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公需科目《新型城镇化实践与发展》课程培训考试答案
一、填空题
1、在城市化各种各样的定义中,有一种较为普遍的提法是: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 为城市化。(2分) 2、生态学派突出 以人为本的思想,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生态环境关系的协调。(2分)
3、19—20世纪,西方国家近代的 真正的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而出现的,其产业动力主要依赖于工业。(2分) 4、传统的城镇化道路凸显了以物为本、见物不见人、 化发展的基本导向。(2分)
5、理想的城市化模式是工业化与城市化同步推进, 二者协调发展以GDP为纲的观念,以至于追求物质财富的增加,甚至是追求GDP和地方财政收入的增长,成为城镇
。(2分)
60%6、中国规划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提供的数据, 2020年中国城镇化率将达到 7、城镇化是以农业现代化为 基础和动力 的,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城镇化。(2分) 8、工业的发展,特别工业化是城镇化的 发动机左右。(2分)
, 是城镇化的原动力。(2分)
非农产业9、工业化对城镇化的带动效应,主要取决于工业化对 的拉动作用。(2分)
10、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抓手”是在自然与社会和谐基础上,合理有效提高土地使用效率或者容积率,将城市打造成适合 居住、工作、休闲 的立体化人文空间。(2分)
二、判断题
1、19世纪末,英国社会活动家埃比尼泽?霍华德在《明日的田园城市》一书中强调了城市规划与建设的设想,提出了“花园城市”的概念,用来描述一种兼有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理想城市。 ×(1分)
√2、新型城镇化坚持统筹城乡发展, 把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人口转移以及发展农村经济结合起来,走城乡共同繁荣的路子。 3、二元经济结构是发展中国家的基本经济特征,也是界定发展中国家的根本标志。 √(1分)
(1分)
√4、城市不仅是第二产业的聚集地,也是第三产业的聚集地;城市化不仅是农民转向工业就业,也是农民转向服务业就业。 5、我国经济技术(高新技术)开发区自20世纪80年代初兴建以来,已由起步探索阶段进人到较规范化快速发展阶段。 6、发达国家城市化的经验表明,第三产业的发展与城市化进程具有高度的负相关性。 7、城乡二元制度,简单地说,就是城乡分割、城乡有别的制度体系。 √××(1分) (1分)
(1分)
(1分)
×8、为了片面加快工业化速度而试图阻止乡—城人口流动,制定和实行城乡分割、城市偏向的城乡二元制度,是违背经济发展规律的,应该完全消除。 (1分)
9、世界城市化的发展历史表明,城镇化的发展离不开产业支撑,只有当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产业发展水平与城镇化水平相适应的时候,城镇化才能健康发展。
√(1分)
√10、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第三 产业不断向城镇集聚,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的一种自然历史过程。 (1分)
三、单项选择题(要仔细看答案,电脑会随机抽取,挪动位置,千万不要死抄答案)
1、20世纪50年代以后,亚洲发展中国家选择的( )发展战略,迅速推进了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并形成了以大城市和周围地区的高速增长为基本特征的经济、技术和社会发展模式。 (2分)
出口导向
进口导向
高新科技导向
劳动力密集导向
2、2005年1月,国务院在批复《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时,首次在中央人民政府文件中提到( )这个新的城市科学概念。 (2分)
花园城市
宜居城市
现代化城市
新型城市
3、新型城镇化要求在全球化背景下,顺应区域和城镇竞争发展的新趋势,破除( ),引领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以此不断强化城镇的区域管理和服务中心职能。 (2分)
人才壁垒
交通壁垒
行政壁垒
资源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