(NO3)2,最后加Mg(NO3)2 D. 先加Ba(NO3)2,再加Mg(NO3)2最后加AgNO3 【答案】D 【解析】

【详解】所加每一种试剂只能和一种离子形成难溶物,Mg(NO3)2能与CO3、OH两种离子反应;AgNO3能与Cl-、CO32-、OH-三种离子形成难溶物;Ba(NO3)2只与CO32-反应,所以先加Ba(NO3)2除去CO32-,再加Mg(NO3)2除去OH-,最后加AgNO3只能与Cl-反应。 答案选D。

2.近年来,金属—空气电池的研究和应用取得很大进步,这种新型燃料电池具有比能量高、污染小、应用场合多等多方面优点。铝—空气电池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关于金属—空气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2--

A. 铝—空气电池(如上图)中,铝作负极,电子通过外电路到正极 B. 为帮助电子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可使用活性炭作正极材料

C. 碱性溶液中,负极反应为Al(s)+3OH(aq)=Al(OH)3(s)+3e,每消耗2.7 g Al(s),需耗氧6.72 L(标准状况)

D. 金属—空气电池的可持续应用要求是一方面在工作状态下要有足够的氧气供应,另一方面在非工作状态下能够密封防止金属自腐蚀 【答案】C 【解析】

【详解】A、铝-空气电池(如图)中,铝作负极,电子是从负极通过外电路到正极,选项A正确;B、铝-空气电池中活性炭作正极材料,可以帮助电子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选项B正确;C、碱性溶液中,负极反应为4Al(s)-12e-+16OH-(aq)=4AlO(aq)+8H2O;正极反

2020年高考化学选择题专项训练36~40套Word版含答案及解析第(1)页

应式为:3O2+12e+6H2O=12OH(aq),所以每消耗2.7 g Al,需耗氧(标准状况)的体积为×

--

2.7271×3×22.4L=1.68 L,选项C不正确;D、金属-空气电池的正极上是氧气得电子的还4原反应,电池在工作状态下要有足够的氧气,电池在非工作状态下,能够密封防止金属自腐蚀,选项D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新型燃料电池的原理,易错点为选项C,注意在碱性溶液中Al发生氧化反应生成AlO2,根据电极反应中得失电子守恒进行求算。 3.下列晶体中属于原子晶体的是( ) A. 氖 C. 干冰 【答案】D

【解析】根据原子晶体组成特点及常见的性质判断,晶体硅、金刚石和二氧化硅等是常见的原子晶体。

【详解】A、氖属于分子晶体,选项A不选;

B、食盐为氯化钠晶体,氯化钠属于离子晶体,选项B不选; C、干冰属于分子晶体,选项C不选; D、金刚石属于原子晶体,选项D选;

4.把22.4g铁粉完全溶解于某浓度的硝酸中,如反应只收集到0.3 mol NO2和0.2 mol N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后生成的盐只为Fe(NO3)3 B. 反应后生成的盐只为Fe(NO3)2

C. 反应后生成的盐为Fe(NO3)3和Fe(NO3)2,其物质的量之比为1∶3 D. 反应后生成的盐为Fe(NO3)3和Fe(NO3)2,其物质的量之比为3∶1 【答案】C

【解析】22.4g铁粉的物质的量为0.4mol;收集到0.3 mol NO2和0.2 mol NO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数为:

,所以可得22.4g铁粉反应后生成B. 食盐 D. 金刚石

-

了硝酸铁和硝酸亚铁,由得失电子数相等可得Fe(NO3)3和Fe(NO3)2,其物质的量之比为1∶3

5. 下列保存物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A. 液氯贮存在干燥的钢瓶里 B. 少量的锂、钠、钾均保存在煤油中 C. 浓溴水保存在带橡皮塞的棕色细口瓶中

D. 用排水法收集满一瓶氢气,用玻璃片盖住瓶口,瓶口朝上放置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A项常温干燥情况下氯气不与铁反应,故液氯贮存在干燥的钢瓶里,A项正确;B项钠、钾均保存在煤油中,但锂的密度小于煤油,故不能用煤油密封保存,应用石蜡密封,故B项错误;C项溴强氧化性能腐蚀橡胶,故保存浓溴水的细口瓶不能用橡胶塞,

2020年高考化学选择题专项训练36~40套Word版含答案及解析第(2)页

故C项错误;D项用排水法收集满一瓶氢气,用玻璃片盖住瓶口,氢气密度小于空气,故瓶口应朝下放置,故D项错误;本题选A。 考点:化学药品保存。

6.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一种思维方法,以下四个推理中正确的是( ) A. 有机物一定含有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B. 置换反应中有单质生成,所以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属于置换反应

C. 含碳元素的物质在O2中充分燃烧会生成CO2,所以在O2中燃烧能生成CO2的物质一定含碳元素

D. 盐的组成中含有金属阳离子与酸根离子,所以盐中一定不含氢元素 【答案】C 【解析】

【详解】A、有机物都含碳元素,但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酸盐等,虽然含有碳元素,但属于无机物,选项A错误;

B、由置换反应的概念可知,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是置换反应,但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如氯酸钾分解、同素异形体的互变等,选项B错误;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含碳元素的物质燃烧都能产生CO2,在O2中燃烧生成CO2的物质都含碳元素,选项C正确; D、盐可能含有氢元素,如碳酸氢钠含有氢元素,选项D错误; 7.可逆反应aX(g)+bY(g)

cZ(g)在一定温度下的密闭容器内达到平衡后,t0时改变某一

外界条件,化学反应速率(v)—时间(t)图象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a+b=c,则t0时只能是增大反应体系的压强 B. 若a+b=c,则t0时只能是加入催化剂 C. 若a+b≠c,则t0时只能是加入催化剂 D. 若a+b≠c,则t0时只能是增大反应体系的压强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图像可知,条件改变后,正逆反应速率同时增大,且增大的程度相同,即平衡不移动,这说明改变的条件是催化剂或压强。但如果是改变压强,则说明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是不变的,即a+b=c,答案选C。

考点:考查外界条件对平衡状态的影响以及图像的分析与判断。

2020年高考化学选择题专项训练36~40套Word版含答案及解析第(3)页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