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繼石老武漢風情畫【61P】
四季美汤包 百年老店四季美,其小笼汤包闻名遐尔。开业之初,围桌几张,店面窄小,老板田玉山,请来南京师傅徐大宪,用料,调味皆求精,用肉一指膘,熬汤必选阳澄蟹,烹制工序苛严,火候求一丝不差。生意日益兴隆。仿冒招牌接踵而至,其侄子亦隔壁挂牌“四季美”,田玉山怒不可遏,无奈之下改名“老四季美”。
叶开泰药店 早在明代,武昌、汉口就是赫赫有名的药材集散地。武昌在走马岭、察院坡一带的药市生意兴盛,汉口也有“药帮巷”专业街市。到了清代,汉口的药材行业分工专业明细,因经营规模大小分为号、行、店、铺。
明崇祯十年(1637年)在汉口鲍家巷开业的叶开泰药店,诚信经商,逐渐兴盛,到了清代,已是与北京同仁堂齐名的中国四大药店之一。叶开泰子孙相传,精研药理,精选药材, 创制的成药,有口皆碑。据说叶开泰的“八宝光明散” 必购杜盛兴的,冰片必购百草堂的。制“虎骨追风酒 ”的虎骨必购前有邦骨,后有凤眼的四腿熬制虎胶。制“参桂鹿茸丸”时规定高丽参 占三成。还有许多诸如此类一套苛严的讲究加上对
顾客厚道,才成就“叶开泰”经历数百年不衰的名号。
信誉好、众人抬。辛亥革命时期民间传说一个故事:清军冯国祥领兵火烧汉口,汉正街、大夹街顿成火海,叶开泰药店因为一个跛足老头送给老板的一把雨伞避过了火劫。据说叶开泰药店老板的先辈在药店开张之初,门口有一个穿着破烂的跛足老头摆地摊,专治跌打损伤,伙计们几次要将他赶走,都被老板阻止。这老头得寸进尺,摊子摆进了店里,还吹嘘他的药功效如何神奇,老板依然不许伙计们赶他。三年过去了,老头离开时把随身携带的一把破雨伞送给老板说:“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谢你,如果你遇到危难,可以把伞撑开。”这把破伞在叶家传了几代。
剃头挑子
一头是炭火炉子、小铜盆,一头是带抽斗的油漆凳子。剃头匠挑着这行头走街串巷,有人招手,就找块空地歇下来,从抽斗里拿出工具,洗、剪、刮,衣袋烟儿功夫为客人收拾得体面光亮。剃头匠过去从师学艺都要学会一手松骨、
掏耳、梳头、敲背的好手艺,长年游走江湖,耳听六路,眼观八方,似乎天上的知道一半,地上的全知,练就一张“嚼不烂”的嘴巴皮,一边为顾客掏、按、捏、敲,一边漫无边际地神侃,不知不觉把客人打理得神清气爽。 卖大力丸
鸣锣,随手捡快破瓷片,沿地画圈摆场子(拉开场面)。
“各位父老乡亲,俗话说,在家靠兄弟,在外靠朋友,小弟今天在这里献丑,请多多包涵
……”抱拳施礼,束腰运气,看客渐多,江湖卖武人这就摆上了,然后露几手绝活:手指钻砖,生吞瓷片,钢筋缠脖、刀枪不入,诸如此类耍弄一番。每到惊险处,叫声四起,“咣当、咣当”,便不时有看客往铜箩里丢铜钱。
此类卖武人一边行武,一边卖大力丸、狗皮膏药,声称“能治腰痛、腿痛、筋骨痛、头痛、脚痛、风湿痛,有病治病,无病防病。牛皮不是吹的,火车不是推的……”一套幽默夸张的快板式“广告语”未落,笑声四起,卖武人乘着兴头上,赶紧兜售狗皮膏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