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在中学里,学困生往往有学习动机弱或缺乏的表现。教师家长们对学困生采取的对策往往是只给学生“要努力学习”的抽象、笼统的建议或采取上辅导班补习、请家教辅导、陪读、陪学等只注重学习结果,关注考分名次的方式。结果总是有一些学生越说越皮,越补越差;或有时提高,很快又下降,成绩不稳定。长期如此,会让学生家长教师都感到疲乏无奈,失去信心。

2008年,我在学生家长的配合下,对一学习动机弱的初中学生进行了学习动机诊断与辅导。

1.个案情况 1.1本人自述

,男,15岁,初三学生。初一初二,家长对学习盯得较紧,成

绩在班

中居中下游。到了初三,虽然学习压力大了,也看到许多同学学习比以前更努力了,但自己紧张不起来,也不着急。听课时注意力不集中,作业也不完全是独立完成,考试成绩下降。家长为其定的中考目标是一所重点中学,自己却没有什么想法,总觉得时间还很多,以后学也来得及,而将精力放在与同学交往和打篮球上。

1.2他人反映

:

,注意力集中时间不能长久,有时还做与上课

无关的事,如玩手机、看课外书。爱起哄,想以这种方式引起别人的注意。坐不住,一下课就出去玩球。因上课玩手机,班主任曾找其谈话,并进行批评教育和鼓励,但效果不明显,事后虽约束了自己几天,但过后照旧。初三成绩严重下滑。 家长反映:

,抓抓,成绩就起来了。但到初三,看到他与目标学

校的差距仍很大,而他自己的努力程度又很不够,我们很着急,批评、指责、打骂的次数多了起来,孩子与我们抵触对抗的情绪也越来越严重,成绩考得高些的试卷能拿回来,考得不好的我们就看不到。晚上在家的学习越来越没有效率,多次发现他用手机给同学发短信聊天,在笔袋中发现他为应付英语听写准备的小字条。所以,与老师联系得更紧密、更频繁了,督促更多了,但他却越来越抗拒,对学习也越来越无所谓。

2.综合诊断分析

2.1对该生进行学习动机调查问卷的测试。

:学习动机弱,学习兴趣低。

2.2评估分析和理论基础

,可知该生轻度厌学。

,主要是受学习动机的支配,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动机具有加强学习的作用。通过加强努力,

集中注意和对学习的准备,去影响认知的相互作用过程,犹如”催化剂”产生间接地增强与促进的作用。并非所有的学习活动都要依靠动机,但要进行长期的有意义学习,动机是绝对必要的。

起的动机。需要的满足在活动之外,对活动的结果更感兴趣。该生初一初二成绩有所波动但居中的原因就在于家长的期望和强迫,但考试一考好,这种动机就下降或消失。未对学习本身产生兴趣,即未培养出内部动机。内部动机是指人们对学习本身的兴趣所引发的动机。动机的满足在活动之内,它不需外界的诱因、惩罚来为行动指向目标,因为行动本身就是一种动力。无内部动机,到了初三因学习内容剧增,学习难度加大,以往突击式的学习方式已不能取得好的成效,这时激发学习的外部诱因(家长的期望和强迫)已失去作用,而新的外部诱因又未及时产生,便逐渐失去信心,精力转移,便有了上课玩手机、看课外书、考试作弊等表现。寻找新的外部诱因,并由外而内,激发和培养学习兴趣(即内部动机),方是根本解决之道。而激发和培养学习动机最为有效的方式是树立目标。目标是想要达到的境地或标准。目标具有方向性,能指引行动。有效的学习目标能激发学生的求知需要。

,用目标疗法对该生进行了激发和培养学习动机的辅导。 3.辅导过程 3.1明确目标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