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建投简介
中信建投证券于2005年11月2日正式成立,注册于中国北京,注册资本金27亿元。其中,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出资比例为60%,中国建银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出资比例为40%。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控股的国内第一家公开发行上市的证券公司,也是第一批取得创新试点资格的证券公司。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统计,近年来中信证券资产规模、利润总额、净资本及净资产等指标在全行业中一直名列前茅。 中国建银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是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全资拥有的国有独资投资公司,是国家授权的投资机构,公司注册资本206.92亿元。公司在资产管理、资本运作、企业重组、投资管理等方面拥有很强的实力和优势。
中信建投证券总部设在北京,目前在全国设有120家营业部,分布在北京、上海、天津、重庆等直辖市,以及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等地区近20个省份80多个大中城市,拥有中信建投期货经纪有限公司与中信建投资本管理有限公司2家全资子公司。
经营范围
公司经营范围主要包括证券经纪、证券承销与保荐、与证券交易和证券投资活动有关的财务顾问、证券投资咨询、证券自营、证券资产管理、证券投资基金代销、为期货公司提供中间介绍业务以及中国证监会批准的其它业务,还通过设立全资子公司,开展期货业务与直接投资业务。
业绩
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统计,中信建投证券自成立以来,各项主要业务排名持续位居同业前列。尤其是2009年,公司股票及债券承销金额及主承销家数跃居同业第4名,股票基金交易量和市场占比位居同业第9名,经纪业务收入位居同业第7名,债券现券交易量与总交易量位居同业第2名;2010年,公司总资产量排名第8,营业收入排名第9,公司净利润排名第10,客户交易结算资金余额排名第7,代理买卖证券业务净收入排名第7,承销与保荐、并购重组等财务顾问业务的净收入中位数以上排名第9,净资本收益率中位数以上排名第5,重要业务指标排名前五,大多数指标均排在前十,是一家资产优良、内控严密、管理先进、效益良好的优质证券公司。 凭借突出的专业能力与良好的业绩表现,中信建投证券屡获殊荣。2009年,公司获得上海证券交易所颁发的“优秀投资银行”奖,在《投资者报》、《经济观察报》等新闻单位主办的“中国最佳投资银行十年英雄谱”评比中荣膺“中国最佳新锐投行”称号,被中国证券业协会评为“最佳基金代销券商”,公司自主研发并具有知识产权的“经纪业务综合管理平台”获中国证监会、中国证券业协会、中国期货业协会联合颁发的“2009年证券期货业科学技术奖”。近年来,公司研究所曾荣获百度财经“亿万网民心目中的中国最佳证券研究机构”称号,期货公司荣获重庆市政府颁发的“金融贡献奖”。公司连续4年获得“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暨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优秀交易商”称号。
理念
中信建投证券将积极倡导“诚信、专注、成长、共赢”的文化理念,竭诚为社会各界朋友和广大客户提供优质金融服务,为打造具有国际视野的国内一流证券公司而不懈努力。
组织结构
研究发展部
中信建投证券研究发展部成立于1998年5月(原名华夏证券研究所),是我国较早独立注册的证券研究机构,在业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较强的影响力。研究发展部拥有近50名接受过国际培训的专业研究人员,全部拥有硕士以上学位,具有所研究行业和经济方面的双重专业背景,接受过国外与国内证券分析接轨的系统培训和实践锻炼。研究范围覆盖宏观经济、行业与上市公司、基金债券投资、投资策略、收购兼并等所有资本市场相关领域。2002年,研究所获准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研究力量进一步发展壮大。
历史:
第一家与基金管理公司签约的证券研究机构; 第一家与保险公司签约的证券研究机构;
第一批与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签约的证券研究机构; 第一批拥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证券研究机构。
成绩:
2006-2007年连续两年在由CCTV《中国证券》、《中国证券报》、今日投资财经资讯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中国最佳证券分析师”评选中获得多个奖项,07年整体评选获第二名;
2007年《证券市场周刊》“中国宏观经济预测排名”获第二名,这是自2003年以来连续五年进入前三名;
2007年《证券市场周刊》“卖方分析师水晶球奖”评选获机械行业第一名; 2007年《21世纪经济报道》“21世纪金牌分析师”评选获化工行业第二名及社会服务业入围奖;
2006年《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评选共18位分析师入围,其中7位分析师进入前三名,研发部同时荣获进步最快研究机构第二名;
2004和2006年《证券市场周刊》“中国宏观经济预测排名”获第一名;
2003年投资组合收益率为47.91%,超越上证综合指数37个百分点;
2004年华夏50组合收益率为3.56%,超越上证综合指数13个百分点;
2005年华夏19组合收益率为8.98%,超越上证综合指数16.32个百分点;
2006年中信建投Top30组合收益率为180%,超越上证综合指数50个百分点。
研究所大事记
中信建投证券获2007年度中国宏观经济预测远见杯优胜奖 第二名:中信建投 潘向东
2007年12月20日-21日在广东珠海举办“2008年度中信建投证券投资策略报告会” “中国最佳证券分析师”评选活动是由CCTV《中国证券》、《中国证券报》、今日投资财经资讯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继2006年中信建投研究发展部有5人获得最佳分析师称号后,2007年再有5名分析师获得各项最佳分析师奖项。
2007年9月,研究所在广西北海举办以“新能源、新动力”为主题的大型投资策略会
2007年6月,中信建投证券举办张家界投资报告会。
2007年1月18--21日,中信建投证券2007年九寨沟投资报告会召开
2006年12月15日,中信建投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在北京新世纪饭店,12月18日在上海紫金山大酒店面向机构投资者举办“2007最具投资潜力股票(TOP20)推介会”。
中信建投证券研究所上榜分析师名单: 机械行业:第一名: 郑贤玲; 钢铁行业:第二名:曲丽;
通信及通信设备:第二名: 戴春荣; 煤炭开采业:第三名: 韩永
宏观经济:第三名:中信建投 研究团队(诸建芳、潘向东、胡艳妮); 中信建投研究所同时获得06<新财富>进步最快研究机构第二名
同时彭砚苹、吴春龙、银国宏、郑绮、张芳、魏琦、董志强、陈祥生、陈远望、石磊、谢莹滢等多名分析师入围。
2006年9月,由中国证券报、CCTV《中国证券》、今日投资财经资讯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2005年度中国最佳证券分析师评选”日前在深圳揭晓,共有20家券商研究所的47名分析师获奖。
在10名“年度明星分析师”中,中金公司、中信建投各占2席,其余6席分别被长江证券、中信证券、海通证券、国泰君安、华泰证券、平安证券获得。
此外,在首届“年度明星分析师”奖项基础上,本届评选还新设了“行业最佳明星分析师”和“最佳独立见解分析师”两个奖项。27名获奖的行业明星分析师分布在18家券商研究所中,其中中信证券、中信建投各占据3席,中金公司、申银万国、国泰君
安、华泰证券、国都证券各有2人获奖。
在以“独到见解”为评判基准的“最佳独立见解分析师”评比中,招商证券无疑是最大赢家。在10名获奖者中,招商证券占据4席,中信建投也有2人获奖,另外4席分别属于华泰证券、国信证券、国泰君安、光大证券。
本届评选结果是根据70多家券商研究所、1800余位分析师的测评数据,按照九大产业分类,更多采用客观数据评选,消除人为因素影响而得出的。在评选总原则指导下,以《在线分析师》投资评级和盈利预测数据库为基础,按照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分别打分,然后进行综合排序,得出获奖人员名单。
2006年9月4-10日中信建投研究所举办内蒙古板块联合调研及06金秋投资论坛。 2006年6月8-10日在吉林省延吉市召开“中信建投证券研究所2006年3季度投资报告会”,会议主题:创新引领未来;2006年3季度宏观经济发展趋势预测和3季度债券投资策略。
研究所荣获2005年证券研究机构宏观经济预测第一名,这是研究所连续三年取得该荣誉。
2005年12月,我所在广西桂林举办2006投资报告会,多家上市公司、基金公司、机构投资者参与。
2004年,“华夏50组合”收益率为3.56%,超越上证综合指数13个百分点。 2004年7月,改版后的《投资月刊》首次与读者见面。自出刊以来,研究所一直以会员制的形式,免费向客户赠阅,目前该刊已覆盖公司所有50万元以上客户。
2004年6月,由《世界经理人周刊》、《世界经理人网站》、《财经时报》、《证券日报》等媒体联合主办的“2004年中国最具声望的100位证券分析师”评选活动揭晓,我所齐亮、董晨、银国宏、吴春龙、诸建芳、曲丽、崇松等7人入选“2004年中国最具声望的100位证券分析师”名单,获奖人数居全行业第二名,其中,所长齐亮在全部获奖分析师中排名第一。
2004年5月,在中国证券业协会年度科研课题评选中,我所选送的论文获“公司经营管理类”二等奖、“金融产品创新类”三等奖、“证券市场运行类”三等奖。
2004年4月,我所行业与上市公司研究部在《上海证券报》组织的2004年上市公司业绩预测评比中获第二名;与申万巴黎基金管理公司签署《证券综合服务协议》和《专用证券交易席位租用协议》。
2004年3月与中信基金管理公司签署《证券综合服务协议》和《专用证券交易席位租用协议》;与海富通基金管理公司签署《证券综合服务协议》和《专用证券交易席位租用协议》。
2004年3月,我所参选论文获首都金融系统研发联席会研发调研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
2004年1月,在《证券市场周刊》举办的“2003年度中国宏观经济预测”评比中,我所宏观经济研究部荣获证券机构排名第一。
2003年,我所重点研究产品“华夏30”股票组合收益率大大超过市场表现。截止12月24日,按流通市值计算,“华夏30”股票组合收益率为47?5%,同期上证综指和上证180指数的收益率为11?50%和12?45%。“华夏30”股票组合的收益率超出市场30多个百分点。
2003年12月,在由北京市总工会金融工委、共青团北京市金融工委等联合组织的北京金融行业青年理财服务综合技能大赛理财方案设计比赛中,我所与经管部及大连营业部合作,选送的《A保险公司投资理财方案》荣获一等奖。
2003年5月,在深交所举办的第五届会员与基金公司研究成果评选中,我所报送的论文获三等奖。
2003年5月,总公司入选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首批经纪业合作商,与全国社保基金管理人鹏华基金管理公司和南方基金管理公司签署合作协议;6月12日与理事会签署《证券综合服务协议》。
2003年4月,在证券业协会举办的2002年研究成果评比中,我所荣获金融产品创新类论文一等奖;证券市场运行类论文二等奖;公司业务类论文三等奖。
2003年2月,在由北京市金融工委、北京市政府金融工作办组织的2002年北京金融系统优秀调研成果评比中,我所选送的三篇论文荣获两个二等奖,一个优秀奖。
2002年7月,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在北京香格里拉饭店联合举办“清华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成立大会暨2002年中国金融国际研讨会”。
2002年1月首开证券研究机构之先河,进行高级分析师竞聘上岗。
2001年5月,与国家药品监督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银河证券在北京亚洲大酒店联合举办“中药产业 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研讨会。
2001年4月,与中国人寿保险公司签署《证券信息服务协议》,与中国保险业航母建立了合作关系。
2000年6月,组织“北京证券业赴法考察团”。 1999年12月,《投资月刊》创刊。 1999年10月,与《证券时报》在北京友谊宾馆联合举办“券商研究机构联席会议”,共同探讨证券公司研究部门的定位、建设及交流等课题。
1999年9月,与申银万国研究所、国泰君安研究所和南方证券研究所在杭州西子宾馆联合举办“证券研究机构圆桌会议”,促进券商的交流和合作。
1999年组织“征集99大牛股”活动,第一名阿城钢铁涨幅达246%。
1998年10月首创研究成果市场化,与博时、华夏等基金管理公司签署了研究合作的协议。截至2001年底与十三家基金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
1998年10月运行《资讯信息系统》,研究所网站正式运行,居于国内券商研究机构开设网站的前列
1998年首创中外基金经理、证券分析师联合调研的工作方式,共同考察深圳方大公司。
1998年3月,研究所首开国内证券界先河,邀请法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资深行业分析师对国内证券分析师进行国际培训,至1999年举办了八期国际培训。
1992年调研咨询部成立,1996年研究发展部正式成立,1998年5月18日,研究所正式注册。
面试-投资银行
八月十六日刚吃完晚饭,躺在床上休息,突然接到陌生电话,我已经面了七八家公司了,每一个要我的,这次我也没当回事情,让我八月二十四日下午三点去证券大厦面试,去bbs上看,居然是投资银行业务,心情突然激动起来,要好好准备下,那可是我梦想的地方:
前期准备:
借了一本投资银行业务的书,上网搜集证券行业相关资料,和中信建投的背景,并看了些面投行的面筋
面试前期: 下午一点出发,拿着正式的西装,路上受了不少罪,两点多一点点就到了证券大厦,去方便了下,并且打理了下头发并且套上西装, 到了26层发现一群人都在等面试,我还以为要群面,问了具体才知道每个人都要牌号码,我是17号,哈哈,我的幸运数字,于是和其他人一起在等,后来又来了两个面试的同学,貌似大部分都是财大的,不过听前面的人说,两点钟的那场很多都是复旦和交大的,大家就这样随便的砍,还挺有意思的,不过我发现就我一个人穿套装,后来发现这也许也是一个我准备充分的地方吧。
面试中:
时间很快。轮到我去了,走进会议室,好空旷啊,有三位男士在等着我,我递上了自己的简历,并微笑的坐下了,正式开始:
1、一分钟自我介绍:个人认为由于面试官面了太久了可能并不仔细看,所以要简单把简历介绍下,然后突出你对于做投行的特质
2、问你的实习经历 3、闲聊
4、能不能喝酒,我不太能喝,但也不能直接说不能,所以我回答说能喝一俩白酒